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路用列车应由施工单位指派胜任人员携带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值乘,并在区间协助司机作业。(技383条)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进站道岔外方线路上施工,对区间方向,以关闭的进站信号机防护;对车站方向,在进站道岔外方基本轨接头处(顺向道岔在警冲标相对处)线路上,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技393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双线区段,在反方向进站信号机至出站道岔的线路上施工,对区间方向,以关闭的正方向进站信号机防护。对车站方向,在出站道岔外方基本轨接头处(对向道岔在警冲标相对处)线路上,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技393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响墩爆炸声及火炬信号的火光,均要求紧急停车。停车后如无防护人员,机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检查前方线路,如无异状,列车以在瞭望距离内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但最高不得超过40 km/h。(技438条)
A. 对
B. 错
【判断题】
23、反方向行车使用路票时,列车站内停车后,司机应先进行LKJ反方向设定操作,然后再输入调度命令和路票编号(“路票编号”为路票上的“电话记录”号)。(LKJ手册)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列车反方向运行进站,机车信号不能接收到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信号时,司机在确认地面反方向进站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低于20km/h,按压【解锁】键解除LKJ对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停车控制功能。(LKJ手册)
A. 对
B. 错
【填空题】
15、施工封锁前,通过施工地点的最后一趟列车前进方向为不大于6‰的上坡道时,车站使用无线列调转交最后一趟司机调度命令,该列车越过施工地点后不得___,按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准许路用列车跟踪进入区间到达作业地点。___
【填空题】
19、有计划使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若弹出路票输入窗口后运行速度高于60km/h或15s内未做任何操作,则路票输入窗口自动消失,可以在速度低于60km/h的条件下,手动持续按压___键2s,重新进行路票确认操作。___
【填空题】
25、列车反方向运行时,具备LKJ设定操作条件后,司机输入反方向行车的___,进入降级状态,确认行车凭证正确后,按该站股道最低限速控制速度开车对标,LKJ调出反方向监控数据。___
【单选题】
3.自动闭塞区段双线双向闭塞设备的车站,反方向发出列车的行车凭证为___,并发给司机双线反方向行车的调度命令。技315条
A. 绿色许可证
B. 路票
C. 出站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
推荐试题
【单选题】
(76793)___是发生铁路交通事故、行车设备故障、调车作业或装卸作业等原因损坏铁路货车后,记录损 坏的铁路货车故障概况、原因分析等信息的单据。(1.0分)
A. 车统-56
B. 车统-83
C. 车统-113
D. 车统-23
【单选题】
(76794)车统-113的填写由车辆段组织运用车间或___负责记录,手工填写并录入信息系统管理。(1.0 分)
A. 路局安监
B. 运用作业场
C. 车辆段调度
D. 技术科
【单选题】
(76798)对货物列车事故所造成的铁路货车破损,须逐辆详细记录配件的损坏程度、弯曲及___,并逐辆 确定事故铁路货车的破损程度。(1.0分)
A. 配件名称
B. 变形尺寸
C. 新旧百分比
D. 配件材质
【单选题】
(76801)装用交叉支撑装置及运行速度为120km/h的转向架,同一车辆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不大于___。(1.0分)
A. 15mm
B. 20mm
C. 30mm
D. 40mm
【单选题】
(76810)下列车轴制造标记中,各项对应不正确的是___。(1.0分)
A. 车轴钢冶炼熔炼号:931128
B. 车轴钢钢种标记:B
C. 车轴制造(锻造)单位代号:183
D. 车轴锻造年月:0508
【单选题】
(76812)滚动轴承车轴在厂、段修时,轴颈和防尘板座锈蚀,可用00号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允许有___。(1.0分)
A. 轻微打伤
B. 轻微磨伤
C. 轻微痕迹
D. 轻微拉伤
【单选题】
(76814)车辆颠覆或脱轨时,须对全车轮对车轴施行全轴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和对轮座镶入部、___施 行超声波探伤检查。(1.0分)
A. 轴颈卸荷槽
B. 车轴
C. 盘座镶入部
D. 轴身
【单选题】
(76825)轮对压装后,轮对内侧距离须符合该规定:轮辋宽135mm及以上者为___,以轮辋宽度最小者 为准。(1.0分)
A. 1353±1mm
B. 1353±2mm
C. 1353±3mm
D. 1353±4mm
【单选题】
(76827)轴承压装后,轴端螺栓须均匀紧固,紧固力矩为___。(1.0分)
A. 210~220Nm
B. 212~222Nm
C. 214~224Nm
D. 216~22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