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3.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___
A. 马克思主义
B. “三个有利于”
C. 实践
D. 生产力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多选题】
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___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多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___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多选题】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___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重要补充
【多选题】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三大
【多选题】
9.“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二步人民生活___
A. 解决温饱问题
B. 彻底摆脱贫困
C. 实现小康
D. 比较富裕
【多选题】
10.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___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
C.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
D. 中国的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多选题】
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___
A. 低效益、低支出
B. 低储蓄、低膨胀
C. 低工资、低物价
D. 低效益、低产出
【多选题】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___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多选题】
13.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
A. 公有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国有经济
D. 集体经济
【多选题】
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___
A. 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多选题】
15.市场信号主要是指___
A. 竞争信号
B. 价格信号
C. 供给信号
D. 需求信号
【多选题】
16.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C.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 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别
【多选题】
1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___
A. 1987年党的十三
B. 1992年党的十四大
C. 1997年党的十五大
D.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多选题】
18、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___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年党的十二大
C. 1987年党的十二大
D. 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
【多选题】
19、“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___
A. 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B. 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C. 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
D. 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多选题】
2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___
A. 坚持治理整顿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发展经济
D. 发展科技与教育
【多选题】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___
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多选题】
2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
A. 基本理论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纲领
【多选题】
23、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___
A. 政府直接管理
B. 通过行政命令管理
C. 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D. 靠法律法规转变
【多选题】
2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___
A. 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B.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C. 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多选题】
2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普遍采用的经营体制是___
A.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B. 集体劳动,集中经营
C. 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经营
D. 家庭分散经营
【多选题】
26、非公有制经济是___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多选题】
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___
A. 价格机制
B. 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 D、约束机制
【多选题】
2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们培育的义利观是___
A. 个人利益第一
B. 国家利益第一
C. 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D. 必要时,国家利益服从公民个人利益
【多选题】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___
A. 改革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 改革是一个阶级改变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
C.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革就是改良主义
【多选题】
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___
A. 处于萌芽时期
B. 初步形成
C. 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D.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
【多选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___
A. 改革开放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___
A. 生产力标准
B. 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C. 综合国力标准
D. 社会文化标准
【多选题】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___
A. 自己的发展
B. 理论创新
C. 民主政治
D. 人民的拥护
【多选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___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D. 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目标决定的
【多选题】
在经济发展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___
A. 科学技术
B. 资源
C. 人才
D. 劳动工具
【多选题】
1、学习邓小平理论要___
A. 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 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
C. 把学习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D.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E. 用什么学什么
【多选题】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___
A. 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
B.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 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 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
E.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多选题】
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多选题】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___
A. 利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
B. 既统一又矛盾
C. 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 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E. 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多选题】
5、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___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多选题】
6、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以一下因素决定的___
A. 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才盾
C. 建立强人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我国的现实状况
E. 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
【多选题】
7、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___
A. 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B. 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C. 政府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经济转变
D.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E.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多选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___
A. 科学
B. 技术
C. 管理
D. 工具
E. 人力资本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___
A. 统一性
B. 开放性
C. 竞争性
D. 公开性
E. 有序性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兆欧表测量两线柱短接时,摇动手柄到额定转速,这时表针应指在___
A. 任意位置
B. 零位置
C. “∞”位置
【单选题】
用来测量交流电流的钳形电流表是由___和电流表组成的。
A. 电流互感器
B. 电压互感器
C. 分流器
【单选题】
测量车间低压动力电源电流时常使用___
A. 兆欧表
B. 万用表
C. 钳形电流表
【单选题】
一般钳形电流表,不适用___电流的测量。
A. 单相交流电路
B. 三相交流电路
C. 直流电路
【单选题】
三相电源的引入线标号分别是___
A. --A、B、C
B. --U、V、W
C. --L1、L2、L3
【单选题】
三相电动机的三根引出线标号分别是___
A. --A、B、C
B. --U、V、W
C. --L1、L2、L3
【单选题】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___的要求。
A. 电压
B. 电流
C. 机械设备加工工艺
【单选题】
机床上的低压照明灯,其电压不应超过___.
