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6886)设置作业标防护的作业和使用车辆及小车时,由___担任施工负责人。(1.0分)
A. 工班长
B. 带班人
C. 防护员
D. 老职工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6888)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___及特别用途线。(1.0分)
A. 支线
B. 岔线
C. 调车线
D. 专用线
【单选题】
(36889)___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1.0分)
A. 正线
B. 站线
C. 段管线
D. 特别用途线
【单选题】
(36890)更换桥上伸缩调节器(或主要部件)应办理的施工手续是___。(1.0分)
A.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
B. 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
C. 利用列车间隔
D. 设好防护
【单选题】
(36891)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应至少每___联系一次。(1.0分)
A. 3~5min
B. 5~10min
C. 10~15min
D. 15~20min
【单选题】
(36892)在长大桥梁、隧道及瞭望条件不良地段作业时,应增设___。(1.0分)
A. 联络员
B. 监护员
C. 防护员
D. 安全员
【单选题】
(36893)___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1.0分)
A. 正线
B. 站线
C. 段管线
D. 特别用途线
【单选题】
(36894)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工作时,墩台高度超过___,应张挂安全网。(1.0分)
A. 1.5m
B. 2m
C. 2.5m
D. 3m
【单选题】
(36895)材料、工具装载应___,不得偏载、超载和超限。(1.0分)
A. 捆紧
B. 苫盖
C. 放平
D. 稳固
【单选题】
(36896)沉降缝、伸缩缝应具有良好的防___作用。(1.0分)
A. 漏水
B. 裂纹
C. 漏土
D. 漏砟
【单选题】
固,不得___。(1.0分)
A. 乱扔
B. 散放
C. 侵入限界
D. 过高
【单选题】
(36898)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小于___。(1.0分)
A. 3m
B. 5m
C. 6m
D. 10m
【单选题】
(36899)作业前,施工作业负责人和机具使用人员应对机具进行___。(1.0分)
A. 维修
B. 保养
C. 检查
D. 试验
【单选题】
(36900)施工负责人应根据人员、作业项目、天气等情况,具体布置___。(1.0分)
A. 工作计划
B. 生产任务
C. 安全事项
D. 作业项目
【单选题】
(36901)在离地面___以上的高处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1.0分)
A. 2m
B. 3m
C. 4m
D. 6m
【单选题】
(36902)___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1.0分)
A. 正线
B. 站线
C. 段管线
D. 特别用途线
【单选题】
(36903)___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1.0分)
A. 正线
B. 站线
C. 岔线
D. 特别用途线
【单选题】
(36904)高度在2m以上的脚手架,其工作边外侧及斜道两侧应安设挡脚板和___高的防护栏杆。(1.0分)
A. 0.6m
B. 1m
C. 1.5m
D. 1.8m
【单选题】
(36905)未设隔离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不得___施工。(1.0分)
A. 上下
B. 左右
C. 前后
D. 垂直
【单选题】
(36906)客货共线Ⅰ级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的区间,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区段为___。(1.0分)
A. 2000m
B. 2500m
C. 3000m
D. 3500m
【单选题】
(36909)在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内金属结构必须___。(1.0分)
A. 拆除
B. 接地
C. 安装牢固
D. 降低高度
【单选题】
___。(1.0分)
A. 0.5m
B. 1m
C. 1.2m
D. 1.5m
【单选题】
(36913)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___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1.0分)
A. 14mm
B. 15mm
C. 16mm
D. 17mm
【单选题】
(36914)使用切割机、打磨机、电焊机等机具,应按规定安装___装置。(1.0分)
A. 接地
B. 绝缘
C. 漏电保护
D. 防护罩
【单选题】
(36915)支撑渗沟开挖深度超过___时,应加设支撑。(1.0分)
A. 0.8m
B. 1.0m
C. 1.5m
D. 2.0m
【单选题】
(36916)在距瞎炮不小于___处,可打一平行炮眼进行诱爆。(1.0分)
A. 0.2m
B. 0.4m
C. 0.6m
D. 0.8m
【单选题】
(36917)由桥面的枕底至河床___的距离,叫做桥梁高度。(1.0分)
A. 水平面
B. 最凸点
C. 最凹点
D. 冲刷线
【单选题】
(36918)由桥面轨底至___之间的距离,叫做桥梁的建筑高度。(1.0分)
A. 河床平面
B. 墩台基底
C. 河床最低点
D. 墩台基面
【单选题】
(36919)由桥跨结构的底部到___的距离,为桥下净空高度。(1.0分)
A. 平均水位
B. 最低水位
C. 计算水位
D. 标准水位
【单选题】
(36920)铁路线路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___时轨距不设加宽值。
A. 350m
B. 400m
C. 450m
D. 500m
【单选题】
(36921)线路曲线半径350m>R≥300m时,曲线轨距加宽值为___。(1.0分)
A. 5mm
B. 6mm
C. 7mm
D. 8mm
【单选题】
79/99774.(36922)高强度螺栓连接板面,在组拼前对连接处钢板表面用___刷去残存的污泥。(1.0分)
A. 钢丝刷
B. 软铜丝刷
C. 破布
D. 清水
【单选题】
(36923)在水中填筑路堤,应先查明水深和流速,制订___措施。(1.0分)
A. 水上监护
B. 水下安全
C. 作业安全
D. 打捞抢救
【单选题】
(36924)打道钉时,道钉中心距枕木边缘不应小于50mm,内外侧道钉应错开___。(1.0分)
A. 70mm
B. 80mm
C. 85mm
D. 90mm
【单选题】
(36925)线路曲线半径R<300m时,曲线轨距加宽值为___。(1.0分)
A. 10mm
B. 12mm
C. 15mm
D. 18mm
【单选题】
(36926)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取___平均值。(1.0分)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单选题】
(36927)钢筋弯钩的作用是使钢筋能够可靠地锚固在混凝土内,增强钢筋和混凝土的___力。(1.0分)
A. 受拉
B. 受压
C. 粘结
D. 整体
【单选题】
(36928)弯制钢筋时宜从___开始。(1.0分)
A. 一端
B. 两端
C. 中部
D. 头部
【单选题】
(36930)灌注基础部位混凝土时,应检查基坑___稳定情况。(1.0分)
A. 上部
B. 中部
C. 下部
D. 边坡
【单选题】
(36931)铁路线路曲线地段的外轨最大实际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___。(1.0分)
A. 125mm
B. 140mm
C. 150mm
D. 160mm
【单选题】
80/99785.(36933)地面以上的模板安装,应分段分层___,逐层支撑稳固。(1.0分)
A. 由四周
B. 由中间
C. 自上而下
D. 自下而上
推荐试题
【单选题】
百日维新发生于___时期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为流血牺牲的是___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刘光第
【单选题】
19、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___身上。
A. 李鸿章
B. 光绪皇帝
C. 慈禧太后
D. 袁世凯
【单选题】
20“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___的主张
A. 维新派
B. 洋务派
C. 革命派
D. 立宪派
【单选题】
21、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___
A.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 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 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 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___
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单选题】
