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对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期限为____。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原因是____。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急性肾衰竭
D. 急性肺水肿
【单选题】
____不是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A. 有无蚊虫叮咬史
B. 既往史
C. 过敏史
D. 家族史
【单选题】
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____。
A. 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B. 接种疫苗
C. 注射丙种球蛋白
D. 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
【单选题】
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____。
A. 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 疾病的治疗
C. 疾病的预防
D. 估计疾病的预后
【单选题】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指____。
A. 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
B. 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C. 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
D. 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单选题】
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____。
A. 乙脑
B. 麻疹
C. 白喉
D. 流脑
【单选题】
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____。
A. 间日疟
B. 恶性疟
C. 三日疟
D. 卵形疟
【单选题】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常发生在____。
A. 冬春季节
B. 夏秋季节
C. 春夏季节
D. 无明显季节性
【单选题】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
A. 时间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B. 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季节分布
C. 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 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周期性
【单选题】
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____。
A. 散发、流行和暴发
B. 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 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 长期趋势、流行和暴发
【单选题】
____属于典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A. 肺炭疽
B. 肺鼠疫
C. 肺结核
D. 非典型肺炎
【单选题】
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
A. 水
B. 食物
C. 性传播
D. 生活接触
【单选题】
肺炭疽在____发病较多。
A. 春夏季
B. 冬春季
C. 秋冬季
D. 夏秋季
【单选题】
____不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A. 计划免疫
B. 传染病流行
C. 免疫人口死亡
D. 隐性感染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军团菌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A. 军团菌主要存在于空调冷却水、淋浴喷头水、饮用水系统中
B. 人会饮用含军团菌的水而感染
C. 人主要是吸入被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感染
D. 军团菌患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单选题】
PM2.5是指____。
A. 总悬浮颗粒物
B. 可吸入颗粒物
C. 细颗粒物
D. 超细颗粒物
【单选题】
下面关于血糖生成指数(GI)排列对的是:____。
A. 馒头>可乐>大米饭>马铃薯(煮)>香蕉
B. 可乐>大米饭>馒头>马铃薯(煮)>香蕉
C. 馒头>大米饭>可乐>马铃薯(煮)>香蕉
D. 馒头>大米饭>马铃薯(煮)>香蕉>可乐
【单选题】
腌制食品容易引起____。
A. 亚硝酸盐中毒
B. 组胺中毒
C. 创伤弧菌感染
D. 霍乱弧菌感染
【单选题】
____生活史不同于其他选项的病媒生物。
A. 蝇类
B. 蜚蠊
C. 蚋类
D. 蚊类
【单选题】
下列图片中,____是埃及伊蚊。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____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
A. 人
B. 猪
C. 马
D. 蚊
【单选题】
下列关于霍乱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
A. 普遍预防服用抗菌药物
B. 建立腹泻肠道门诊
C.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 疫苗接种
【单选题】
入境船舶的蚊类和蝇类等双翅目病媒生物监测调查应白天在检疫锚地停泊期间进行,锚位距陆地距离不少于____。
A. 50米
B. 400米
C. 800米
D. 1000米
【单选题】
饮用水检测指标中,菌落总数不超过____。
A. 20CFU/ml
B. 50CFU/ml
C. 100CFU/ml
D. 200CFU/ml
【单选题】
国境口岸成蚊参考控制标准为平均密度小于______。
