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列车在车站到发时间不足___的乘务人员,行车公寓原则上提供洗浴、就餐条件。
A. 4小时(含4小时)
B. 4小时
C. 3小时
D. 3小时(含3小时)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___要按照“旅客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线路两侧自然地形及人员走行条件,组织列车乘务人员选择从列车运行方向右侧或左侧将旅客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
A. 随车机械师
B. 列车长
C. 乘警
D. 司机
【单选题】
动车组列车车窗玻璃破损影响车厢气密性时,司机接到___要求限速运行时,要严格控速运行,并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在具备条件的车站更换车底。
A. 列车长
B. 随车机械师
C. 乘警
D. 客调
【单选题】
暴风雨雪、沙尘暴、水害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接触网导线结冰使机车受电弓无法取流等造成繁忙干线中断行车30分钟以上或限速45公里/小时以下,其他线路中断行车1小时以上属于___级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A. I
B. II
C. Ⅲ
D. Ⅳ
【单选题】
旅客持新车票乘车时,应向列车工作人员声明。到站前,列车长确认该席位使用正常的,开具___交旅客作为到站退票的凭证。
A. 客运记录
B. 电报
C. 挂失补乘务证明
D. 材料证明
【单选题】
如遇动车组列车严重晚点,造成图定乘务交路为折返站乘务员入公寓休息,但实际停留时间不足4小时的情况时,原则上应采取应急___的组织模式,
A. 乘务换乘
B. 乘务连乘
C. 乘务分乘
D. 乘务轮乘
【单选题】
跨局组织换乘:不具备担当局(C段)组织换乘条件的,可由担当段向___客调提出换乘申请,由客调通报客运处,组织折返地或邻近折返地的客运段安排乘务人员担当折返乘务任务。
A. 本局
B. 总公司
C. 折返地所在局
D. 本局客运处
【单选题】
担当换乘任务的客运段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乘务人员做好出乘准备,携带GSMR手机、无线交互手持终端、对讲机等通用的设施备品,于换乘站折返开车前___到达站台,与原担当班组进行移动补票设备、票据、服务备品、应急设施,以及沿途停站时刻和上水、吸污作业等重点事项交接。
A. 50分钟
B. 40分钟
C. 30分钟
D. 1小时
【单选题】
雪天高铁应急处置根据高铁限速情况,调度部门要全面梳理晚点列车信息,及时确定所有当日后续列车的开行计划,每隔___向客运部门进行一次更细通报。
A. 1小时
B. 1.5小时
C. 2小时
D. 30分钟
【单选题】
在列车停站或初起动时,发现危及旅客人身安全或行车安全情况,需紧急叫停列车的,使用全路统一的站车专用无线通信频率___,呼叫司机停车,停车后告之司机停车事由,处理完毕后再按规定程序通知司机关闭车门。
A. 467.200MHz
B. 467.300MHz
C. 467.400MHz
D. 467.500MHz
【单选题】
儿童票标高线宽10毫米、长100毫米,距地板面分别为___,以上缘为限,距内端门框约100毫米。
A. 1.1米和1.5米
B. 1.1米和1.4米
C. 1.2米和1.4米
D. 1.2米和1.5米
【单选题】
布制备品定位存放在储物(A藏)柜内。无储物(A藏)柜或储物(A藏)柜容量不足的,软卧车定位放置在___号卧铺下。
A. 3、7、11
B. 3、5、11
C. 3、9、11
D. 3、7、10
【单选题】
佩戴职务标志,胸章牌(A长方形职务标志)戴于左胸口袋上方正中,下边沿距口袋___厘米处(A无口袋的戴于相应位置),包含单位、姓名、职务、工号等内容。
A. 1
B. 2
C. 3
D. 4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对立的是___
A.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单选题】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___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___
A. 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___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___
A. 只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只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 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D. 不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也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单选题】
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是被折断了一样。对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真实的反映
B. 眼睛是最好的证人
C. 感性只是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D. 这是一种用歪曲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___
A. 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这表明___
A.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真理走向相对真理的过程
B.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D.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单选题】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___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___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错误观点
【单选题】
十六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___
A.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