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2668)内燃机压缩过程的传热方向是( )。(1.0分)___
A. 开始工质吸热、后期工质向外传热
B. 开始工质向外传热、后期工质吸热
C. 开始、后期工质均吸热
D. 开始、后期工质均向外传热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2669)内燃机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1.0分)___
A. 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换成机械能
B. 燃料的化学能一部分转换成机械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
C. 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后,其中大部分热能转换机械能,小部分热能散失掉了
D. 不遵循能量守恒
【单选题】
(32672)内燃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这为( )。(1.0分)___
A. 发动机的工况
B. 有效功率
C. 工作效率
D. 发动机负荷
【单选题】
(32675)对于客车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___
A. 内燃机车只能作为牵引机车用,不能向车厢供电
B. 电力机车的电压高,不能向车厢供电
C. 发电车不能向车厢提供220V的交流电
D. 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发电车均能向车厢提供空调用电
【单选题】
(32678)配备KTA-19G2柴油机的康明斯发电车并车时可输出电功率最大为( )。(1.0分)___
A. 300kW
B. 600kW
C. 900kW
D. 800kW
【单选题】
(32679)装备KTA-l9G2柴油机的发电车中柴油机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是( )。(1.0分)___
A. 320kW
B. 300kW
C. 400kW
D. 336kW
【单选题】
(32682)运用客车整修时,各关键电气部件的接线端子须通电带负载( )以上,检测端子温升情况。(1.0分)___
A. 10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单选题】
(32685)运用客车质量鉴定条件中,发电车配电控制屏面板变形、合页松脱,门锁及锁定装置作用不良属( )故障。(1.0分)___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单选题】
(32690)康明斯发电车柴油机调速控制箱面板上,油温表、水温表的起始刻度分别为( )。(1.0分)___
A. 66,60
B. 60,66
C. 0,0
D. 66,40
【单选题】
(32691)装备MTU12V183TA12柴油机的发电车中柴油发电机组额定功率是( )。(1.0分)___
A. 320kW
B. 336kW
C. 360kW
D. 567kW
【单选题】
(32692)MTU12V183TA12型柴油机工作时冷却水温度正常范围是( )。(1.0分)___
A. 75~95℃
B. 80~90℃
C. 60~90℃
D. 90~100℃
【单选题】
(32693)康明斯发电车中并车成功后,若需取消并车,应进行的操作是( )。(1.0分)___
A. 按控制面板中的“并车切除”按钮
B. 按控制面板中的“并车投入”按钮
C. 按需取消供电机组的分闸按钮
D. 手动扳动需取消供电机组主开关上的操纵手柄
【单选题】
(32695)在康明斯发电车电气控制电路中,( )线圈间存在直接的互锁关系。(1.0分)___
A. 1QF和3Q
B. 2QF1和2QF2
C. 1KA9和3KA9
D. 1QF和4QF
【单选题】
(32699)某康明斯发电车1#冷却风机在自动位时发现风机在水温76℃左右频繁启停,这故障的最大可能原因是( )。(1.0分)___
A. 65℃温度开关无法断开
B. 85℃温度开关无法断开
C. 1KA8线圈的自锁触头无法断开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32704)滚动轴承的电机其轴承润滑油脂最长运行( )就应更换新油。(1.0分)___
A. 1000~1500h
B. 1500~2000h
C. 2000~2500h
D. 2500~3000h
【单选题】
(32705)柴油机按照工作循环可分为( )。(1.0分)___
A. 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B. 高速柴油机和低速柴油机
C.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
D. 风冷柴油机和水冷柴油机
【单选题】
(32708)在型号为12V135柴油机中,正确的叙述的是( )。(1.0分)___
A. “12”表示缸径
B. “V”表示气缸的排列形式
C. “135”表示额定功率
D. “135”表示排量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多选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___。
A.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D. 以上都正确
【多选题】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推进党的___,都应贯穿‘三个代表’要求。”。
A. 思想建设
B. 政治建设
C. 组织建设
D. 作风建设
【多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一下说法正确的有___。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B.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C.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多选题】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我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B.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
C.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凸显
D.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多选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下体现协调发展的是___。
A. 使人民同步富裕
B. 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C.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
D. 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多选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下体现可持续的是___。
A.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使人民同步富裕
C.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D.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多选题】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___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A. 物质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和谐社会建设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带来的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有___。
A. 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B.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C. 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D.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多选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___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A. 共同
B. 综合
C. 合作
D. 可持续
【多选题】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___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A. 科学性
B. 真理性
C. 影响力
D. 传播面
【多选题】
习近平用___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雄关漫漫真如铁”
C. “人间正道是沧桑”
D. “长风破浪会有时”
【多选题】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B.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C.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D. 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目标
【多选题】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___,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A. 新趋势
B. 新机遇
C. 新矛盾
D. 新挑战
【多选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_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 鼓励
B. 支持
C. 引导
D. 限制
【多选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___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多选题】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___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A. 资源节约型
B. 环境友好型
C. 高效榨取型
D. 田园浪漫型
【多选题】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___,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 收入分配合理
B. 社会公平正义
C.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 无差别的共享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