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4下列半导体材料哪一种的热敏性突出“导电性受温度影响最大”?___
A. 本征半导体
B. N型半导体质
C. P型半导体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5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某一个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近于1000KΩ,这说明该二极管是属于___。
A. 短路状态;
B. 完好状态;
C. 断路状态;
D. 极性搞错。
【单选题】
6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___状态。
A. 正偏
B. 反偏 E、正向导通 F、截止
【单选题】
7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2的输出电压是___。
A. 12V
B. 5V
C. 9V
【单选题】
8三端集成稳压器CXX7805的输出电压是___
A. 5v
B. 9v
C. 12v
【单选题】
9一个平衡PN结,用导线将P区和N区连起来,而导线中___。
A. 有微弱电流
B. 无电流
C. 有瞬间微弱电流
【单选题】
10二极管两端正向电压大于___电压时,二极管才导通。
A. 击穿电压;
B. 死区;
C. 饱和。
【单选题】
1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___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单选题】
12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___ 。
A. 大
B. 小
C. 相等
【单选题】
13三端集成稳压器​CW7906的输出电压是___
A. -12v
B. -9v
C. -6V
【单选题】
14稳压管的工作是利用伏安特性中的___。
A. 正向特性
B. 反向特性
C. 反向击穿特性
【单选题】
15二极管具有___
A. 正向特性
B. 反向特性
C. 单向导电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单选题】
16图中D1-D3为理想二极管,A,B,C灯都相同,试问___灯最亮。
A. A灯
B. B灯
C. C灯
【单选题】
1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___。
A. U0=0.45U2
B. U0=1.2U2
C. U0=0.9U2
D. U0=1.4U2
【单选题】
19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___。
A. U0=0.45U2
B. U0=1.2U2
C. U0=0.9U2
D. U0=1.4U2
【单选题】
20在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___。
A. U0=0.45U2
B. U0=1.2U2
C. U0=0.9U2
D. U0=1.4U2
【单选题】
21在半波整流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___。
A. U0=0.45U2
B. U0=1.2U2
C. U0=0.9U2
D. U0=1.4U2
【单选题】
22温度影响了放大电路中的___,从而使静态工作点不稳定。
A. 电阻;
B. 电容;
C. 三极管;
D. 电源。
【单选题】
23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___。
A. [B、C、E]
B. [C、B、E]
C. [E、C、B]
【单选题】
2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___
A. 饱和失真
B. 截止失真
C. 交越失真
【单选题】
25三极管的反向电流ICBO是由___组成的。
A. 多数载流子
B. 少数载流子
C. 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
【单选题】
27如果在NPN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也为正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___
A. 放大状态;
B. 截止状态;
C. 饱和状态;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28在以下三种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电路是___。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
【单选题】
29在以下三种电路中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___。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
【单选题】
30在以下三种电路中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是___;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
【单选题】
当PNP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C ___uB。
A. >
B. <
C. =
D. ≤
【单选题】
32当PNP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B___uE 。
A. >
B. <
C. =
D. ≤
【单选题】
33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说明此三极管处在___。
A. 放大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反向击穿区
【单选题】
34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___。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单选题】
35在由PNP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___ 。
A. 饱和失真
B. 截止失真
C. 交越失真
D. 频率失真
【单选题】
36在由PNP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___ 。
A. 饱和失真
B. 截止失真
C. 交越失真
D. 频率失真
【单选题】
37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Re的负反馈组态是___。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B. 电流串联负反馈
C. 电压并联负反馈
【单选题】
3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___负反馈。
A. 电压
B. 电流
C. 串联
【单选题】
41为了提高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采用___负反馈 i=i1+i2
A. 电流
B. 电压
C. 并联
D. 串联
【单选题】
42为了稳定输出电流,采用___负反馈。
A. 电流
B. 电压
C. 并联
D. 串联
【单选题】
43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应该引入___电路。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电压负反馈
D. 电流负反馈
【单选题】
44为了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___电路。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电压负反馈
D. 电流负反馈
【单选题】
4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___能力。
A. 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 输入电阻高
C. 输出电阻低
【单选题】
46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___而设置的。
A. 稳定Au
B. 放大信号
C. 抑制零点漂移
【单选题】
47分析运放的“虚短”是指是___。
A. U-≈U+
B. I-≈I+≈0
C. U0=Ui
D. U-≈U+≈0
【单选题】
48分析运放的“虚断”是指是___。
A. U-≈U+
B. I-≈I+≈0
C. I-≈I+
D. U-≈U+≈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___
A. 黑龙江省
B. 海南省
C. 广东省
D. 上海市
【单选题】
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是 ___
A. 黑龙江和广东
B. 黑龙江和海南
C. 新疆和台湾
D. 内蒙古和海南
【单选题】
