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使用( )菜单可以按大小或日期排列图标。(1.0分)
A. 文件
B. 编辑
C. 工具
D. 查看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KZW-4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调整阀阀芯弹簧自由高为( )。(1.0分)
A. 33.5~30.5 mm
B. 30~33 mm
C. 28.5~31.5 mm
D. 28.5~25.5 mm
【单选题】
若想清除单元格中内容的方法:选中要清除的区,按键盘上的( )键。(1.0分)
A. Delete
B. Excel
C. Book1
D. Enter
【单选题】
120型控制阀橡胶密封件自制造完成之日起至组装使用前的贮存期不超过( )。(1.0分)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年
【单选题】
单车制动感度试验时,其减压量应掌握在( )。(1.0分)
A. 10kpa
B. 20kpa
C. 30kpa
D. 40kpa
【单选题】
撤除闸调器试块减压140kpa后,测量活塞行程须明显( )。(1.0分)
A. 变短
B. 变长
C. 不变
D. 复原
【单选题】
组合式制动梁需改装卡子结构的制动梁安全链时。组装后两安全链卡子距离为( )。(1.0分)
A. (800±5)mm
B. (1000±5)mm
C. (1100±5)mm
D. (1200±5)mm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中( )根据列车管的压力变化控制作用阀的充、排气,以实现机车的制动、缓解和保压作用
A. 单独制动阀
B. 作用阀
C. 分配阀
D. 中继阀
【单选题】
机车无火回送时,JZ-7型空气制动机分配阀常用限压阀应调整为( )。(1.0分)
A. 250 kPa
B. 200kPa
C. 300 kPa
D. 350 kPa
【单选题】
从司机将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时,到列车停下来为止所走过的距离叫做( )。(1.0分)
A. 空走距离
B. 制动距离
C. 有效制动距离
D. 标准制动距离
【单选题】
尺寸标注时,每个方向只能有( )主要基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3个以上
【单选题】
JZ-7型制动系统中的分配阀属于( )的结构形式。(1.0分)
A. 二压力
B. 三压力
C. 二压力和三压力混合
D. 混合压力
【单选题】
看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是为了( )。(1.0分)
A. 想象零件形状
B. 明确各部分大小
C. 掌握质量指标
D. 了解零件性能
【单选题】
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格的( )。(1.0分)
A. 第一格
B. 第二格
C. 第三格
D. 第四格
【单选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客货车转换阀装主要由偏心杆、手柄弹簧、( )、阀套、O形密封圈等组成。(1.0分)
A. 柱塞
B. 转换按钮
C. 膜板
D. 排气阀
【单选题】
划线时,确定圆心的尺寸最少应有( )。(1.0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单选题】
钻头( )为零时,靠近切削部分的棱边与孔壁的摩擦比较严重,容易发热和磨损。(1.0分)
A. 前角
B. 后角
C. 横刃斜角
D. 副后角
【单选题】
火灾报警电话是( )。(1.0分)
A. 110
B. 114
C. 119
D. 120
【单选题】
( )可列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是。(1.0分)
A. 造成30人以上死亡
B.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C.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D. 造成3人死亡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钻精度要求不高的孔,加切削液的主要目的在于( )。 (1.0分)
A. 冷却
B. 润滑
C. 便于清屑
D. 减小切屑抗力
【单选题】
应根据轴承的工作温度、( )和负荷大小等不同,选用不同黏度的轴承油。
A. 等级
B. 体积大小
C. 适用场合
D. 速度指数
【单选题】
螺栓断在孔内时,可用直径比螺纹公称直径小( )的钻头将螺栓钻去,再用丝锥攻出内螺纹。(1.0分)
A. 0.5~lmm
B. 1~1.5mm
C. 2mm
D. 2mm以上
【单选题】
研磨剂在研磨过程中对工件表面起着( )。(1.0分)
A. 物理作用
B. 化学作用
C. 氧化作用
D. 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
【单选题】
采用热装法装配轴承时,将轴承放入机油槽中加热,温度不超过( )℃。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当材料厚度不变,弯曲半径愈大则变形愈小,中性层愈接近材料厚度的( )。
A. 内层
B. 中间层
C. 外层
D. 外表面
【单选题】
对于过盈量较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装配时,一般采用( )。(1.0分)
A. 用软钢或铜制成专用套用手锤轻轻敲人
B. 以铜棒或铝棒垫着用手锤轻而均匀地敲打内外环
C. 将轴承加热后再装到轴上
D. 在压力机上轻轻压人
【单选题】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压强的单位符号是( )。
A. N
B. Pa
C. Nm
D. kgf/cm2
【单选题】
65Mn弹簧钢,淬火后应进行( )。(1.0分)
A. 高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低温回火
D. 完全退火
【单选题】
()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A. 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D. 临时
【单选题】
带传动装配时,两带轮相互位置是否正确,可用直尺或( )进行测量。(1.0分)
A. 角尺
B. 拉线法
C. 划线法
D. 光照法
【单选题】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叫( )。(1.0分)
A. 装配工序
B. 工步
C. 部件装配
D. 总装配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当21号管排风,将造成PVEM紧急放风阀动作,使得制动管内压缩空气以足够大的流速排向大气,保证紧急制动的发生。( )(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空制动比空气制动的同步性要好得多。
A. 对
B. 错
【判断题】
螺杆式压缩机检修后可以直接试车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当ERCP或16CP模块故障时,制动系统自动转换到空气模式,使其仍可继续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1型制动机采用闭式电空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3型分配阀紧急活塞杆稳定限制孔则会导致常用制动时发生紧急制动。(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手制动拉杆与链蹄环,手制动动滑轮、定滑轮采用拉铆销。(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DK-1型制动机紧急放风阀受总风管排风速度的快慢,自动选择作用位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公文排版字号一般应稍小些。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3型制动机和104型制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们是。___
A. 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元论和二元论
C. 反映论和先验论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单选题】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___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
D. 辩证法
【单选题】
进入人的认识活动,并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是。___
A. 认识主体
B. 认识中介
C. 认识手段
D. 认识客体
【单选题】
认识过程中脱离感性认识,会导致。___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经验主义
D. 唯心论
【单选题】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但是,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领域面对这些领域和问题,牛顿物理学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新的理论。科学发展史上这些推陈出新的事实表明。___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客观性
D. 真理具有主观性
【单选题】
。___
A. 实践决定认识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需要意识的指导
D.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单选题】
马克思说:“忧心忡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买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该论断说明。___
A. 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
B. 人的认识是人的主观想象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的认识受人的身份地位决定
【单选题】
人们要判断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___
A. 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
B. 能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C. 能不能付诸实践
D. 能不能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