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___年。
A. 1898
B. 1900
C. 1906
D. 1908年
【单选题】
1894年,孙中山给___上书,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 光绪皇帝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袁世凯
【单选题】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是___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岳王会
【单选题】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___,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 《警世钟》
D. 《猛回头》
【单选题】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___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单选题】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___
A.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才”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
《革命军》的作者是___
A. 邹容
B. 陈独秀
C. 陈天华
D. 章炳麟
【单选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___。
A. 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
B. 三民主义成了革命的指导思想
C. 革命派和改良派分道扬镳
D.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单选题】
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
A. 《国闻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民丛报》
【单选题】
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含义是___
A. 没收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
B. 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
C. 把土地平分给农民
D. 耕者有其田
【单选题】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对应的是___
A. 民族革命
B. 政治革命
C. 社会革命
D. 文化革命
【单选题】
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革命派的主要舆论阵地是___。
A. 《国闻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民丛报》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___: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约法》
【单选题】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国民党
D. 共产党
【单选题】
___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A. 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
B. 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
C.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单选题】
1912年8月,___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
A. 孙中山
B. 黄兴
C. 宋教仁
D. 章炳麟
【单选题】
1913年,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反袁的___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护法运动
【单选题】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___。
A. 中国国民党
B. 中国进步党
C. 中华革命党
D. 中国民主党
【单选题】
1917年,孙中山领导发动___。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护法运动
【单选题】
___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
A. 辛亥革命的流产
B. 二次革命的失败
C. 护法运动的失败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单选题】
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___
A. 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选题】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属于___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农民阶级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 小资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
在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单选题】
在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是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单选题】
在20世纪以前,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___占主要地位。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D. 法国
【单选题】
___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A.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B. 1917年11月的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D. 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
【单选题】
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侵略的国家是___。
A. 英国
B. 中国
C. 苏联
D. 美国
【单选题】
1942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___,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A. 《联合国家宣言》
B. 《雅尔塔协定》
C. 《波兹坦公告》
D. 《大西洋宪章》
【单选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于___.
A. 1945年5月
B. 1945年7月
C. 1945年8月
D. 1945年9月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___。
A.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垄断
B. 推翻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
C. 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
D. 实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单选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任务是___。
A.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垄断
B. 推翻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
C. 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
D. 废除封建剥削,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单选题】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___方面开始的。
A. 金融
B. 商业
C. 交通
D. 工业
【单选题】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___。
A. 外国垄断资本
B. 官僚垄断资本
C. 封建主义经济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由于经济地位决定了在政治上带有两重性的阶级是___。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