【单选题】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___元以上()元以下罚金
A. 1万,10万
B. 1万,2万
C. 1万,5万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发现票面的四分之三为真币,其他四分之一为假币的人民币,应___
A. 按假币收缴程序收缴
B. 退回原持有人
C. 金额兑换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采用的是双色冠字号码,其号码的后___位数是黑色的
A. 4
B. 6
C. 5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___面额纸币采用了横竖双号码
A. 100元、50元
B. 50元、20元
C. 100元、10元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___面额纸币采用了双水印
A. 100元、50元
B. 20元、10元
C. 10元、5元
【单选题】
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___直接或通过收缴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A. 假币实物
B. 《货币真伪鉴定书》
C. 《假币收缴凭证》
【单选题】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自___开始执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3年1月1日
C. 2004年1月1日
【单选题】
使用假币印章应采用___油墨
A. 红色
B. 黑色
C. 蓝色
【单选题】
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为___
A. 联席会议办公室
B. 联席会议组委会
C. 联席会议主席团
D. 联席会议常委会
【单选题】
凹印接线技术最早是由___发明的
A. 中国
B. 英国
C. 德国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中最早使用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的是___
A. 1999年的20元券
B. 1999年的10元券
C. 1999年的5元券
【单选题】
第三套人民币是___开始停止流通的
A. 1999年12月1日
B. 2000年1月1日
C. 2000年7月1日
【单选题】
2000年发行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采用的币材和面额分别是___
A. 纸质,100
B. 塑料,50
C. 塑料,100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设计上突出了___
A. 大人像、大国徽、大面额数字
B. 大人像、大水印、大盲文标记
C. 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
【单选题】
水印是在___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A. 造纸
B. 制版
C. 印刷
【单选题】
观察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00元纸币上的隐形面额数字防伪特征,正确的方法是___
A. 将票面置于紫外光下
B. 将票面面对光源作平行旋转45度或90度角
C. 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行旋转45度或90度角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00元、50元纸币的横、竖双号码的号码必须是___
A. 不同的
B. 相同的
C. 可以不同的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50元纸币的___有磁性
A. 横号码
B. 竖号码
C. 横竖号码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纸币调整了公众防伪特征隐形面额数字的___
A. 票面位置
B. 字体方位
C. 观察角度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___为第一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A. 董必武
B. 刘文西
C. 马文蔚
【单选题】
1962年4月20日发行的第___套人民币是我国设计、发行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A. 一
B. 二
C. 三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0元和5元纸币采用了固定花卉水印和白水印,其中,白水印的特点是___
A. 线条明显
B. 纸张挺括
C. 手摸具有平滑感
D. 透光性很强
【单选题】
清分中心存留的___假币,应严格按()定期核对的原则进行管理
A. 盖章,币种分开
B. 盖章,帐实分开
C. 不盖章,币种分开
D. 不盖章,帐实分开
【单选题】
查询人对结果有异议,查询受理单位应告知查询人在___工作日内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再查询
A. 7
B. 5
C. 3
D. 2
【单选题】
因反假货币宣传、培训或研发、调试、检测有关机具设备等需要借用假币资料和样张,借用期限不得超过___个工作日
A. 15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金融机构清分中心在清分时发现的假币应立即向___ 报告
A. 金融机构
B.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 现场负责人
【单选题】
假普通纪念币犯罪额数以___计算
A. 初始发售价格
B. 现存升至价格
C. 面额
D. 枚数
