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版本补丁的实施时,随工人员必须在软件版本升级、补丁加载实施当天15:00以前,发布公告,通报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 影响业务时长、可能影响业务、可能影响地区等要素。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信号夹钳适用于给管道或电缆施加信号而无需中断服务,而且可以减小感应到其它管线的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信令链路是连接节点的数据链路,在七号信令网中是速率为64Kbps的数字链路。
A. 对
B. 错
【判断题】
修改网管系统中的SNMP模板会Y已经添加到网管中的设备造成影响
A. 对
B. 错
【判断题】
虚拟网络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或ATM交换机之上的,它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A. 对
B. 错
【判断题】
巡检的项目都要拍下来,并把巡检的照片传到资料服务器上。巡检过程中不合格的都要拍照,并把整改后的拍照纪录,以做证明。照片的分辨率不易过高,保持每张设备照片在100K以内,环境照片在200K以内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业务的1+1保护方式比1:1方式倒换速度要快,但信道利用率较低。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业务开通交付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概述、网络拓扑,业务交付测试报告、电路清单、设备清单、服务承诺、故障申告流程等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业务开通时限与同一地市同一客户的接入点数量无关。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YE1可同时支持32路电话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跨省集团客户的总部或中心点单端核心汇聚电路(如CPOS电路等)业务保障等级为AA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来说,有高阶误码则会有低阶误码,反之,有低阶误码不一定有高阶误码。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C类地址的掩码是255.255.255.240,则该网段上可用的主机数最多是16个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C类网段,最多可用划分128个子网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VC-4时隙包含3个VC-3时隙, 可以容纳4个34M信号。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路由区可以包含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可以属于两个路由区。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个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一旦创建,则它永远工作良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根光纤只完成一个方向光信号的传输,反向光信号的传输由另一根光纤来完成,因此同一波长在两个方向上不可以重复利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块EXNT-A的板卡最大可以提供22GE的接口带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台路由器就可以是一个网络级的防火墙。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致路由,从业务的角度来描述即为双向业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移动公司提供给集团客户的网络质量指标要求只与业务保障等级有关而与客户服务等级无关。
A. 对
B. 错
【判断题】
移动集团互联网提供的带宽主要有2M、8M、100M。
A. 对
B. 错
【判断题】
移动语音专线支持传真功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以太网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技术,按照不同传输速率来分,有10M、100M、1000M三类,其中10M与100M以太网的常用传输介质为双绞线,但1000M以太网由于速度过高,传输介质必须用光纤。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以太网中交换机可以将网络分成多个冲突域,但不能将网络分成多个广播域。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银牌集团客户故障阶段反馈要求为每1小时主动反馈客户,故障处理完成后30分钟内向客户口头反馈,在故障处理结束后按需向客户提交故障处理的书面报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影响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有色散、损耗和折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应急演练服务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不定期开展业务级的应急演练。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户拨号提示N误691说明BAS没有影响,有可能是到BAS的二层通道不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户使用佳和PBX时,摘机、挂机、振铃工作发生时,用户板LED灯的状态分别是亮、灭、亮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户线、尾纤、电源线必须粘贴标签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户在激活请求中不带APN,也可以激活。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网络工兵寻找网线Y端时候,蜂鸣器会根据和Y端网线的距离变化声音大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一个光功率计在ODF的接收连接器上测量接收光功率,Y端发送功率值减去这个接收功率值就是这条光纤线路的衰减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用仪表进行误码测试时,可以在线测试和离线测试。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由于SDH设备的可维护性增强,相应的频带利用率比PDH要低。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由于多模光纤可传输多种模式信号使传输容量倍增,所以该光纤在长途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有一条4M的ADSL宽带,通过仪表测试线路上的远端信噪比大小为 5.4dB,下行带宽可以达到4096kbps。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遇到联系不到或关机停机的用户,维护人员将直接上门,如用户不在家,以留纸条和发短信的形式联系用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再生中继器可消除信道误码的影响。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判断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真理肯定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认识开始于经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个人天才的产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A. 对
B. 错
【判断题】
区别新旧事物的标准就是要看它的形式是否新颖。
A. 对
B. 错
【判断题】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阶级关系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A. 对
B. 错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共同遵循的认识论路线。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A. 对
B. 错
【判断题】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规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发展是指事物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
A. 对
B. 错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逐渐变为___
A.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留兵驻守”的不平等条约是___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单选题】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其中侵入西藏的是___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___
A. 振兴实业
B. 政体变革A
C.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 改革教育制度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逐渐变为___
A.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___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南京条约》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___(C)
A. 振兴实业
B. 政体变革
C.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 改革教育制度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阶级的产生___(A )
A. 先于中国资产阶级
B. 晚于中国资产阶级
C. 同步于中国资产阶级
D. 于洋务运动时期
【单选题】
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___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