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 ___
A. 5个
B. 4个
C. 3个
D. 6个
【单选题】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___
A.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 云南、广西、福建、台湾
C.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 云南、广东、福建、台湾
【单选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哪个不是位于边疆 ___
A. 辽宁
B. 云南
C. 湖北
D. 新疆
【单选题】
下列各组山脉,由南向北的正确排序是___
A. 大兴安岭、阴山、秦岭、巫山
B. 南岭、大别山、祁连山、天山
C. 喜马拉雅山、秦岭、武夷山
D. 阿尔泰山、阴山、巴颜喀拉山
【单选题】
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___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单选题】
新疆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下列不属于三山的是___
A. 天山
B. 昆仑山
C. 阿尔泰山
D. 祁连山
【单选题】
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___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 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单选题】
公元589年,隋朝全国,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A. 宋
B. 齐
C. 梁
D. 陈
【单选题】
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②人口增长③经济繁荣④隋文帝励精图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单选题】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汉文帝
【单选题】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通大运河
D.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单选题】
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
【单选题】
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提高了隋朝的造船技术
C. 使得b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单选题】
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 ①都结末了分裂局面;②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 ③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都是两世而亡;④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⑤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 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 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 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 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单选题】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秦始皇
D. 秦二世
【简答题】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1、⑴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 ⑵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判断题】
当M和N离子时,EDTA能准确滴定M的条件是c(M)K’MY/c(N)K’NY≥106。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Bi3+、Fe3+共存的溶液中,测定Bi3+时,应加入三乙醇胺消除Fe3+干扰。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酸度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时,选择酸度的一般原则是:被测离子的最小允许pH值<pH<干扰离子的最小允许pH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配位滴定中使用氢化物作掩蔽剂时应注意先将溶液调节为碱性后再加入。
A. 对
B. 错
【判断题】
配位滴定中与EDTA反应较慢或对指示剂有封闭作用的金属离子一般应采用返滴定法进行滴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配位滴定中,铅铋混合液中Pb2+、Bi3+的含量可通过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滴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利用配位滴定测定无机盐中的SO42-时,加入定量过量的BaCl2溶液,是生成BaSO4沉淀,剩余的Ba2+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则有n(SO42-)=n(Ba2+);n(Ba2+)=n(EDTA)。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测定水中微量的钙时,加入EDTA的目的是避免Mg2+的干扰。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二甲酚橙最适用于EDTA滴定钙镁总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时,应注意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与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关系为 ,避免产生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现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流相色谱分析中,一般应根据待测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色谱分离柱。
A. 对
B. 错
【判断题】
紫外/可见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属于通用型检测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束后,对于常用的C18烷基键合硅胶柱,应以纯甲醇代替流动相(特别是含有缓冲盐组分的流动相)继续走柱20min,以保护高压输液泵及色谱柱。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液相色谱法中在常规分析中正相色谱法应用比反相色谱法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液相色谱法中在常规分析中反相色谱法应用比正相色谱法广。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应用比重瓶法测定密度,比重瓶水值的测定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其测定周期固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使用气柱平衡式密度测定仪时,为了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干燥泵在湿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连接干燥器。
A. 对
B. 错
【判断题】
韦氏天平法,当重锤上粘污物质后会使测定值偏高。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测熔点时载热体的选择应选用沸点等于被测物全熔的最高温度,减少载热液的挥发,而且性能稳定,清澈透明、黏度小的液体。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安装沸点测定装置时,将三口圆底烧瓶、试管、测量温度计以及胶塞连接,测量温度计下端在试管液面任意部位,不会引起大的测定误差。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