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甲常为乙制作手工制品,历来都是由乙按数量向甲支付一定的预付款。这次由于数量较大,乙提出要签订书面合同,并将预付款改为定金。由于甲是文盲,乙对甲说合同内容与以前完全一样,甲遂在合同上签字。该合同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___?
A. 可撤消,因为甲是重大误解而做出意思表示
B. 可撤消,因为甲是因受欺诈而做出意思表示
C. 无效,因为甲所做出的是虚假意思表示
D. 无效,因为甲是在乙乘人之危情况下而为的意思表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一天夜晚,甲开车逆行迫使骑车人乙为躲避甲向右拐,跌入修路挖的坑里(施工单位未设置保护措施),造成车毁人伤。对乙的损失谁应承担责任___?
A. 只能由甲承担责任
B. 只能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C. 甲和施工单位各自承担责任
D. 甲和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
《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定婚龄是___。
A.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 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16周岁
D. 青年男女年龄之和大于42岁
【单选题】
王某与武某于1994年3月登记离婚,同年7月双方又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财产也放在一起。后因经济问题双方又发生纠纷,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依照法律,___。
A. 法院应当受理王某起诉的离婚案件
B. 王某与武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C. 法院对王某与武某的纠纷应按事实婚姻处理
D. 法院对这起纠纷应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
【单选题】
陈宇(女)4岁时,其母与刘佳林再婚,陈宇随生母与继父共同生活9年,继父女之间形成抚养关系。1988年刘佳林与陈宇的生母登记离婚。陈宇遂起诉与刘佳林解除继父女关系。有关陈宇与继父刘佳林之关系的诸多看法中,___的看法是正确的。
A. 在陈宇生母离婚前,陈宇与刘佳林既存在姻亲关系,也存在抚养关系
B. 陈宇与刘佳林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法院对陈宇的起诉可不予受理
C. 陈宇与刘佳林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能自然终止
D. 法院应对陈宇与继父的关系做出是否准许解除的调解或判决
【单选题】
小高的生父及与小高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均于1997年死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小高___。
A. 只能继承生父的遗产
B. 只能继承继父的遗产
C. 对生父、继父的遗产都无权继承
D. 对生父、继父的遗产都有权继承
【单选题】
王某自丈夫去世后,一直与公婆居住在一起,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王某有一儿子李甲。王某的公公去世后___。
A. 李甲可以代位继承其父应继承的份额,王某没有继承权
B. 王某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李甲不能代位继承
C. 王某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李甲也可以代位继承
D. 王某和李甲都没有继承权
【单选题】
被继承人死亡后,他所欠的税款应当清偿,但___。
A. 超越遗产的实际价值的部分,由继承人负担
B. 超越遗产的实际价值的部分,由受遗赠人负担
C. 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不足部分不再偿还
D. 不论遗产多少,必须全部清偿
【单选题】
保卫科干部李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手枪向张某打了一枪,不料枪中有子弹,张某被打死。李某的行为是___。
A. 间接故意
B. 意外事故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单选题】
王某为报复,夜晚点燃大队部的房子。点燃后,又反悔,叫人来救火,但因火势过猛,队部的房子被烧毁。王某的行为___。
A. 是犯罪中止
B. 是犯罪既遂
C. 是犯罪未遂
D. 是犯罪预备
【单选题】
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单选题】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___。
A. 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B.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单选题】
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特别需要,行政机关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者同法律相抵触的措施。这体现的是行政法的___。
A. 回避原则
B. 行政合法性原则
C. 行政应急性原则
D. 行政合理性原则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是___。
A. 合伙公司
B. 有限责任公司
C. 无限责任公司
