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R401反应热是通过___撤热的。
A. E401
B. E407
C. E403
D. E409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R401的压力高和___有关。
A. R401温度低
B. R401料位低
C. 惰性成分含量高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条件___是造成M401联锁停车的原因。
A. HS40101启动
B. PALL40004(R401压力超低)
C. R401压力PIC40002高报
D. R401温度TIC40001高报
【单选题】
C301顶部至400单元的气相冲洗丙烯用户没有以下哪一项___。
A. HV40003处
B. LV40001处
C. HV40004处
D. M401密封处
【单选题】
C402的压力比R401的压力___。
A. 一样
B. 低
C. 高
D. 相等
【单选题】
C501为板式洗涤塔,它共有___块塔板组成。
A. 6
B. 8
C. 16
【单选题】
给K502补充氮气的的调节阀为___。
A. PV50303
B. PV50300
C. PV50305
【单选题】
C501的操作温度大概在___。
A. 80℃
B. 100℃
C. 120℃
【单选题】
PV50006的压力控制在___。
A. 0.5Mpa
B. 0.05Mpa
C. 0.07Mpa
【单选题】
引起LV50001阀门关的原因是___。
A. LAH50302
B. LAH50304
C. LAHH50302
【单选题】
汽蒸器D501形式为___。
A. 鼓泡床
B. 沸腾床
C. 流化床
【单选题】
CY501的去除物料中所含的___。
A. 粉末
B. 杂质
C. 水分
【单选题】
引起K502停的联锁是___。
A. I505
B. I504
C. I502
【单选题】
干燥器可将聚合物的水含量降至___。
A. 0.005
B. 0.05
C. 0.02
D. 0.002
【单选题】
由界区来的中压蒸汽温度为___摄氏度。
A. 250
B. 240
C. 280
D. 220
【单选题】
进入D501内部汽蒸的蒸汽有___股。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E503出口TIC50301的正常温度为___。
A. 90℃
B. 110℃
C. 125℃
【单选题】
CY502下料不畅,容易引起___塔带粉料。
A. C501
B. C502
C. C302
D. C301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由于汽蒸罐系统原因引起床层温度低的是___。
A. 汽蒸罐出料管线堵
B. 汽蒸罐洗涤塔泛塔
C. 汽蒸罐罐分布板堵塞
D. 尾气压缩机停
【单选题】
D502出料管线上取样口点位号是___。
A. AC25
B. AC26
C. AC28A
【单选题】
干燥系统的K502启动时,通过调节___来调节出口压力。
A. 出口阀
B. 入口阀
C. 出口管线的回流阀
D. 无需调节
【单选题】
为防止粉末进入M501的填料密封,采用___对M501进行冲洗。
A. 中压蒸汽
B. 低压蒸汽
C. 高压蒸汽
【单选题】
D501料位高引起的联锁是___。
A. I303
B. I304
C. I505
【单选题】
不是造成M501停车的原因是___。
A. IAHH-501
B. FALL-501
C. TAHH-501
【单选题】
废油处理过程中,当D607的温度维持在大约___时且温度不再上涨,说明失活反应已基本结束。
A. 30℃
B. 40℃
C. 50℃
【单选题】
D606的凝液通过___送往界区。
A. LV60301
B. LV50101
C. LV60300
【单选题】
下列___泵,不能备泵自启。
A. P601A/B
B. P603A/B
C. P606A/B
【单选题】
D601的设计压力为___Mpa。
A. 2.3
B. 2.1
C. 2.5
【单选题】
D602的设计压力为___Mpa。
A. 0.5
B. 0.4
C. 0.35
【单选题】
冷冻水中添加乙二醇的含量保持在___。
A. 10%
B. 20%
C. 30%
【单选题】
凝液系统开车,首先向凝液罐中补充___。
A. 新鲜水
B. 循环水
C. 脱盐水
D. 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
D602处理时使用___处理。
A. 工厂风
B. 仪表风
C. 蒸汽
【单选题】
D607是靠___撤热的。
A. 夹套水
B. 工业水
C. 自来水
【单选题】
D601正常操作压力为___。
A. 0.1
B. 0.05
C. 0.02
D. 0.01
【单选题】
本装置的制冷剂是___ 。
A. F12
B. F22
C. 丙烯
D. 乙二醇
【单选题】
经过PA601冷冻机后其冷冻水给水RWS温度是___。
A. -2℃
B. 2℃
C. 10℃
D. 20℃
【单选题】
聚丙烯装置低压排放罐的压力一般在___Mpa。
A. 0.03-0.04
B. 0.04-0.05
C. 0.05-0.08
D. 火炬背压
【单选题】
HV30001切向排放时一般指向___。
A. D601
B. D602
C. D603
【单选题】
废水收集池的容量是按聚合区___的最大降雨量来设计的。
A. 10min
B. 20min
C. 30min
【单选题】
空气呼吸器的正常使用范围是___Mpa。
A. 5-30
B. 10-30
C. 5-20
D. 10-25
【单选题】
原料丙烯中的水含量工艺指标设计要求小于___ppm。
A. 1
B. 2
C. 5
D. 1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___ 易 4
A. 人民群众
B.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
C. 中国共产党
D. 知识分子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___ 易 4
A. 人民民主专政
B. 民主和法制
C. 马克思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__ 易 4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中国梦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是___ 易 4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___ 中 4
A.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党必须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 党不能干涉依法治国工作
D. 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___ 易 4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中产阶级
D. 资产阶级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___的产生和发展是共产党建党的根本条件 易 4
A. 知识分子
B. 农民阶级
C. 中产阶级
D. 工人阶级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___ 易 4
A. 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B. 爱国者
C. 劳动者
D. 思想者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___ 易 4
A. 一般要求
B. 国际要求
C. 本质要求和政治前提
D. 利益要求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___ 易 4
A. 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 改变了中国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属性
C. 使中国共产党不再具有阶级性
D.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___ 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难 4
A.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B. 中国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 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D. 中国工人阶级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 掌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难 4
