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变压器基本构造:由铁芯和绕组构成。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铁芯是变流器的组成部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变压器是按欧姆定律原理工作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变压器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定子和旋转的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直流电机具有可逆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直流电机的可逆性,指的是一台直流电机既可作充电机运行,也可作电动机运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二极管最基本的作用是单向导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三极管的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频率较大的电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数字信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连续变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数字信号即离散信号,也叫脉冲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整流电路可以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
A. 对
B. 错
【判断题】
整流电路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能变为直流电能供给直流用电设备。
A. 对
B. 错
【判断题】
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称为导电角。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直接直流变流电路也称斩波电路(DC Chopper)。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变电压的直流电。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逆变电路:把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的电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大电容,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面积等效原理,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A. 对
B. 错
【判断题】
表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主要有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和功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把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压的方向。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把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基本单位是安培。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
A. 对
B. 错
【判断题】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从大量实验中得到的结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对于电路中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升的代数和等于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变压器铁芯是变压器的磁路,又是绕组的机械骨架,铁芯由铁芯柱与铁轭两部分组成。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变压器的次绕组加上交流电压,该绕组中就会有交流电流流过,在铁芯磁路中产生交变磁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当变压器的原绕组加上交流电压,该绕组中就会有交流电流流过,在铁芯磁路中产生交变磁通,通过铁芯磁路传到副绕组,副绕组在这个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时在副绕组接上负载就有产生电流。
A. 对
B. 错
【单选题】
机械的组成: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 、辅助部分。
A. 传输部分
B. 接触部分
C. 控制部分
D. 摩擦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组成:动力部分、执行部分、 、控制部分、辅助部分。
A. 摩擦部分
B. 传动部分
C. 传输部分
D. 接触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组成: 、执行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
A. 摩擦部分
B. 动力部分
C. 传输部分
D. 接触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组成: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
A. 接触部分
B. 辅助部分
C. 摩擦部分
D. 制动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组成: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
A. 接触部分
B. 从动部分
C. 摩擦部分
D. 执行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 是机械的动力来源,将其它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A. 执行部分
B. 动力部分
C. 传动部分
D. 执行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动力部分是机械的动力来源,将其它能量转换为 。
A. 热能
B. 电能
C. 机械能
D. 化学能
【单选题】
机械的 直接完成机械的预定功能。
A. 执行部分
B. 传动部分
C. 从动部分
D. 辅助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执行部分直接完成机械的 。
A. 锁定功能
B. 预定功能
C. 传动功能
D. 连接功能
【单选题】
机械的 传递运动和动力。
A. 执行部分
B. 控制部分
C. 动力部分
D. 传动部分
【单选题】
机械的 包括润滑、照明等。
A. 动力部分
B. 辅助部分
C. 执行部分
D. 控制部分
【单选题】
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 。
A. 从动连接
B. 主动连接
C. 可动连接
D. 不可动连接
推荐试题
【多选题】
线路综合维修主要包括___内容?
A. 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B. 轨道几何尺寸和扣件扭矩静态检查
C. 钢轨探伤
D. 改道,拨道,调整轨道、道岔各部分尺寸,全面拨正曲线
E. 矫直钢轨硬弯,焊补、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
【多选题】
线路临时补修主要包括___内容?
A. 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允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B. 进行无缝线路地段钢轨折断、重伤钢轨和重伤焊缝的紧急处理和临时处理
C. 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和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D. 更换或整治失效无砟道床。
E. 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多选题】
线路大修必须成段进行,并按设计施工,主要包括___内容?
A. 按设计校正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B. 全面更换新钢轨或再用轨及其联结零件
C. 更换当年失效的轨枕并修理线路伤损轨枕,按规定补充轨枕的配置根数
D. 清筛道床,补充道砟、全起全捣,改善道床断面
E. 补充和修理线路标志,设置常备材料
【多选题】
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保养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___?
A.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
B. 道岔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
C. 线路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D. 道岔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E. 轨道检测车检测质量合格率
【多选题】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___规定?
A. 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
B. 接头处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
C. 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长110mm,宽15mm,厚5至10mm,并经过防腐处理
D. 除道岔内专用轨枕外,非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
E. 正线应做到接头轨枕无失效,其它处所无连续失效(含岔枕)
【多选题】
混凝土轨枕(含混凝土短轨枕、混凝土岔枕)失效标准有___?
A. 明显折断
B. 纵向通裂: 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mm)
C. 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
D. 有明显裂纹
E. 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
【多选题】
木枕(含木岔枕)失效标准有___?
A. 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B. 木枕存在缺口
C. 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D. 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其厚度不足100mm
E. 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多选题】
尖轨存在下列___伤损或病害,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A.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靠贴
B. 尖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C. 尖轨中轨距大2mm
D. 尖轨尖有油
E. 在尖轨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及以上(尖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可能)
【多选题】
无缝线路设置位移观测桩的标准有?___
A.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宜积极采用钢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技术,钢轨测标每150m设1处
B. 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
C. 每段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5~7对,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其中固定区中间点1对,伸缩区始、终点各1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
D. 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长轨条就位后,或长轨条拉伸到位后,应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
E.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宜积极采用钢轨测标测量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技术,钢轨测标每50m或100m设1处
【多选题】
地铁限界包括___?
A. 车辆限界
B. 建筑限界
C. 设备限界
D. 直线设备限界
E. 高架建筑限界
【多选题】
高架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应注意___工作?