D.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单选题】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___。
A. 继承权
B. 姓名权
C. 生命权
D. 身体健康权
【单选题】
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___。
A. 公平原则
B. 当事人自愿原则
C. 合同必须履行原则
D.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单选题】
张某有个人存款2万元。对这笔钱,1996年张某立下遗嘱,死后由其弟继承,并办理了公证手续;1997年张某又亲笔写下遗书,死后由其子继承;1998年张某病危期间,在有3名同事在场见证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死后由其女继承。后张某死亡,此2万元遗产的继承人应是___。
A. 其子
B. 其弟
C. 其女
D. 其弟、子、女三人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表述中,错误的是___。
A.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 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一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C.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针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者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其他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体现的是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10:持卡人进行消费时,除刷卡时系统没有响应外,只要有操作过程,即收银员输入相关信息,并提交,没有打印签购单。此时商户或持卡人都应打___银联客服进行查询。
A. 95516
B. 96288
C. 9618998
D. 96148
【单选题】
关于女士仪表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套装:着统一制服、领花(丝巾),干净平整,无污渍、无破损。
B. 衬衫:衬衫袖口须扣上,衬衫下摆不必掖在裙内或裤内。
C. 领花(丝巾):领花应紧贴衬衫领口正中,应扎网点统一的丝巾,同一网点相同岗位的员工丝巾的扎法应相同。
D. 工号牌:在营业厅内须佩戴工号牌,别针式工号牌要端正地别在左胸前,挂牌式工号牌要正面朝外。
【单选题】
关于标准坐姿表述错误的是___。
A. 男士同时注意左手轻按领带,勿使其翘起或搭于桌面;女士在入座时应右手轻按住衣服前角,左手抚平后裙摆,缓缓坐下。
B. 身体端正,两肩放松,勿倚靠座椅的背部。
C. 挺胸收腹,上身微微前倾,坐满椅面1/2左右。
D. 男士双手自然放在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女士双手自然交叠,放在腿上或椅子扶手上。
【单选题】
关于标准站姿动作要求表述错误的是___。
A. 双眼平视前方,下颌微微内收,颈部挺直。
B. 双肩自然放松端平且收腹挺胸,但不显僵硬。
C. 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女士右手轻握左手的腕部,左手握拳,放在小腹前,或者置于身后;男士双手自然叠放于小腹前,右手叠加在左手上;保安不论男女都应采取双手背后姿势站立。
D. 脚跟并拢,脚呈“V”字型分开,两脚尖间距约一个拳头的宽度;男士可双平行分开,略窄于肩;女士可两腿并拢,两脚呈“丁”字型站立。
【单选题】
关于标准行姿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方向明确。
B. 身体协调,姿势稳健,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C. 双臂以身体为轴,前后以30度或35度自然摆动。
D. 步伐从容,步态平衡,步速均匀,步幅适中,男士两脚间距离为一脚半,两脚外侧落地呈一直线;女士两脚间距离为一脚,两脚内侧落地呈平行线。
【单选题】
1: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网址为___
A. https://bank.hnnx.com
B. https://ebank.hnnx.cn
C. https://ebank.hnnx.com/per/skip.html
D. https://bank.hnnx.cn
【单选题】
2:企业客户申请注册网上银行时,应要求___亲临办理,若不能亲临办理的,应对( )进行相应授权。
A.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财务人员
B. 企业财务负责人 经办人
C.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经办人
D. 企业财务负责人 财务人员
【单选题】
3:网上银行用户中证书版用户是指选择U-key及数字证书为认证方式的用户。数字证书认证方式,个人账户单笔转账限额为 万元,日累计限额为___万元。
A. 500 2000
B. 300 3000
C. 200 2000
D. 20 100
【单选题】
4:网上银行用户中证书版用户是指选择U-key及数字证书为认证方式的用户。数字证书认证方式,企业账户单笔转账限额为 万元,日累计限额为___万元。
A. 500 1000
B. 300 2000
C. 500 5000
D. 300 3000
【单选题】
7:客户通过微信渠道进行的口头挂失,在有效期内到柜面进行解挂时,柜员先通过___交易查询挂失编号,然后进行解挂处理。
A. 7153
B. 7105
C. 7104
D. 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