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我国客车中DC110V供电装置的构成。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1)蓄电池组采用78节中倍率碱性蓄电池(20km.h电力动车组采用德国产镍镉免维护电池),额
定电压93.6V;容量为100A•h,额定充电电压为115V。最大允许充电电流为25A。(2分)(2)充电器 充电器将
600V直流电变换成110V直流电,向蓄电池充电的同时向DC110V用电负载供电(2分)。充电器采用高频DC—DC
变换技术,其功率开关器件为IGBT元件;控制电路具有短路、过压、过流、散热器过热、蓄电池接反等保护措
施(2分)。充电器具有限流恒压充电功能,符合蓄电池充电特性要求(最大充电电流为25A);具有蓄电池低
压保护功能,当电池电压低于93.6V时,自动切断大电流负载(2分)。电网供电中断后再恢复时,能够自动投
入正常运行(2分)。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5旅客列车餐车LC7-7立式冰箱显示Er2故障处理方法之一为:制冷效果不良,检查___。
A. 制冷系统是否渗漏
B. 供电线路、电压,排除供电电压过低的现象
C. 供电线路、电压及接线
D. 探头与蒸发管接触良好
【单选题】
6“KAX-1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车辆制动监测诊断子系统监测列车支管和制动管路的___,诊断制动机的制动/缓解工况,报告有无制动/缓解作用不良、自然制动、自然缓解故障。
A. 电压
B. 电流
C. 风压
D. 水压
【单选题】
7“KAX-1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车辆转向架状态监测诊断子系统在车辆一/二端的车体、转向架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轮轴与一系/二系悬挂系统,并根据车体的___监测整个车辆系统的状态 。
A. 速度
B. 信号
C. 参数
D. 数据
【单选题】
9TFX1型电子防滑器防滑作用自动切换功能之一为:如果一辆车中四个防滑排风阀良好,即使只剩下一个___还在正常工作,四条轮对都能得到保护。
A. 主机
B. 速度传感器
C. 排风阀
D. 压力开关
【单选题】
10康尼MS730CP50电控气动塞拉门电控系统整列车塞拉门的电控系统主要由一个___和各车箱的单车电控系统组成。
A. PLC
B. WG型网关
C. 电源箱
D. 集控箱
【单选题】
11AC380V供电运用列车车体配线的绝缘测量用500V级绝缘电阻计测量,线间绝缘电阻值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下时)≥___。
A. 0.2MΩ
B. 1MΩ
C. 2MΩ
D. 4MΩ
【单选题】
16我国客车车轴发电机供电方式是采用车轴驱动的发电机与蓄电池组并联向负载供电。轴驱式发电机的工作电压,当功率小于3kW时用24V,功率为3~10kW时用48V,功率在10kW以上时采用___。
A. 110V
B. 220V
C. 380V
D. 600V
【单选题】
17如果上一级保护失控,加热管继续加热,加热腔将被烧干,当电热管露出水面时,加热腔内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达到规定温度值时,装在___上的温度保险器动作,切断加热回路,确保安全。
A. 冷水缺水保护器
B. 开水满水保护器
C. 磁化过滤器
D. 加热管
【单选题】
18康尼MS730CP50电控气动塞拉门可用手动操作开门。开门:用专用三角钥匙按紧急解锁装置(或外操作装置)标记上箭头所指方向(顺时针)转动装置上的三角头转轴约___实现解锁后,用手拉动门扇即可实现开门。
A. 30°
B. 45°
C. 90°
D. 180°
【单选题】
19康尼MS730CP50电控气动塞拉门电控气动操作开门:在有集控关门信号且有电有气时,内操作装置不能开门,操作外操作装置压下微动开关,系统将关门电磁阀电源切断,这时可以手动开门,___后门将自动关闭。
A. 3s
B. 6s
C. 10s
D. 30s
【单选题】
20康尼MS730CP50电控气动塞拉门集控处在关门状态时,各车厢单门系统的内操作不能电控开门,外操作只能实现手动开门,___后自动关门。
A. 3s
B. 6s
C. 10s
D. 30s
【单选题】
21“KAX-1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列车级通信网络收发器采用双绞线收发器FTT-10A,传输介质采用双绞屏蔽线,传输速率78.5Kb/S,传输距离___。
A. 1000m
B. 2000m
C. 2700m
D. 3000m
【单选题】
22欧特美电动内端拉门的电气系统之电动门门控制系统电机概述:无刷电机电机功率为___、电机驱动器和减速器为集成一体化的结构。
A. 30W
B. 40W
C. 50W
D. 57W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___。
A.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C.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D. 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多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因为___。
A.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当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B. 坚定政治立场是党的根本宗旨
C.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D. 政治属性是党政的第一属性
【多选题】
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___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 思想不纯
B. 组织不纯
C. 道德不纯
D. 作风不纯
【多选题】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 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 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 _______显著增强。___
A. 创造力
B. 创新力
C. 凝聚力
D. 战斗力
【多选题】
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___。
A. 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B.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C.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D.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多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五位”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___。
A. 教育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社会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多选题】
坚持共享发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___,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A. 坚守底线
B. 突出重点
C. 完善制度
D. 引导预期
【多选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___重大任务:
A.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B.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三去一降一补”
C.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企业
D.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
【多选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___。
A.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多选题】
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___。
A.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和发展道路
B.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C.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制度
D. 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和群众自治
【多选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___:
A. 以民为本
B. 市场经济
C. 共同富裕
D. 中华文化
【多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___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
【多选题】
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应在坚持“一国”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___。
A. 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B. 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 把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
D. 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多选题】
文化自信___,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B.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C.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D. 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多选题】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__。
A. 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C. 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多选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___
A.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聚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多选题】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主要有___
A.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C.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D.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