A. 40只/(灯·小时)
B. 50只/(灯·小时)
C. 60只/(灯·小时)
D. 70只/(灯·小时)
【单选题】
鼠笼法鼠密度参考控制标准为小于_______。
A. 0.5%
B. 1%
C. 2%
D. 3%
【单选题】
蝇类参考控制标准为平均密度小于______。
A. 50只/(笼·日)
B. 100只/(笼·日)
C. 150只/(笼·日)
D. 200只/(笼·日)
【单选题】
截获输入性活鼠或来自鼠疫流行区死鼠及经总署专家组确认和复核属于全国口岸首次截获的病媒生物应在______之内报告总署。
A. 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单选题】
食品单位挡鼠板高度为_______。
A. 30厘米
B. 40厘米
C. 50厘米
D. 60厘米
【单选题】
口岸病媒生物监测范围为国境口岸及周边_______环境范围。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
【单选题】
在开展口岸传染病初步排查中,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包括____之内到过国家和地区,所到地区有无类似症状的传染病流行、流行情况等。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单选题】
船方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预计抵达口岸____前(航程不足____的,在驶离上一口岸时)向海关申报,填报入境检疫申报书。
A. 4小时;4小时
B. 12小时;12小时
C. 24小时;24小时
D. 36小时;36小时
【单选题】
咽拭子样本的采集是指拭子在____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反复擦拭3-5次,收集粘膜细胞。
A. 咽后壁
B. 舌根
C. 上颚
D. 扁桃体
【单选题】
用于病毒检测的呕吐物、粪便、肛拭子样本采集后____内立即将标本放置在-20℃冰箱中。
A. 30分钟
B. 1小时
C. 2小时
D. 24小时
【单选题】
用于细菌检测的呕吐物、粪便、肛拭子样本采集后如不能立即送检,标本需保存于____冰箱或冷藏包,但不应超过____。
A. 2℃;12小时
B. 2℃;24小时
C. 4℃;24小时
D. 4℃;48小时
【单选题】
染有黄热病嫌疑的航空器的隔离,应设置半径____的隔离圈,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人上下航空器。
A. 30m
B. 50m
C. 100m
D. 400m
【单选题】
船方或其代理人应当在船舶驶离口岸前____内向海关申报,办理出境检验检疫手续。
A. 4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单选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潜伏期一般为____。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单选题】
____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A. 痢疾
B. 黄热病
C. 霍乱
D. 炭疽
【单选题】
对MERS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期限为____。
A. 7天
B. 10天
C. 14天
D. 21天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是指水箱位于高位,依靠重力,实现水的输送。
A. 向心力供水
B. 重力供水
C. 离心力供水
D. 直接供水
【单选题】
重力供水是指水箱位于高位,依靠 ,实现水的输送。
A. 水泵
B. 摩擦力
C. 重力
D. 引力
【单选题】
动车组用水设备包括: 、卫生间、电茶炉等。
A. 洗手盆
B. 刮雨器
C. 牵引变流器
D. 牵引变压器
【单选题】
动车组用水设备包括:洗手盆、 、电茶炉等。
A. 刮雨器
B. 卫生间
C. 牵引变流器
D. 牵引变压器
【单选题】
动车组用水设备包括:洗手盆、卫生间、 等。
A. 牵引变流器
B. 牵引变压器
C. 电茶炉
D. 刮雨器
【单选题】
动车组采用 式电茶炉。
A. 溢水
B. 沸腾翻水
C. 沸腾
D. 翻水
【单选题】
动车组电茶炉利用水 后溢出的性质来隔离生水和开水。
A. 沸腾
B. 蒸馏
C. 流动
D. 加压
【单选题】
动车组电茶炉利用水沸腾后溢出的性质来 生水和开水。
A. 蒸馏
B. 隔离
C. 制冷
D. 分辨
【单选题】
动车组电茶炉采用多个 决定电茶炉的工作状态。
A. 湿度传感器
B. 延时继电器
C. 水位电极
D. 出水口
【单选题】
动车组排污系统根据原理分为: 、真空式、喷射式。
A. 循环式
B. 密封式
C. 加压式
D. 半循环式
【单选题】
动车组排污系统根据原理分为:循环式、 、喷射式。
A. 密封式
B. 真空式
C. 半循环式
D. 加压式
【单选题】
动车组排污系统根据原理分为:循环式、真空式、 。
A. 半循环式
B. 加压式
C. 喷射式
D. 密封式
【单选题】
动车组采用集便装置的原因主要是保证车辆的 。
A. 平稳性
B. 安全驾驶
C. 外观干净
D. 气密性
【单选题】
集便系统利用压缩空气喷射或真空泵的形式产生真空负压。
A. 真空式
B. 半循环式
C. 密封式
D. 生物式
【单选题】
真空式集便系统利用 喷射或真空泵的形式产生真空负压。
A. 水柱
B. 压缩空气
C. 正压力
D. 机械力
【单选题】
真空式集便系统利用压缩空气喷射或 的形式产生真空负压。
A. 水柱
B. 正压力
C. 真空泵
D. 机械力
【单选题】
真空式集便系统利用压缩空气喷射或真空泵的形式产生 。
A. 正压力
B. 离心力
C. 机械力
D. 真空负压
【单选题】
集便系统靠大气压力将污物输送至污物箱。
A. 直通式
B. 真空式
C. 正压力式
D. 机械力式
【单选题】
真空式集便系统靠 将污物输送至污物箱。
A. 气液转换装置
B. 液压
C. 机械力
D. 大气压力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为 外壳内部构架结构,采用自动点焊处理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内部装饰设计方案。
A. 双层
B. 三层
C. 单层
D. 多层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端墙由 制成,它由车内过道每侧的两个车端立柱、角柱、横梁、车顶弯梁和外部平面覆盖层组成。车端立柱与底架连接牢固以防撞击变形。
A. 铝合金
B. 不锈钢
C. 铸铁
D. 钛合金
【单选题】
380A型动车组每车均设置给水系统,均采用 的方式,为卫生间便器与水阀、盥洗室水阀、洁具池水阀、电开水炉供水.
