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设计、制造、改制、维修、安装、拆除起重机械(包括临时、三级起重机械),需由取得当地政府相应部门或其授权机构颁发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改造、安装后的起重装备,应取得___相关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D
A. 施工单位
B. 申请单位
C. 安全部门
D. 当地政府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用火期间,距用火点30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___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A. 8米
B. 10米
C. 15米
D. 20米
【单选题】
用火分析有效期。用火分析与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___分钟,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分钟。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后继续用火,监护人、用火人和现场负责人应重新确认分析。特级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进行监测。监护人应佩戴便携式可燃气报警仪进行全程监护。 B
A. 20
B. 30
C. 40
D. 50
【单选题】
特级用火、一级起重、Ⅳ级高处作业、情况复杂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___必须明确管理人员带班,并由专业人员实施现场监护。
A. A.业主方
B. 施工方
C. 承包商
D. 操作人员
【单选题】
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___的原则。
A.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B. 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C. 源头上避免和消除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D. 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依法监管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租赁给其他单位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___,明确各方的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并对承包、承租单位的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发现承包、承租单位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督促其治理。 C
A. 租赁协议
B. 承包(承租)协议
C.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D. 应急救援协议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风险管控责任时,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___。
A. 风险管控清单
B. 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C. 安全操作规程
D. 安全生产责任制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风险管控责任时,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___。
A. 风险管控制度
B. 隐患排查制度
C. 安全生产制度
D. 风险管控清单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风险管控责任时,将风险管控纳入___并组织实施,确保从业人员熟悉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A. 年度战略计划
B. 安全教育培训
C. 应急演练
D. 年度教育和培训计划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风险管控责任时,应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送___基本信息。
A. 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
B. 重大危险源
C. 应急预案和演练
D. 一般事故隐患
【单选题】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使用___四色标注。
A. 红、黄、蓝、橙
B. 红、蓝、橙、黄
C. 红、黄、橙、蓝
D. 红、橙、黄、蓝
【单选题】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废弃处置以及使用危险物品的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___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辨识和评估。
A. 每年
B. 每三年
C. 每半年
D. 每个月
【单选题】
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修改或者生产经营单位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原辅材料改变时,或者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进行___。
A. 风险管控清单更新
B. 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更新
C. 安生生产责任制更新
D. 风险辨识和评估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事故隐患治理责任时,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___等工作制度,明确本单位负责人和各岗位人员的事故隐患治理责任。
A. 培训计划
B. 安全教育
C. 奖惩考核
D. 综合业务培训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事故隐患治理责任时,依据风险管控清单,对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或者专项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进行___。
A. 综合排查和日常排查
B. 综合排查和专项排查
C. 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
D. 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在履行事故隐患治理责任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及时治理,并将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向___通报。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
C. 从业人员
D. 应急管理部门
推荐试题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使用磁钢检查尺检查磁钢安装尺寸,磁钢顶面距离轨平面距离为___。
A. 37±2mm
B. 37±1mm
C. 37+2mm
D. 37-2mm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使用磁钢检查尺检查磁钢安装尺寸,2、3#磁钢中心距为___。
A. 270±2mm
B. 270±1mm
C. 270+2mm
D. 270-2mm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使用磁钢检查尺检查磁钢安装尺寸,磁钢外侧距轨内侧___。
A. 88+2-3 mm
B. 88+1-2 mm
C. 88+2-1 mm
D. 88+3-2 mm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卡轨器外观,必须清洁、无油垢、无锈蚀,若不符合标准应擦拭、除锈,并进行___。
A. 除锈
B. 油润
C. 更换
D. 油漆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限位板外观,不受轨枕及渣石挤压。若不符合标准,应___。
A. 紧固螺丝
B. 调整尺寸
C. 清理底部砟石
D. 更换配件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卡轨器外观,检查有弹簧垫圈,紧固良好。若不符合标准应___。
A. 立即更换
B. 立即油润
C. 立即拆除
D. 使用扳手紧固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检查探头箱及探头高压胶管及连接螺丝:直观检查胶管无破损,连接螺丝紧固无松动。若不符合标准应___。
A. 立即处理
B. 做好记录
C. 报告工长
D. 报告值班室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箱体清洁无破损。若不清洁,应擦拭,破损应___或更换箱体。
A. 修补
B. 做好记录
C. 报告工长
D. 报告值班室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箱体应悬空与砟石无接触,若受砟石挤压,应清理砟石,保证箱体底部与砟石___。
A. 有接触
B. 无接触
C. 有一定间隙
D. 有足够间隙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检查保护门及连动机构:转动保护门电机转轴,电机转动灵活,作用良好,联动机构开、闭灵活到位、无___。
A. 锈蚀
B. 卡滞
C. 松动
D. 脱落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探头及航空插头,___插头安装在减震弹簧座上。不符合标准,应立即处理,
A. 电源
B. 风扇
C. 保护门
D. 控制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直观检查探头硫化锌镜片,若不清洁,应使用毛刷或鹿皮进行擦拭,镜片龟裂损伤应___。
A. 更换插头
B. 更换镜片
C. 更换探头
D. 更换箱体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检查箱温铂电阻转换器引线无断开或破皮。引线断开,应重新接续,并对接点进行___。
A. 紧固
B. 除锈
C. 油润
D. 包裹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校准探头角度:校准架杆中心距___中心水平距离50轨450mm,60轨470mm。
A. 1#磁钢
B. 2#磁钢
C. 3#磁钢
D. 2#3#磁钢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校准探头角度:热源(烟头或电烙铁)置于探头角度校正架表面,并在标示中心点___20MM的范围内移动,
A. 上下左右
B. 上下
C. 左右
D. 前后左右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校准探头角度:热源(烟头或电烙铁)置于探头角度校正架表面,并在标示中心点移动时万用表直流电压值在___范围内变化,
A. 1mV-12mV
B. 1V-12V
C. 1mV-10V
D. 1V-10V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探头定标设温为:环温加___。
A. 15、40℃、55、70℃
B. 35、40℃、55、70℃
C. 25、40℃、55、70℃
D. 25、45℃、65、85℃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探测站室内设备主机柜中包括电源箱.工控机.___.无线发射机.车号智能跟踪装置.远程监控箱等。
A. 控制箱
B. 二路转换箱
C. 射频天线
D. 探头箱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探头定标:将黑体支架置于钢轨上,60轨距3号磁钢中心___mm;
A. 270mm
B. 370mm
C. 470mm
D. 570mm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简配天线读取距离:用场强仪在天线上方1 m处 前后测量,每侧读取范围___m。
A. ≥1.2
B. ≤1.2
C. =1.2
D. >1.2
【单选题】
THDS-B双光子设备进行月检维修保养作业时,环箱温测量: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环箱温“调理出”电压,计算的结果与酒精温度计测量的结果比较误差绝对值___℃。
A. < 2
B. ≤2
C. =2
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