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不足之处是无法进行不同行业间的比较分析。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为基础,日常核算资料只作为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资料。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数量差异,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表中的不相同指标进行对比,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相关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两个性质完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都是两个指标对比分析的方法,不同的是比较法用除法求两个数据的商,比率法用减法计算两个数据的差。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公司2018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2000万元,资产总额3200万元,则所有者权益比率为37.5%。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公司2016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00万元,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则产权比率为3。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财务比率主要是偿债能力指标。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速动资产是指变现速度快 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是用资产总额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和预付账款等后的余额。
A. 对
B. 错
【判断题】
存货和预付账款是变现能力强的速动资产的一部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流动比率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一般标准值为1。
A. 对
B. 错
【判断题】
速动比率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一般标准值为2。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因此企业保持的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企业销售一批存货,无论货款是否收回,都可以使速动比率增大。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存货的变现能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因此,该指标越低,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越低越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债权人的立场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产负债率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现金比率可以反映企业即时偿债能力的比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成本期末有余额,则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计入存货项目里。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银行本票存款是属于具有特殊用途的现金,在确定流动资产时应将其扣除。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据库存现金总账和银行存款总账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里负债项目按偿还日期排列。
A. 对
B. 错
【判断题】
现金是企业获利能力最低 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A. 对
B. 错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是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各个组成部分占总资产的百分比,然后比较各个组成部分的增减变动情况,分析评价企业总体财务状况。
A. 对
B. 错
【判断题】
分析企业的速动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的营运能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某公司资产总额800万元,流动负债40万元,长期负债260万元,则可以计算出资产负债率为37.5%。
A. 对
B. 错
【判断题】
27如果已知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40%,则资产负债率为60%。
A. 对
B. 错
【判断题】
如果已知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40%,则资产负债率为60%。
A. 对
B. 错
【判断题】
权益乘数为4,则资产负债率为25%。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般而言,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表明企业可以偿还长期债务的可能性就越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产权比率为1,则权益乘数也为1。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这三个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现金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产权比率反映了由债务人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了自有资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公司2018年度税后净利润544万元,利息支出为320万元,所得税为256万元,则该公司利息保障倍数为3.5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一定时期内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与周转天数成正比。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收益与普通股每股市价的比率。
A. 对
B. 错
【判断题】
市净率是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票的市场价值是净资产的倍数。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造成人员死亡、重伤、3人(含)以上轻伤,以及正线连续中断行车 小时(含)以上的其他运营事件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中断行车是指线路中有 个及以上车站或区间发生单向行车中断。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的信息报告与分析工作适用本办法。___
A. 有轨电车
B. 地铁
C. 磁悬浮
D. BRT
【单选题】
地铁、 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的信息报告与分析工作适用本办法。___
A. 有轨电车
B. 轻轨
C. 磁悬浮
D. BRT
【单选题】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的信息报告与分析工作,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依据 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不正确的是。___
A.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B.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C.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D.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组织办法》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事故等级的,按国务院规定的等级和分类标准,分为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___
