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19.各级操作人员在系统内进行审核、审批业务时,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审定相关内容,不得流于形式。审批意见要清晰,___操作必须有明确的驳回意见。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驳回”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120.财务工作岗位应按照___的原则并根据需要设置,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填空题】
121.会计、出纳人员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应编制___,并有监交人负责监交。
【填空题】
122.工程项目要以项目成本预算为基础,做好现金流预算的编制,利用现金流预算约束成本费用开支,实现___的管理模式。
【填空题】
123.项目总预算目标侧重___,项目年度预算目标侧重___。
【填空题】
124.资金结算中心每半年对存款单位按照___的原则,将资金集中收益分配给各存款单位。
【填空题】
125.目前集团公司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延缓资金支付的金融工具有银行承兑汇票、___、E点通、云信。
【填空题】
126.项目部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及时办理账户年检等有关手续,账户不需用时应及时销户及注销授权手续,严禁形成___。
【填空题】
127.项目部在申请办理保函前,要对工程保函的格式进行评估,把握以下原则:避免开立无条件见索即付保函、避免开立___保函。
【填空题】
128.项目结束财务会计工作移交至公司财务部后,遗留下尚未清理的债权和债务,___及相关责任人不解除责任。
【填空题】
129.双清工作总思路是以增加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核心,以___重点,发挥制度管理效能,落实债权全过程管控,实现资金与效益的良性互动。
【填空题】
130.中国中铁及其下属单位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___为基础。
【填空题】
131.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第一责任人是___。
【填空题】
132.项目部经济活动分析的频次应与___同步,至少每季开展一次全面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月度开展专项经济活动分析工作。
【填空题】
133.一般纳税人纳税人发生符合条件的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的计税方法是___方法、___方法。
【填空题】
134.项目部应充分了解施工所在地的纳税环境和税务政策,拟定税务筹划方案,在___前完成《项目税务筹划书》并上报上级财务部门。
【填空题】
135.会计档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___、其他会计资料。
【填空题】
13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___、___两类。
【填空题】
137.项目部资金支付严格执行___、“线上支付”原则,禁止私自线下先支付后发流程。
【填空题】
138.财务监察人员在完成财务监察工作后,应出具___的财务监察报告,项目财务部门按要求限期整改。
【填空题】
139.直___管经理部在收到建设单位拨付资金后,须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___管项目拨款审批单》)及相关附表报集团公司财务部审批。
【填空题】
140.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应与集团公司工程___有机结合,项目部在进行___时应同步做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策划。
【填空题】
141.项目部在所属公司的授权范围内负责项目合同的___。
【填空题】
142.项目部选择各类供应商___,应当首先依照股份公司及集团公司采购管理的有关规定,从公布的___中选择,并确保选择程序依法合规。
【填空题】
143.禁止与公司公布的各类限制交易名录中的单位或___签订合同。
【填空题】
144.对于首次使用的供应商,子分公司应当严格按照___的程序进行评价,评价合格方能使用,评价记录由公司机关有关职能部门归档保存。
【填空题】
145.工程项目合同___应当___再签订
【填空题】
146.项目部合同承办部门组织项目有关部门进行合同评审,形成___。
【填空题】
147.合同必须经过评审并按___修改完善后方可正式签字、盖章。
【填空题】
148.严禁先进场施工后审签合同。补充___合同必须按___进行重点评审。
【填空题】
149.签订合同应采用___形式,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签字。
【填空题】
150.委托代理人代表公司签订合同,必须在___行使代理权。
【填空题】
151.禁止向对方出具___的空白合同书。
【填空题】
152.项目部对合同相对方加盖的合同印章应当进行审核和辨别,必要时可以要求对方出示___或出具___,并留存复印件。
【填空题】
153.合同交底应形成书面合同交底纪要。合同交底纪要由参加交底人员签字后交合同执行部门___。
【填空题】
154.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经评估后,应书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并保留有效___。
【填空题】
155.项目部应在合同相对方全部或主要合同义务履行完毕时,办理最终结算,并及时组织签订___协议,确认双方债权债务关系。
【填空题】
156.合同基础资料包括合同___基础资料和合同___基础资料。
【填空题】
157.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并___与合同相对方进行合同谈判。
【填空题】
158.采用示范文本的,对填充及修改的合同内容进行___,便于快捷高效地评审。
【填空题】
159.___负责物资、机械设备买卖、租赁合同基础资料的管理。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单选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
A. 1949 年
B. 1952 年
C. 1954 年
D. 1956 年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
A. 计划订购统购包销全面铺开
B. 个别企业的公司合营开始
C. 全行业公私合营全面完成
D. 取消定息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___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 年宪法
C. 1976 年宪法
D. 1982 年宪法
【单选题】
1956 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___
A.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 新民主义社会的开始
【单选题】
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___年。
A. 1951
B. 1952
C. 1953
D. 1954
【单选题】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___
A.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B. 和平赎买
C. 委托加工
D. 计划订货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是指___
A. 1949 年 10 月-1952 年 12 月
B.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2 月
C. 1957 年 1 月-1966 年 4 月
D. 1953 年 1 月-1956 年 12 月
【单选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是___
A. 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阶级
D. 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
【单选题】
1951 年至 1952 年,我国开展的“三反”运动是___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浪费、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 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___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___
A. 基本建成
B. 初步建立
C. 基本完善
D. 完全建成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仍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这种两面性是指___
A. 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B. 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相互对抗的一面与与工人阶级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 的一面
C. 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 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优势团 结和改造的对象
【单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所谓“赎买”是指___
A. 国家出资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购买变为国营企业
B. 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 国家先付给企业一部分资金,随后再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D. 国家先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等盈利后一次性还清收购资金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___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人民公社
【单选题】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___
A. 手工业供销小组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高级社
【单选题】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B. 工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
C.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___
A.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C. 照着马克思的话走下去
D. 以苏联为借鉴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经济关系是___
A.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 沿海工业和内陆工业的关系
D. 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单选题】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___
A. 大干快上,敢英超美
B.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向前
C. 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 慢一点,稳一点
【单选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___
A. 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经验
C.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D.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如果存在会是什么性质的?应该如何解决?对这一系列问题第一个作出回答的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集体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___
A.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
D. 经济利益矛盾和政治立场矛盾
【单选题】
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___
A. 周恩来
B. 陈 云
C. 张闻天
D. 邓小平
【单选题】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生产计划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 的是___
A. 陈 云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朱德
【单选题】
毛泽东提倡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被称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D.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么第一次结合是指___
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C.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建立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单选题】
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提法最早出自___
A. 恩格斯
B. 斯大林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单选题】
和毛泽东几乎同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被毛泽东吸收其主要内涵,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___
A. 1953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正确处理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党提出的口号是___
A. 向科学进军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___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