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单车制动感度试验时,其减压量应掌握在( )。(1.0分)
A. 10kpa
B. 20kpa
C. 30kpa
D. 40kpa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撤除闸调器试块减压140kpa后,测量活塞行程须明显( )。(1.0分)
A. 变短
B. 变长
C. 不变
D. 复原
【单选题】
组合式制动梁需改装卡子结构的制动梁安全链时。组装后两安全链卡子距离为( )。(1.0分)
A. (800±5)mm
B. (1000±5)mm
C. (1100±5)mm
D. (1200±5)mm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中( )根据列车管的压力变化控制作用阀的充、排气,以实现机车的制动、缓解和保压作用
A. 单独制动阀
B. 作用阀
C. 分配阀
D. 中继阀
【单选题】
机车无火回送时,JZ-7型空气制动机分配阀常用限压阀应调整为( )。(1.0分)
A. 250 kPa
B. 200kPa
C. 300 kPa
D. 350 kPa
【单选题】
从司机将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时,到列车停下来为止所走过的距离叫做( )。(1.0分)
A. 空走距离
B. 制动距离
C. 有效制动距离
D. 标准制动距离
【单选题】
尺寸标注时,每个方向只能有( )主要基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3个以上
【单选题】
JZ-7型制动系统中的分配阀属于( )的结构形式。(1.0分)
A. 二压力
B. 三压力
C. 二压力和三压力混合
D. 混合压力
【单选题】
看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是为了( )。(1.0分)
A. 想象零件形状
B. 明确各部分大小
C. 掌握质量指标
D. 了解零件性能
【单选题】
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格的( )。(1.0分)
A. 第一格
B. 第二格
C. 第三格
D. 第四格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客货车转换阀装主要由偏心杆、手柄弹簧、( )、阀套、O形密封圈等组成。(1.0分)
A. 柱塞
B. 转换按钮
C. 膜板
D. 排气阀
【单选题】
划线时,确定圆心的尺寸最少应有( )。(1.0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单选题】
钻头( )为零时,靠近切削部分的棱边与孔壁的摩擦比较严重,容易发热和磨损。(1.0分)
A. 前角
B. 后角
C. 横刃斜角
D. 副后角
【单选题】
火灾报警电话是( )。(1.0分)
A. 110
B. 114
C. 119
D. 120
【单选题】
( )可列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是。(1.0分)
A. 造成30人以上死亡
B.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C.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D. 造成3人死亡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钻精度要求不高的孔,加切削液的主要目的在于( )。 (1.0分)
A. 冷却
B. 润滑
C. 便于清屑
D. 减小切屑抗力
【单选题】
应根据轴承的工作温度、( )和负荷大小等不同,选用不同黏度的轴承油。
A. 等级
B. 体积大小
C. 适用场合
D. 速度指数
【单选题】
螺栓断在孔内时,可用直径比螺纹公称直径小( )的钻头将螺栓钻去,再用丝锥攻出内螺纹。(1.0分)
A. 0.5~lmm
B. 1~1.5mm
C. 2mm
D. 2mm以上
【单选题】
研磨剂在研磨过程中对工件表面起着( )。(1.0分)
A. 物理作用
B. 化学作用
C. 氧化作用
D. 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
【单选题】
采用热装法装配轴承时,将轴承放入机油槽中加热,温度不超过( )℃。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当材料厚度不变,弯曲半径愈大则变形愈小,中性层愈接近材料厚度的( )。
A. 内层
B. 中间层
C. 外层
D. 外表面
【单选题】
对于过盈量较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装配时,一般采用( )。(1.0分)
A. 用软钢或铜制成专用套用手锤轻轻敲人
B. 以铜棒或铝棒垫着用手锤轻而均匀地敲打内外环
C. 将轴承加热后再装到轴上
D. 在压力机上轻轻压人
【单选题】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压强的单位符号是( )。
A. N
B. Pa
C. Nm
D. kgf/cm2
【单选题】
65Mn弹簧钢,淬火后应进行( )。(1.0分)
A. 高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低温回火
D. 完全退火
【单选题】
()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A. 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D. 临时
【单选题】
带传动装配时,两带轮相互位置是否正确,可用直尺或( )进行测量。(1.0分)
A. 角尺
B. 拉线法
C. 划线法
D. 光照法
【单选题】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叫( )。(1.0分)
A. 装配工序
B. 工步
C. 部件装配
D. 总装配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当21号管排风,将造成PVEM紧急放风阀动作,使得制动管内压缩空气以足够大的流速排向大气,保证紧急制动的发生。(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空制动比空气制动的同步性要好得多。
A. 对
B. 错
【判断题】
螺杆式压缩机检修后可以直接试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当ERCP或16CP模块故障时,制动系统自动转换到空气模式,使其仍可继续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1型制动机采用闭式电空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3型分配阀紧急活塞杆稳定限制孔则会导致常用制动时发生紧急制动。(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手制动拉杆与链蹄环,手制动动滑轮、定滑轮采用拉铆销。(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1型制动机紧急放风阀受总风管排风速度的快慢,自动选择作用位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公文排版字号一般应稍小些。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3型制动机和104型制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当单独制动手柄侧压时,16CP模块中的缓解电磁阀得电,排空作用风缸和16#作用管的压力,实现单缓机车制动缸压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5型试验台可对GK 型三通阀进行试验。(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1型制动机装有ZDF型电动放风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120型制动机的加速缓解阀试验:感度试验位减压100 kPa,保压,待压力稳定后,置充风缓解位,制动缸开始缓解时,制动管压力须有明显跃升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采用多条引下线时,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不得大于( )。
A. 12m
B. 15m
C. 18m
D. 20m
【单选题】
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 )。
A. 2Ω
B. 4Ω
C. 8Ω
D. 10Ω
【单选题】
水塔应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
A. 4Ω
B. 10Ω
C. 15Ω
D. 30Ω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 )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A. 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B. 由设计单位