A. 手动供水
B. 压力供水
C. 重力供水
D. 风压供水
【单选题】
380A型动车组每车均设置给水系统,分为车上水箱供水系统及车下水箱供水系统两种方式,其中 2、4、6 号车配置 车上水箱,5 号餐车配置 车下水箱,其它车配置 400L 车下水箱。
A. 400L,700L
B. 500L,600L
C. 700L,600L
D. 600L,700L
【单选题】
动车组车体结构所受到的载荷分为静态载荷以及动态载荷,其中静态载荷为垂直载荷,车端压缩载荷等;动态载荷为 等载荷。
A. 表面压强
B. 车体载重
C. 承受垂向振动
D. 气密交变载荷
【单选题】
动车组车体结构受到的载荷分为两类其中垂直载荷、车端压缩载荷等为 载荷,垂向振动、气密交变载荷等 载荷。
A. 静态载荷
B. 动态载荷
C. 重载载荷
D. 轻载载荷
【单选题】
CRH5型车体的侧墙共有4种,它们分别是 、中间车侧墙、餐车侧墙和残疾人车侧墙。
A. 一等座车侧墙
B. 二等座车侧墙
C. 商务座车侧墙
D. 头车侧墙
【单选题】
在动车组车体结构中 的动态特性与传统的弹簧和橡胶缓冲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其特殊结构所决定。其阻抗力与冲击速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即冲击速度越大,阻抗力也越大。
A. 液压缓冲器
B. 气-液缓冲器
C. 双层弹簧缓冲器
D. 双层橡胶缓冲器
【单选题】
气-液缓冲器的阻抗力与冲击速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冲击速度 ,阻抗力越大。
A. 越大
B. 越小
C. 越慢
D. 其它选项答案均不对
【单选题】
高速动车组供排水及卫生系统配置的水箱及污物箱的容积是按列车满员情况下 时间使用量的标准设计的。
A. 一天
B. 半天
C. 两天
D. 一周
【单选题】
我国高速列车目前使用的集便装置主要包括利用重力实现集污的 集便器和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实现集污的 集便器。
A. 压力式,真空式
B. 重力式,真空式
C. 真空式,重力式
D. 集中式,重力式
【单选题】
目前我国高速列车使用的集便装置主要包括利用重力实现集污的重力式集便器和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实现集污的 集便器。
A. 压力式
B. 重力式
C. 集中式
D. 真空式
【单选题】
动车组重力式集便器的工作原理简单,只需具备水增压装置和 两项技术即可实现集便功能。
A. 水减压装置
B. 重力检测装置
C. 液位检测装置
D. 水封装置
【单选题】
动车组重力式集便器结构简单,仅具备水增压装置和水封装置两项主要技术即可实现集便功能,且成本低,检修工作量小。其缺点在于要求便器和污物箱基本 对齐。因此,只有当便器下方方便布置污物箱的列车方可采用这种集便器。
A. 上下
B. 左右
C. 前后
D. 平行
【单选题】
动车组真空式集便器分为 等。
A. 真空保持式集便器
B. 真空推拉式集便器
C. 真空在线式集便器
D. 真空诱导式集便器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所有卫生间具有两个用水点,一个是便器用水另一个是
A. 电茶炉
B. 吧台
C. 洗手盆
D. 洗漱台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的供水系统分别为厕所供应冲刷用水及洗漱台供应洗漱用水,主要部件包括:水箱、 、水龙头螺旋管阀、光电池等
A. 洗手液
B. 水泵装置
C. 干手纸
D. 干手器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的供水系统分别为厕所供应冲刷用水及洗漱台供应洗漱用水,水箱出来的水经过过滤后,由水泵进行输送,水泵出来的水进入
A. 饮水机
B. 净水箱
C. 储压水箱
D. 污物箱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的水箱具有指示0%、25%、50%和 水位传感器,并设有一个检查门,可以对其进行检查及清洗。
A. 0.95
B. 1
C. 0.9
D. 0.8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水箱包括水位开关、防凝露、进水管、原水过滤器、出水管、供水出口、构架。水箱的注水口和溢水口始终进行 ,当水箱装满时,水自动排放到铁轨上。
A. 水循环
B. 内循环
C. 外循环
D. 空气循环
【单选题】
CRH1A型动车组一等车西式便器集便池因某种原因积满了液体(例如出口阻塞),传感器将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集便器将在不使用水的情况下进行 次冲洗循环,通过这种方法清除阻塞。
A. 2
B. 3
C. 1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