【单选题】
金融机构需要借用假币资料或样张,应经部门主管审批同意后,打印___
A. 假币调运凭证
B. 假币借用凭证
C. 假币暂借卡片
D. 假币转换凭证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银办发【2013】14号)中提到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之一是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___工作,有效解决银行对外误付假币问题
A. 银行对外支付现金的全额清分
B. 冠字号码查询
C. 点验钞设备升级
D. 反假货币宣传
【单选题】
《假币收缴凭证》上有___种不同语言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银行涉假冠字号码查询申请者___委托第三方代理查询
A. 可以
B. 不可以
C. 必须经查询受理单位同意后才可以
【单选题】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_ 16999-2010)将点验钞机按采用防伪技术的鉴别能力和相应的评测结果分为___等级
A. A级、B级、C级、D级
B. 1级、2级和3级
C. I级、II级和III级
【单选题】
下列___行为属于金融机构不履行人民币收付业务的法定职责
A. 拒绝为公众调剂人民币券别
B. 拒绝兑换残缺或污损的人民币
C. 两者皆是
【单选题】
冠字号码查询业务原则上应采取在___查询的方式
A. 业务发生网点
B. 银行业机构管理部门
C. 人民银行
【单选题】
以下关于假币收缴凭证的样式说法正确的有___
A. 凭证外缘尺寸20cm×14.5cm
B. 凭证信息全为中文汉字
C. 凭证1联2联均有“说明”内容
D. 凭证第一联字体和边框为黑色,凭证第二联字体和边框为红色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公告发行时间是___
A. 2005年9月1日
B. 2005年8月31日
C. 2005年10月1日
【单选题】
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的直径是___
A. 25毫米
B. 25.5毫米
C. 30毫米
【单选题】
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为定期会议制度,原则上每___年召开一次会议
A. 1
B. 2
C. 3
【单选题】
第二套人民币中1956年版的五元券是___发行的
A. 1960年4月20日
B. 1961年4月20日
C. 1962年4月20日
D. 1963年4月20日
【单选题】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年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将___正式发行
A. 2015年10月1日
B. 2015年11月12日
C. 2015年12月1日
D. 2016年1月1日
【单选题】
2015年版100元纸币采用的光彩光变数字,在垂直观察时,数字以()为主,平视观察时,数字以()为主,随着观察的角度改变,数字颜色交替变化,并可看到___上下滚动
A. 金色、蓝色、一条亮光带
B. 绿色、金色、一束反射光
C. 蓝色、绿色、一束反射光
D. 金色、绿色、一条亮光带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年号是皇帝用以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西汉___ 即位之年的“建元”。
A. 高祖
B. 文帝
C. 景帝
D. 武帝
【单选题】
黎族妇女曾有文面、文身的习俗,称之为___
A. 刺绣
B. 刻画
C. 雕题
D. 美体
【单选题】
三道茶是___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礼仪。
A. 彝族
B. 白族
C. 苗族
D. 傣族
【单选题】
以青苔入菜,是___特有的风味菜。
A. 白族
B. 彝族
C. 黎族
D. 傣族
【单选题】
___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A. 开门节
B. 泼水节
C. 关门节
D. 水灯节
【单选题】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的___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A. 羌人
B. 氐人
C. 巴人
D. 胡人
【单选题】
“三江并流”是指___“江水并流而交汇” 是世界罕见地地理景观。
A.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B. 金沙江 怒江 漓江
C. 江陵江 澜沧江 沱江
D. 岷江 沱江 江陵江
【单选题】
“巴人悬棺”景点属于___。
A. 华山
B. 衡山
C. 三清山
D. 三峡
【单选题】
镜泊湖、长白山天池、云南滇池从成因上分类,属于___
A. 咸水湖、火山口湖、溶蚀湖
B. 堰塞湖、火山口湖、构造湖
C. 风成湖、冰川湖、构造湖
D. 溶蚀湖、堰塞湖、冰川湖
【单选题】
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是___。
A. 蛟龙瀑布
B. 德天瀑布
C. 诺日朗瀑布
D. 壶口瀑布
【单选题】
象征忠烈的是___。
A. 竹
B. 松
C. 莲
D. 梅
【单选题】
广东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___。
A. 可园
B. 清晖园
C. 梁园
D. 余荫山房
【单选题】
我国面点制作历史悠久,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馒头是在___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单选题】
分别代表浙、闽、湘、微菜的代表菜是___。
A. 蜜汁火方、火腿炖鞭笋,麻辣子鸡、下巴甩水
B. 冰糖甲鱼、炒西施舌、腊味合蒸、无为熏鸭
C. 东坡肉、佛跳墙、火腿炖甲鱼、红煨鱼翅
