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通过有实践力量的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A. 对
B. 错
【判断题】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真理没有阶级性”是指认识是不是真理与持有者的阶级立场无关
A. 对
B. 错
【判断题】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A. 对
B. 错
【判断题】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我们可以将所有真理划分为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两种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 对
B. 错
【判断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真理的首要的基本的属性是真理的客观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和理论是否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A. 对
B. 错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群体意识不能离开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一些古代的优秀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因为艺术是超阶级的和超社会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道德是平等的象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生产力愈发达,社会意识也愈先进
A. 对
B. 错
【判断题】
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一切旧社会历史理论的共同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作用,所以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用具有促进和阻碍两种性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
A. 对
B. 错
【判断题】
英雄造时势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杰出人物阻碍历史发展
A. 对
B. 错
【判断题】
谁成为杰出人物完全由历史预先确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认识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具体答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唯心史观之所以是唯心的,就是因为它承认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有重大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承认人的意志和意识对历史有作用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活动存在的,因此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可以改造社会规律,而资本主义不能改造社会规律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完全适合于经济基础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它们的地位是相同的,没有主次之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收入的多少而划分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将随着旧经济基础的消失而立即消失
A. 对
B. 错
【判断题】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新轨高度不得超过线路上的钢轨面()mm。 ___
A. 100
B. 20
C. 250
D. 30
【单选题】
高于标准股的记()。 ___
A. +
B. -
C. *
D. #
【单选题】
低于标准股的记()。 ___
A. +
B. -
C. *
D. #
【单选题】
正线的轨距变化率不大于()。 ___
A. 1/1000
B. 1/500
C. 1/250
D. 1/200
【单选题】
其他线路的轨距变化率不大于()。 ___
A. 2/1000
B. 1/300
C. 1/250
D. 1/200
【单选题】
车辆段所有线路每周巡查()遍。 ___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停车场所有线路每周巡查()遍。 ___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巡视车辆段时应该以()KM/H的速度。 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巡视停车场时应该以()KM/H的速度。 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起道量超过()mm时一般应用仪器测量并设置起道标桩,按标桩起道。 ___
A. 15
B. 25
C. 40
D. 55
【单选题】
重点起道时一般距离起道机不少于()m处目测基本股情况。 ___
A. 15
B. 20
C. 25
D. 35
【单选题】
全面捣鼓时,尖轨尖端及前后各()根枕轨枕,适当增加捣鼓力。 ___
A. 2
B. 3
C. 4
D. 6
【单选题】
正线起道时,要求水平不超限,正线的误差不超过()mm. ___
A. 1
B. 2
C. 4
D. 5
【单选题】
停车场起道时,要求水平不超限,误差不超过()mm。 ___
A. 1
B. 3
C. 5
D. 6
【单选题】
正线道岔起道时,要求道岔高低不超过()MM。 ___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起道时,要求道岔高低不超过()MM。 ___
A. 2
B. 3
C. 4
D. 6
【单选题】
正线道岔起道后,要用()M弦线检查高低。 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起道后,要用()M弦线检查高低。 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正线道岔起道后,空吊率不超过()% ___
A. 1
B. 3
C. 5
D. 8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起道后,空吊率不超过()% ___
A. 5
B. 7
C. 9
D. 12
【单选题】
正线道岔改道时,要用()M弦线检查。 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改道时,要用()M弦线检查。 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正线道岔改道时,实际支距于设计支距不超过()mm。 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改道时,实际支距于设计支距不超过()mm。 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正线测量曲线正矢时,要用()m弦线进行测量。 ___
A. 10
B. 15
C. 20
D. 5
【单选题】
停车场测量曲线正矢时,要用()m弦线进行测量。 ___
A. 10
B. 15
C. 20
D. 5
【单选题】
正线测量曲线正矢时,要用20m弦线在钢轨踏面下()mm处测量。 ___
A. 11
B. 13
C. 15
D. 16
【单选题】
停车场测量曲线正矢时,要用20m弦线在钢轨踏面下()mm处测量。 ___
A. 11
B. 13
C. 15
D. 16
【单选题】
正线使用拨道机拨道,每次的拨道量不超过()mm ___
A. 17
B. 19
C. 20
D. 21
【单选题】
停车场使用拨道机拨道,每次的拨道量不超过()mm ___
A. 17
B. 19
C. 20
D. 21
【单选题】
车辆段使用拨道机拨道,每次的拨道量不超过()mm ___
A. 17
B. 19
C. 20
D. 21
【单选题】
车辆段测量曲线正矢时,要用20m弦线在钢轨踏面下()mm处测量。 ___
A. 11
B. 13
C. 15
D. 16
【单选题】
车辆段道岔改道时,实际支距于设计支距不超过()mm。 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停车场使用拨道机拨道,在绝缘接头处拨道时,应离开接头()mm以上。 ___
A. 25
B. 35
C. 50
D. 65
【单选题】
正线使用拨道机拨道,在绝缘接头处拨道时,应离开接头()mm以上。 ___
A. 25
B. 35
C. 50
D. 65
【单选题】
车辆段使用拨道机拨道,在绝缘接头处拨道时,应离开接头()mm以上。 ___
A. 25
B. 35
C. 50
D. 65
【单选题】
正线道岔改道后,道岔的查照间隔应该不小于()mm。 ___
A. 1389
B. 139
C. 1391
D. 1393
【单选题】
停车场道岔改道后,道岔的查照间隔应该不小于()mm。 ___
A. 1389
B. 139
C. 1391
D. 1393
【单选题】
车辆段道岔改道后,道岔的查照间隔应该不小于()mm。 ___
A. 1389
B. 139
C. 1391
D. 1393
【单选题】
正线道岔改道后,道岔的护背间隔应该不大于()mm。 ___
A. 1348
B. 1349
C. 1351
D.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