A. 较大事件
B. 较小事故
C. 险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事故等级的,按国务院规定的等级和分类标准,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和一般事故。___
A. 较大事件
B. 较小事故
C. 险性事故
D. 较大事故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事故等级的,按国务院规定的等级和分类标准,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 。___
A. 较大事件
B. 较小事故
C. 险性事故
D. 一般事故
【单选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事故等级的,按国务院规定的等级和分类标准,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___
A. 较大事件
B. 较小事故
C. 险性事故
D. 重大事故
【单选题】
报告运营险性事件应不包括下列内容___
A. 对运营造成的影响
B. 初步原因分析
C. 下一步措施和需要协调事项
D. 有关图文、视频、音频、数据等资料
【单选题】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配合开展运营险性事件技术分析工作,按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文件、 和资料,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___
A. 数据
B. 材料
C. 图像
D. 文字
【单选题】
其他障碍物是指声屏障、防火门、人防门、防淹门等构筑物及射流风机、 、管线等吊挂构件或其他设备脱落侵入限界。___
A. 电缆
B. 障碍物
C. 车辆
D. 其他
【单选题】
挤岔是指在正线、配线、车场线等线路,由于道岔位置不正确、尖轨未能与基本轨密贴,导致列车通过道岔时将尖轨与基本轨挤开或挤坏过程,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损坏。___
A. 钢轨
B. 转辙机
C. 轮对
D. 轨道
【单选题】
运营开始前, 等应确认施工核销、线路出清、设备状态、行车计划准备等情况并报行车调度人员。___
A. 相关人员
B. 相关部门
C. 相关岗位人员
D. 相关部门人员
【单选题】
调度人员确认具备条件后,原则上应安排空驶列车限速轧道。确认线路安全后,方可开始运营。___
A. 行车
B. 电力
C. 环控
D. 值班主任
【单选题】
运菅单位应合理安排驾驶员工作时间,单次值乘的驾驶时长不应超过 ,连续值乘间隔不应小于15分钟。___
A. 2小时
B. 3小时
C. 1小时
D. 1.5小时
【单选题】
运营单位应配备酒精检测等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毒品检测设备,在出勤时通过 、问询等方式对驾驶员状态进行检查。___
A. 检查
B. 检测
C. 提问
D. 抽查
【单选题】
列车进站时,驾驶员应确认列车在车站 位置停稳后方可开启车门及站台门。___
A. 指定
B. 规定
C. 定点
D. 站台
【单选题】
当切除列车自动防护(ATP)或采用点式ATP运行等特殊情况时,车站 应根据调度命令,严密监控列车运行和站台情况,遇紧急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___
A. 值班站长
B. 行车人员
C. 站务人员
D. 值班员
【单选题】
共线段接口站 时,车站行车人员应确认发车进路与列车计划目的地的一致性。___
A. 发车
B. 办理发车
C. 接车
D. 办理接车
【单选题】
度人员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取消原进路后重新办理正确进路。___
A. 行车
B. 电力
C. 环控
D. 信息
【单选题】
配属于不同线路的载客列车,经线间联络线运行 至另一条线路继续运营的运行方式为 。___
A. 跨线
B. 跨联络线运行
C. 跨联络线
D. 跨线运行
【单选题】
行车调度人员应根据 组织列车退出服务,运营结束后应做好当日行车记录和相关统计分析工作。___
A. 运营时刻表
B. 时刻表
C. 列车运行图
D. 运行图
【单选题】
车辆基地应确保 状态良好,优先保障接发列车作业。___
A. 段备车
B. 运用车
C. 库停车
D. 电客车
【单选题】
车辆基地内调车作业由车辆基地调度人员统一指挥,调车司机凭地面信号或手信号显示开行列车,调车时严禁溜放调车,摘钩前应做好防溜措施,连挂妥当后应确认防溜措施已撤除。___
A. 防溜措施
B. 防溜
C. 安全措施
D. 安全工作
【单选题】
试车线同一时间原则上只允许一列车进行试车作业,作业开 始前应对试车线进行限速轧道。试车作业应按地面信号或车载信 号显示运行。距离尽头线阻挡信号机20米时运行速度不应高于 km/h。___
A. 3
B. 5
C. 7
D. 10
【单选题】
试车线同一时间原则上只允许一列车进行试车作业,作业开 始前应对试车线进行限速轧道。试车作业应按地面信号或车载信 号显示运行。距离尽头线阻挡信号机 米时必须停车。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试车线遇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原则上 试车作业。___
A. 限速5km/h
B. 限速10km/h
C. 限速15km/h
D. 禁止办理
【单选题】
发生突发情况,行车调度人员应及时发布调度命令,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列车运行。驾驶员、车站行车人员等发现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运营秩序的情况时,应及时向 人员报告。___
A. 值班站长
B. 司机队长
C. 行车调度
D. 工班长
【单选题】
需进入行车区域、动用行车设备及进行影响行车施工的,由 人员向各单位发布抢修命令。___
A. 值班站长
B. 工班长
C. 通号调度
D. 行车调度
【单选题】
因设施设备故障、重大施工等原因,部分区段需限 速运行的,应由有关方面论证后提出限速运行方案,方案应明确限 速区域、限速值、限速时段及起止时间,报行车调度人员,由其发布 限速及取消限速命令。同一区域存在多个限速要求时,应取最小 限速值。限速运行方案应在取消限速后至少保存 个月。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列车需越过防护信号机显示的禁止信号时,行 车调度人员应确认该信号机后方线路空闲、道岔位置正确且锁闭 后,方可发布越过禁止信号的命令,首列车运行速度不应高于 km/h。___
A. 10
B. 15
C. 25
D. 30
【单选题】
列车ATP失效时,驾驶员应及时报告行车调度人员。行车调度人员原则上应组织列车在就近车站清客后退出服务,确需继续载客运行至终点站的, 应与前方列车至少间隔 区间并限速运行。___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两站两区间
【单选题】
列车停站越过停车标未超过可退行距离需退行 时,驾驶员应退行列车,推进退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3
B. 5
C. 7
D. 10
【单选题】
列车因故需在区间退行或列车越过停车标超过可退行距离确需退行时,驾驶员应及时报告行车调度人员。行车 调度人员应扣停后续列车,在确认列车退行路径空闲且满足安全 防护距离、道岔位置正确且锁闭后,方可发布退行命令,必要时应 组织车站行车人员做好引导。推进退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 牵引退行速度不应超过35km/h。___
A. 3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列车因故需在区间退行或列车越过停车标超过可退行距离确需退行时,驾驶员应及时报告行车调度人员。行车 调度人员应扣停后续列车,在确认列车退行路径空闲且满足安全 防护距离、道岔位置正确且锁闭后,方可发布退行命令,必要时应 组织车站行车人员做好引导。有轨电车不得推进退行,牵引退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o___
A. 3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救援列车接近故障列车时应停车,与故障 列车联系确认后进行连挂,连挂时运行速度不应超过km/h。___
A. 3
B. 5
C. 7
D. 10
【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连 挂后两列车均为空驶的,推进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10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连 挂后两列车均为空驶的,牵引运 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25
B. 30
C. 35
D. 45
【单选题】
正线列车因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人员应 及时组织其他列车实施连挂救援,连挂后任一列车载客的,运行速度不应超过 km/h。___
A. 15
B. 20
C. 25
D.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