D. 干炸响铃、红烧全狗、佛跳墙、红烧果子狸
【单选题】
下列四大菜系中,发源于珠江流城的是___。
A. 鲁菜
B. 粤菜
C. 淮扬菜
D. 川菜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孔府菜代表菜的是___。
A. 诗礼银杏
B. 怀抱鲤鱼
C. 雪梨鸡片
D. 八仙过海
【单选题】
被称为“金淡木雕”的是___。
A. 东阳木雕
B. 潮州木雕
C. 黄杨木雕
D. 尼泊尔木雕
【单选题】
基本上采用日本珍珠养殖的母贝的是___。
A. 淡水贝
B. 白蝶贝
C. 黑蝶贝
D. 马氏贝
【单选题】
北京雕漆在漆胎上涂几十层到几百层漆,厚达___, 再用刀进行雕刻,故称“雕漆”。
A. 10-15毫米
B. 15-25毫米
C. 20~30毫米
D. 25-35毫米
【单选题】
在中国锡器中,以___ 出产的锡器为最著名。
A. 云南个旧
B. 广东番禺
C. 福建漳州
D. 山东济宁
【单选题】
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是甘肃马家窑遗址出上的青铜刀,距今已有___多年。
A. 3000
B. 4000
C. 5000
D. 6000
【单选题】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写的是___最典型的景物。
A. 苏州
B. 杭州
C. 西溪
D. 钱塘江江堤
【单选题】
李白的《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第二联“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人用奇特的___ “绿水”“芙蓉”,写出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的神往。
A. 想象
B. 景物
C. 借代
D. 比喻
【单选题】
《游武夷》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___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且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A. 古代
B. 近代
C. 现代
D. 当代
【单选题】
毛泽东《登庐山》一诗的首联是___。
A.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B.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D.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多选题】
地陪在向旅游团致欢迎词应做到___。
A. 态度要热情
B. 内容要依情而异
C. 感情要真挚
D. 语言要朴实有趣
E. 仪表要悠闲
【多选题】
当旅游团的行李运人饭店时,地陪要与___ 起进行核对。
A. 全陪
B. 领队
C. 行李员
D. 司机
E. 旅游者
【多选题】
下列导游人员责中,属于全陪导游员的有___
A. 负责旅游团站之间的衔接
B. 带领旅游团游客参观游览
C. 向旅游者提仪行程中各项服务
D. 监督组团社接计划实施
E. 安排旅游团在地的活动日程
【多选题】
全陪在旅游团抵达各站时应做好旅游者的安全工作,主要有___ 等。
A. 入店时提醒旅游者将贵重物品存放在饭店前台保险柜里
B. 睡觉时关好门窗,不要躺在床上抽烟
C. 下车时提醒旅游者带好随身物品
D. 游览时协助旅游者看管好随身物品
E. 游览中注意旅游者动向,防止走失
【多选题】
旅游景区导游服务的主要环节有___。
A. 服务准备
B. 线路安排
C. 导游讲解
D. 安全照料
E. 送别服务
【多选题】
导游语言除了符合语言规范之外,还具有___。
A. 观赏性
B. 准确性
C. 逻辑性
D. 生动性
E. 知识性
【多选题】
因民族习惯的差异,首语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同的含义,如___ 等国某些少数民族奉行的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的原则
A. 印度
B. 泰国
C. 巴基斯坦
D. 马来西亚
E. 不丹
【多选题】
导游讲解中的手势主要包括___。
A. 情意手势
B. 像形手势
C. 表演手势
D. 指示手势
E. 夸张手势
【多选题】
游客初到异国他乡,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心态是___。
A. 求全心理
B. 求新心理
C. 懒散心态
D. 群体心理
E. 求安全心理
【多选题】
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景赏美应注意___。
A. 传递正确的审美信息
B. 分析游客的审美感受
C. 激发游客的想象思维
D. 掌握观景赏美的方法
E. 传递合适的审美信息
【多选题】
导游人员调节游客的观赏节奏应该做到___。
A. 有张有驰,劳逸结合
B. 有急有缓,快慢相宜
C. 有收有发,详略得当
D. 有讲有停,导游结合
E. 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多选题】
导游人员对儿童的接待工作应注意___。
A. 不宜给儿童买食物
B. 不宜给儿童买玩具
C. 不宜突出了儿童,冷落了其他游客
D. 如果家长同意,可把儿童带出活动
E. 不宜建议给生病的孩子服药
【多选题】
所谓针对性是指导游人员从游客的实际情况出发,___ 地进行导游讲解。
A. 因人而异
B. 因时制宜
C. 因地制宜
D. 有的放矢
E. 收放自如
【多选题】
运用突出重点法,就是要在导游讲解中___。
A. 突出代表性景观
B. 突出“......之最”
C. 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
D. 突出游客感兴趣内容E.突出自身最熟悉的内容
【多选题】
导游讲解“虚实结合法”的“虚”是指与景观有关的___。
A. 艺术价值
B. 民间传说
C. 历史沿革
D. 趣闻逸事
E.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