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以压力空气作为动力来源,但___用电来控制制动装置的制动、保压和缓解作用。P126T521
A. 空气制动机
B. 电空制动机
C. 真空制动机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凡遇列车中某一车辆制动机发生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或因车辆装载的货物规定需停止使用该车制动机等情况时,可以关闭___,同时拉动缓解阀。P131T536
A. 折角塞门
B. 排风塞门
C. 截断塞门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上电自检后,显示器进入主界面显示状态,两端操作___。《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55
A. 均无效
B. 一端有效
C. 均有效
【单选题】
LKJ-2000监控装置在正常监控状态下,可用【↓】【↑】方向键调整屏幕亮度,共有___个亮度等级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56
A. 3
B. 4
C. 5
【单选题】
LKJ-2000监控装置在机车出库时,司机必须按压[调车]键,进入调车状态,此时限速窗口显示___km/h。《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59
A. 20
B. 30
C. 40
【单选题】
LKJ-2000监控装置机车距信号机还有一段距离,但距离显示值提前进入零显示,这种零显示出现在信号机之前的过机误差称为___。《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A. 滞后误差
B. 超前误差
C. 正常误差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在机车运行中按压___键,装置记录下此刻的公里标及时间,作为运行数据查找标记。《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65
A. 【巡检】
B. 【.定标】
C. 【车位】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查询当前揭示信息,显示机车前方___米以内的揭示。《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62
A. 1000
B. 2000
C. 3000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设定参数查询时在查询显示状态,将光标移到“设定参数”按压【确认】键或数字键___。《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64
A. 4
B. 5
C. 6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如果错误选择了某条揭示,可将光标移到该揭示项再次按压___键取消对该揭示的选择。《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66。
A. 查询
B. 确认
C. 解锁
【单选题】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A.B机同时故障时,报警时间达到___监控装置实施紧急制动。《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P268
A. 1min
B. 2min
C. 3min
推荐试题
【判断题】
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
A. 对
B. 错
【判断题】
办理重中型货车和挂车注册登记时,对撤销《公告》后生产、销售的车辆,一律 _________不予办理注册登记。但对《公告》有效期内已生产、销售的车辆,申请注册登记 _________的,按规定予以办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自2011年1月1日起,汽车(不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半挂车产品出厂配发整车出厂合格证时要随车同时配发实车车辆识别代号的拓印膜(2份)、实车拍摄的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GB1589-2016,低平板专用半挂车应当用于运输不可拆解的大型物体,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8.25英寸或者不超过245mm、与牵引车的连接为鹅颈式和采用低货台(货台承载面离地高度不大于1150mm)。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检验合格的车辆,应妥善保管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的拓印膜或照片,注册登记检验时保存拓印膜,在用机动车检验时,保存车辆识别代号照片。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3_年_5_月_1_日起出厂的专用校车,2013_年_3_月_1_日起出厂的发动机后置的客车,2018_年_1_月_1_日起出厂的其他客车(包括新能源客车),应装备发动机舱(驱动电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单眼视力障碍,优眼裸视力或者矫正视力达到对数视力表5.0以上,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A. 对
B. 错
【判断题】
_机动车驾驶人办理降级换证业务后,申请增加被注销的准驾车型的,应当在本记 _______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一个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且没有发生造成人员死亡 _______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