【单选题】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___
A. 理论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 由理论指导的行动才能叫做实践
C.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实践是物质化的理论
【单选题】
“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源于实践
B. 认识指导实践
C. 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
D. 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
【单选题】
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掌握了电能的规律,然后以该规律为指导,人们研制生产出各种工业和家用电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这一事实表明。___
A. 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的唯一途径
B. 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C. 实践活动离不开规律的指导
D. 规律必须重新回到实践才有意义
【单选题】
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___
A. 感性认识来自于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更完整
C. 抽象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单选题】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与该论断所揭示的哲理相一致的是。___
A. 心想事成
B. 成事在天
C. 坚持就是胜利
D. 无限风光在险峰
【单选题】
学习、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支撑该命题的理论依据是。___
A.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认识能够检验实践
D. 实践能够检验认识
【单选题】
列宁说:“以为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以的。”该论断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作用
B. 理性认识的作用
C. 理性因素的作用
D.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所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具体表现为。___
A.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
【单选题】
“熟知不等于真知”所揭示的是。___
A.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
B. 感性认识具有具体性
C. 感性认识贴近现实
D.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单选题】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___
A. 价值
B. 认识
C. 实践
D. 事物
【单选题】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___
A. 科学家的驳斥
B. 实践的发展
C. 唯物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内在的矛盾
【单选题】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表明人的才智。___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发展的动力在于实践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
A. 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属于。___
A. 不可知论
B. 先验论
C. 辩证反映论
D. 辩证唯物论
【单选题】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___
A. 直接现实性
B. 普遍性
C. 能动目的性
D. 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___
A. 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B. 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 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
D. 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
【单选题】
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把“有用”与“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___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价值性
D. 具体性
【单选题】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17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17世纪末惠根斯提出“波动说”,两种学说在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1922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波粒二象性”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D.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怀疑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___
A. 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
B. 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
C.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__
A.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 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悬错误的观点
D.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单选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___
A.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 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 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单选题】
“知识就是力量”,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___
A. 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
B. 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知识精英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知识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选题】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___
A.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B. 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C.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D. 人与物的关系
【单选题】
实践“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B.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与这句话最相符合的是。___
A.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 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 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 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单选题】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___
A. 自觉能动性
B. 物质性
C. 客观性
D. 社会历史性
【单选题】
物品种难以计数,而人们首先研究的还是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和动物。这说明。___
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是实践的归宿
B. 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C.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D. 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单选题】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___
A. 概念
B. 推理
C. 表象
D. 假说
【单选题】
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在于。___
A. 直接性和具体性
B. 间接性
C. 抽象性
D. 全面性和真实性
【单选题】
理论”蕴含的哲理是。___
A.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B.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C. 意识具有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