A. 110V
B. 36V
C. 12V
【单选题】
在容器内工作时,照明电压应选用___伏.
A. ,12
B. ,24
C. 36.
【单选题】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35KV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要大于___m。
A. 0.35
B. 0.6
C. 1。
【单选题】
当某一电力线路发生接地,距接地点愈近,跨步电压___.
A. ,不变
B. ,愈低
C. 愈高.
【单选题】
1kV及以下架空线路通过居民区时,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导线最大弛度时应不小于___.
A. , 5m
B. , 6m
C. , 7m
【单选题】
为了降低因绝缘损坏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危害,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作可靠的电气连接,叫___接地。
A. 工作接地
B. 重复接地
C. 保护接地
【单选题】
中性点不接地,而设备外壳接地的形式叫___。
A. 保护接零
B. 保护接地
C. 接地或接零
【单选题】
保护接地指的是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壳___。
A. 不接地
B. 接地
C. 接零
【单选题】
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严禁采用___。
A. 接地保护;
B. 接零保护;
C. 都不对。
【单选题】
保护接地线用___色线。
A. 淡蓝;
B. 黄绿;
C. 浅绿。
【单选题】
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系统中,常将中性线连同变压器外壳直接接地,这种接线方式称为___
A. 保护接地
B. 保护接零
C. 工作接地
【单选题】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___。
A. 保护接地
B. 保护接零
C. 工作接地
【单选题】
保护接零是指低压电网电源的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___
A. 与中性点连接
B. 接地
C. 接地或接零
【单选题】
保护接零适用于___运行方式。
A. 中性点不接地
B. 无中性线
C. 中性点直接接地
【单选题】
工作零线用___作安全色。
A. 黑色;
B. 淡蓝色;
C. 灰色。
【单选题】
为确保零线的安全可靠,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___。
A. 1/2
B. 1/3
C. 1/4
【单选题】
重复接地的作用是降低___断线时,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危险程度。
A. 地线
B. 相线
C. 零钱
【单选题】
10KV/0.4KV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应进行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___。
A. 8Ω
B. 4Ω
C. 10Ω
【单选题】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___.
A. ,越低
B. ,不变
C. ,越高.
【单选题】
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___
A. , 有电,不准用手触及
B. , 无电,可以用手触及
C. , 无危险电压
【单选题】
维修电工在操作中,特别要注意___问题。
A. 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B. 安全事故的防范
C. 安全文明生产行为
【单选题】
人体___是最危险的触电形式。
A. 单相触电
B. 两相触电
C. 跨步电压触电
【单选题】
发生电气火灾后必须进行带电灭火时,应该使用___.
A. , 消防水喷射
B. , 干粉灭火剂
C. ,泡沫灭火器
【单选题】
电压等级低于___伏的电器属于低压电器。
A. 36
B. 380
C. 1000
【单选题】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___。
A. 拉合线路
B. 断开电流
C. 隔断电源;
【单选题】
对于照明和电加热负载,熔体的额定电流应为___倍负载额定电流。
A. 1
B. 1.5~2.5
C. 3~3.5
【单选题】
控制一台不经常启动的电动机时,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选为电机额定电流的___倍
A. 1
B. 1.5~2.5
C. 3~3.5
【单选题】
控制一台经常启动的电动机时,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选为电机额定电流的___倍
A. 1
B. 1.5~2.5
C. 3~3.5
【单选题】
热继电器中的双金属片弯曲是由于两金属片___
A. 机械强度不同
B. 热膨胀系数不同
C. 温差效应
【单选题】
热继电器中热元件的整定电流应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___倍
A. 0.7
B. 0.95~1.05
C. 1.5
【单选题】
控制按钮属于主令电器,它主要接在___。
A. 主回路
B. 控制回路
C. 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单选题】
按钮的触头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___安。
A. 2
B. 5
C. 10
【单选题】
下列承担短路保护的电器是___
A. –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
B. --熔断器
C. —热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