A. 按照设计文件规定,保持扣件布置方式和拧紧程度
B. 对桥上钢轨焊缝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应及时处理
C. 对桥上伸缩器的伸缩量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爬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整治
D. 对桥上钢轨焊缝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应做好记录观察
E. 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长轨条的爬行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爬行量超过10mm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
【多选题】
道岔临时补修的主要内容有?___
A. 整修道岔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B. 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C. 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
D. 整修和补充缺失损坏的道岔联结零件
E. 垫入或撤出损坏垫板、胶垫
【多选题】
道岔钢轨养护维修标准有___?
A. 钢轨硬弯用1m直尺测量,矢度大于0.5mm时应矫直
B. 钢轨接头轨面或内侧错牙不得大于2mm
C. 轨端肥边大于2mm时,应及时处理
D. 波浪型磨耗谷深大于0.5mm时,应进行打磨
E. 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标准时应焊补
【多选题】
拨道作业的要求有___?
A. 大方向直顺无漫弯
B. 曲线无额头,无反弯
C. 由于拨道引起的轨缝、水平、道床发生变化或产生空吊板等必须按标准恢复
D. 拨道量及一侧年累计拨道量不得超过规定要求并不得侵入规定限界
E. 单次拨道量最大不超过100mm
【多选题】
轨道是由___及防爬设备组成的?
A. 钢轨
B. 轨枕
C. 联结零件
D. 道床
E. 道岔
【多选题】
传递车轮荷载的主要结构有?___
A. 接触网
B. 钢轨
C. 轨枕
D. 道床
E. 路基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轨距是左右两股钢轨内侧顶面以下16mm的距离处,两作用边之间的水平距离
B. 直线轨距标准规定1435mm
C. 直线轨距标准规定1440mm
D. 轨距是左右两股钢轨内侧顶面以下12mm的距离处,两作用边之间的水平距离
E. 高低是指钢轨顶面沿钢轨方向的竖向凹凸不平顺
【多选题】
DTⅥ2-1型扣件调整轨距垫有?___
A. 6号
B. 8号
C. 10号
D. 12号
E. 14号
【多选题】
DTⅥ2-1型扣件螺栓道钉规格为?___
A. 150mm
B. 155mm
C. 160mm
D. 165mm
E. 170mm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三角坑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在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应不允许出现三角坑
B. 在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1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应不允许出现三角坑
C. 三角坑有可能使车辆的四个车轮只有三个正常压紧钢轨,另一个悬空
D. 三角坑对列车运行安全无影响
E. 线路上如果发现超限三角坑,必须及时消除
【多选题】
杭州地铁库内线道床类型主要有?___
A. 浮置板减震道床
B. 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
C. 壁式检查坑整体道床
D. 一般短枕式整体道床
E. 木枕碎石道床
【多选题】
下列___是25m钢轨曲线标准缩短轨?
A. 24.96m短轨
B. 24.92m短轨
C. 24.88m短轨
D. 24.84m短轨
E. 24.82m短轨
【多选题】
轨道加强设备包括___?
A. 轨撑
B. 轨距杆
C. 防爬设备
D. 扣板
E. 夹板
【多选题】
道床病害主要有___?
A. 道床脏污
B. 道床沉陷
C. 道床翻浆
D. 接头错牙
E. 三角坑
【多选题】
钢轨的接头形式分哪几种?___
A. 普通钢轨接头
B. 异型钢轨接头
C. 导电钢轨接头
D. 绝缘钢轨接头
E. 冻结钢轨接头
【多选题】
普通线路钢轨接头主要病害有___?
A. 磨耗
B. 低塌
C. 低头
D. 肥边
E. 剥落掉块
【多选题】
杭州地铁线路轨距加宽值有?___
A. 3
B. 5
C. 10
D. 15
E. 20
【多选题】
我国钢轨按每米质量划分有?___
A. 75kg/m
B. 60kg/m
C. 50kg/m
D. 43kg/m
E. 40kg/m
【多选题】
钢轨接头按平面位置可分为?___
A. 悬空式
B. 承垫式
C. 对接式
D. 相对式
E. 相错式
【多选题】
线路维修工作的原则?___
A. 预防为主
B. 经济可行
C. 节能环保
D. 防治结合
E. 修养并重
【多选题】
在拨道作业时,要做到?___
A. 一准
B. 二清
C. 三测
D. 四不超
E. 五不走
【多选题】
拆垫垫片作业时需要带的工具包括?___
A. 液压起道机
B. 长柄板手
C. 轨距道尺、石笔
D. 弦线
E. 丁字扳手
【多选题】
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是? ___
A. 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合适
B. 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偏小
C. 如果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不足
D. 如果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合适
E. 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
【多选题】
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
A. 减少曲线外股钢轨所受的垂直力和水平力,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
B. 便于养护维修
C. 保证轨道稳定,防止车辆倾覆
D. 将离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旅客的舒适度
E. 减少外股磨耗
【多选题】
下列___是12.5m钢轨曲线标准缩短轨?
A. 12.46m短轨
B. 12.42m短轨
C. 12.38m短轨
D. 12.36m短轨
E. 12.34m短轨
【多选题】
钢轨按材质来讲一般有?___
A. 锌轨
B. 铜轨
C. 锰轨
D. 硅轨
E. 铝轨
【多选题】
轨道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什么相适应?___
A. 运量
B. 容许速度
C. 轨距
D. 线路长度
E. 轴重
【多选题】
对钢轨接头病害的综合整治可通过___方法?
A. 打磨
B. 焊补
C. 更换道砟
D. 更换垫砟
E. 更换大胶垫
【多选题】
在正线及试车线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可以有?___
A. 6m
B. 7m
C. 5m
D. 8m
E. 3m
【多选题】
25m钢轨地段每千米轨缝总误差不超限的有?___
A. 0mm
B. 10mm
C. 120mm
D. 100mm
E. 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