C.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依据有关标准
【单选题】
闪点在45℃及以下带有呼吸阀的易燃液体储罐、壁厚小于5mm的密闭金属容器和可燃气体密闭罐属于二级,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
A. 4Ω
B. 5Ω
C. 10Ω
D. 30Ω
【单选题】
闪点是指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 )。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D. 降低
【单选题】
固体物质形成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被称为( )。
A. 闪点
B. 燃点
C. 燃烧上限
D. 燃烧下限
【单选题】
乙炔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乙炔气瓶内应留有余压( ),防止其他气体灌进气瓶内。
A. 0.05~0.1MPa
B. 0.1~0.3MPa
C. 0.3~0.5MPa
D. 0.5~0.8MPa
【单选题】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 三年
B. 五年
C. 六年
D. 八年
【单选题】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不包括( )。
A.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B.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C.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D. 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单选题】
法定职业病种类有( )。
A. 10类115种
B. 9类99种
C. 10类132种
D. 9类115种
【单选题】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 )的损害,还可对全身其他系统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A. 神经系统
B. 听觉器官
C. 心血管系统
D. 泌尿系统
【单选题】
下列哪类未列入电磁辐射的职业危害因素。( )
A. 可见光
B. 紫外线
C. 射频辐射
D. 激光
【单选题】
下列哪类未列入异常气象条件的职业危害因素。( )
A. 高温
B. 强热辐射
C. 低气压
D. 高湿
【单选题】
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 )kg的作业。
A. 22
B. 25
C. 30
D. 40
【单选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
A. 四类
B. 五类
C. 六类
D. 七类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 )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单选题】
闪点在45℃及以下易燃液体的开式储罐属于一级,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
A. 4Ω
B. 5Ω
C. 10Ω
D. 30Ω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
A. 工程技术人员
B. 本单位
C. 中介机构
D. 安全管理人员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 )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
A. 未经验收
B. 未经检测合格
C. 应当淘汰
D. 未采取防护措施
【单选题】
对于机械生产场所,车间的汽车通道宽度应大于( )。
A. 3m
B. 4m
C. 5m
D. 6m
【单选题】
下列( )不属事故调查的原则。
A.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B. 遵循效能的原则
C. 公开、公正的原则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 )的罚款。
A. 百分之七十
B. 百分之八十
C. 百分之九十
D. 百分之一百
【单选题】
发生一般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处二十万元以上( )元以下的罚款。
A. 五十万
B. 八十万
C. 一百万
D. 二百万
【单选题】
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 )日的暂时性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伤害。
A. 30
B. 60
C. 100
D. 105
【单选题】
下列属于事故直接原因的是( )。
A. 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不足
B. 劳动组织不合理
C. 现场安全检查缺乏
D. 违规作业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投入的保障主体是( )。
A. 董事会
B. 股东大会
C. 监事会
D. 执行总裁
【单选题】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指由( )依法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
A. 国务院
B. 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
C. 国务院部委
D.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单选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 )。
A. 重新签订
B. 废止
C. 有效
D. 无效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 安全标语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牌
D. 安全标志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 行业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内控标准
【单选题】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主要是指( )。
A. 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
B. 作业场所管理
C. 健康监护
D. 职业病诊断
【单选题】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年。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 各级工会组织
B. 用人单位
C. 各级政府
D. 各级卫生部门
【单选题】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 )。
A. 安全距离
B. 一定距离
C. 100米
D. 50米
【单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 ),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 安全指挥
B. 救援工作
C. 安全管理
D. 应急管理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 )。
A. 责任制
B. 注意事项
C. 管理目标
D. 操作规程
【单选题】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 )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 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 生产经营范围
C. 安全管理区域
D. 经济指标
【单选题】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在1小时内
B. 在2小时内
C. 立即
D. 在24小时内
【单选题】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规定采取停止( )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A. 供水
B. 供电
C. 供气
D. 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