A. 特点
B. 优势
C. 最大优势
D. 优点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历史证明,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掌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难 4
A. 初级阶段
B. 共产主义
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从严治党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改善党的领导,必须___ 中 4
A. 推进军队国家化
B. 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
C.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D. 多党派联合执政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___ 中 4
A. 顺应国际要求
B.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 遵循普世价值要求
D. 尊重公民对国家的决定权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___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中 4
A. 坚定信念、坚守追求
B.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C.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 积极发扬党内民主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始终成为___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要求和政治前提 中 4
A. 中国农民阶级
B. 中国工人阶级
C. 中国各族人民
D. 中国工人和农民阶级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自觉成为___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中 4
A. 中国人民
B. 中华民族
C.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D. 中国各族人民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___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中 4
A. 民族服务
B. 国家服务
C. 人民服务
D. 权贵阶层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___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 4
A. 代表农民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B. 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C. 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
D. 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单选题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___ 易 4
A. 新社会
B. 新人民
C. 新政治
D. 新中国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单选题 在中国,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只有___ 易 4
A. 中国共产党
B. 中国工人阶级
C. 中国农民阶级
D.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单选题 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___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 易 4
A. 封建道路
B. 资本主义道路
C. 民主社会主义
D. 自由民主道路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 4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人民民主
D. 依法治国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易 4
A. 民主
B. 专政
C. 法治
D. 德治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法治的生命线 中 4
A. 民主
B. 平等
C. 公开
D. 公正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 4
A. 司法
B. 民主
C. 法治
D. 德治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___ 中 4
A. 物权法
B. 宪法
C. 民法
D. 刑法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法律的权威在于___ 中 4
A. 理论
B. 实施
C. 传播
D. 制定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___是执法的主体 中 4
A. 个人
B. 团体
C. 政府
D. 国家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 4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 共产主义理想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 中 4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中 4
A. 依法治国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人民代表大会
D. 以德治国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___ 易 4
A. 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B. 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___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难 4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___ 易 4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___ 易 4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___ 易 4
A. 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___ 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最根本的要求 难 4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哈、程序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单选题】
/第十一章/第三节 单选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___ 易 4
A.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 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 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