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无需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使用具备记录存储冠字号码功能的存取款一体机存储、记录的纸币冠字号码,在没有实现数据导出之前应能做到在本机直接检索。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金融机构因操作不便、运行速度慢,可以关闭冠字号码记录设备的清分、鉴伪等功能或调低设备性能。
A. 对
B. 错
【判断题】
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销毁。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币纸币票面裂口在二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的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票面裂口1处,长度超过15毫米的不宜流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假币样张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管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伪造人民币水印的方式之一是在纸张夹层中涂布白色浆料,透光观察,水印所在位置的纸张明显偏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货币真伪的服务,鉴定后应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并加盖货币鉴定专用章和鉴定人名章。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兑换一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委托他行或社会清分机构清分后调入,由本行对外支付的现金,必须由本行记录、存储冠字号码,保证冠字号码可追溯查询。
A. 对
B. 错
【判断题】
借用假币资料或假币样张时先经过部门主管审批同意。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元及以上面额必须全额机械清分,10元及以下券别如不适合使用机械清分,可以组织手工清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159号)规定为扩大假币案件上缴假币样张规模,破获案件收缴的假币悉数上解人民银行总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A级点验钞机纸币任意一面鉴别一次定为鉴别一次。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银行从人民银行发行库(包括相互取现)支取其他银行交存的带有已清分标识的钱捆和人民银行钞票处理中心清分后的钱捆可不重复清分,直接对外支付。
A. 对
B. 错
【判断题】
静态鉴别是指能自动鉴别单张纸币真假的方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冠字号码文本数据应保存3个月,冠字号码图像数据应保存1个月。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根据合理需要原则,为公众办理券别调剂业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金融机构清分中心对发现的假币应实行账实共管,假币实物与《假币代保管登记簿》的保管人员必须一致。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券主色调是红色。
A. 对
B. 错
【判断题】
防伪特征识别和反假维权内容是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人民币的尊严,保障人民币正常流通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停止流通使用的票币,须按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告及有关兑换比价、兑换办法办理,无法确认的,营业网点开具待兑换收据,由营业网点持币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兑换确认后予以兑换,兑换同时收回待兑换收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假币的水印是直接抄造在纸张内部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在纸张的空白处可看见彩色纤维。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别纸币均取消了纸张中的红蓝彩色纤维。
A. 对
B. 错
【判断题】
流通钞票收到磨损后,凹印触感会有所降低。
A. 对
B. 错
【判断题】
假币的正背互补对印图案对接都非常完整,无错位无留白。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有隐形面额数字。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右侧有凹印手感线这项防伪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取消了隐形面额数字这项防伪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五套人民币2015年版右侧取消了凹印手感线这项防伪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横竖双号码均使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了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全埋安全线两种安全线,两种安全线透光观察时均可以看到镂空文字。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双色横号码位于票面正面左下方,前四位为红色,后六位为黑色,使用特定仪器检测有磁性反应。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的胶印对印图案在透光观察时可看到透光性很强的水印面额数字“100”。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正面左下角的雕刻凹印图案具有红外吸收特征。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的有色荧光竖号码在特定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可见绿色荧光效果。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增强了红外配对图案的显示效果,增加了右侧凹印图案。使用红外光照射票面,即可直接看到红外图像。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了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全埋安全线两种安全线,全部带有磁性。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5版100元纸币采用雕刻凹印技术的图案有:国徽、“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凹印手感线、右上角面额数字等。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___。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和社会上义荣辱观
E. 三民主义
【多选题】
深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___ 。
A.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E. 学习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多选题】
全党同志- 定要永远与人民___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 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 同呼吸
B. 共命运
C. 手牵手
D. 心连心
【多选题】
习近平多次多次宣誓净中国梦是___ ,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A. 和平
B. 发展
C. 工利
D. 合作
E. 共赢
【多选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弘扬___。
A. 以拼搏进取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以爱国上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多选题】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___。
A. 弘扬民族精神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民族力量
D. 凝聚中国力量
E. 凝聚社会力量
【多选题】
“两个一 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 E ) 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最高水平的
B. 一定水平的
C. 更高水平的
D. 完全
E. 基本
【多选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___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A. 法治政府
B. 和谐社区
C. 法治社区
D. 法治社会
E. 法治国家
【多选题】
依法治国得到全面落实,___ 的局面基本形成。
A. 严格执法
B. 公正司法
C. 科学立法
D. 全民守法
E. 全民懂法
【多选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___思想广泛弘扬,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力不断提高。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E. 自由主义
【多选题】
从2035年到2050年,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文明
B. 优秀
C. 和谐
D. 美丽
E. 绿色
【多选题】
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___ 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中国文化
B. 中国精神
C. 中国力量
D. 中国价值
E. 中国梦
【多选题】
建设一支___ 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A. 听党指挥
B. 骁勇善战
C. 能打胜仗
D. 作风优良
E. 高尚品德
【多选题】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___。
A. 政治建军
B. 改革强军
C. 科技兴军
D. 依法治军
E. 自建创军
【多选题】
习近平强军 思想深刻回答了___的时代课题。
A. 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
B. 新时代的人民军队该如何立足
C. 新时代的人民军队如何打赢现代战争
D. 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E. 如何击败强敌
【多选题】
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___ 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A. 作风建设。
B. 纪律建设
C. 组织建设
D. 基层建设E.干部建设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唯一 的独立的领导, 是直接领导、直接指挥,包括___。
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D. 军事领导
E. 基层领导
【多选题】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紧紧扭住___这个强军之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能打仗
B. 打胜仗
C. 打硬仗
D. 能打赢
E. 打强敌
【多选题】
坚持___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A. 富国
B. 强军
C. 改革
D. 发展
E. 武力
【多选题】
中国将高举___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A. 和平
B. 发展
C. 合作
D. 共赢
E. 互惠
【多选题】
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A. 相互尊重
B. 公平正 义
C. 互不干涉
D. 合作共赢
E. 拉拢发达国家
【多选题】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___深入发展。
A. 世界多极化
B. 经济 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化
E. 治理民主化
【多选题】
积极促进“-带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___,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A. 政策沟通
B. 设施联通
C. 贸易畅通
D. 人员互通
E. 资金融通
F. 民心相通
【多选题】
中国秉持___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
A. 共商
B. 共建
C. 共享
D. 合作
E. 共赢
【多选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___。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巩
D. 独立自主
E. 互利共赢
【多选题】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是坚持___.
A. 大国是首要
B. 周边是关键
C.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 多边是舞台
E. 小国是核心
【多选题】
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___,坚决反对特权。
A. 形式主义。
B. 官僚主义
C. 享乐主义
D. 奢靡之风
E. 个人主义
【多选题】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___显著增强。
A. 创造力
B. 创新力
C. 凝聚力
D. 战斗力
E. 统治力
【多选题】
坚持___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A. 照镜子
B. 正衣冠
C. 洗洗澡
D. 治治病
E. 唱唱戏
【多选题】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切的。必须增强___,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 政治意识
B. 大局意识
C. 核心意识
D. 看齐意识
E. 纪律意识
【多选题】
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___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A. 执政考验
B. 改革开放考验
C. 市场经济考验
D. 生态保护考验
E. 外部环境考验
【多选题】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___。
A.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C.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D. 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E.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多选题】
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___
A. 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B.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C.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D.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多选题】
以___,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A. 识才的慧眼
B. 敬才的风度
C. 爱才的诚意
D. 用才的胆识
E. 容才的雅量
F. 聚才的良方
【判断题】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指的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A. 对
B. 错
【判断题】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固定不变的社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