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露天深孔台阶爆破中,爆破飞散物对人员的最小安全允许距离是___m。
A. 300
B. 按设计,但≮200
C. 按设计,但≮150
D. 按设计,但≮10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保管员应详实记录民用爆炸物品___,并如实录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信息系统。
A. 流向信息
B. 名称
C. 生产单位
【单选题】
报警值班室应当安装值班报警电话并保持___小时畅通。
A. 8
B. 16
C. 24
【单选题】
检验爆破器材应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低温不低于零下30℃,高温不高于___℃。
A. 50
B. 40
C. 30
【单选题】
临时存放点的设置,应当同时满足方便作业、方便___、周边安全的三个要求。
A. 隔离
B. 使用
C. 运送
【单选题】
专门用于储存爆破器材的仓库,要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GA837)的规定建立人防、物防、___、犬防等治安防范措施。
A. 机防
B. 设防
C. 技防
【单选题】
临时存放爆破器材的船只,船上应悬挂危险标志,夜间挂___。
A. 绿灯
B. 红灯
C. 黄灯
【单选题】
采用爆炸法在小坑中销毁雷管时,起爆体要放在雷管堆的顶部,炸药量应该控制在___kg左右。
A. 1
B. 2
C. 3
【单选题】
爆破器材储存库的___,应当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A. 保管员
B. 值班人员
C. 管理人员
【单选题】
可移动库对炸药的最大储存量为___t。
A. 5
B. 10
C. 20
【单选题】
黑火药大约是在11~12世纪传入___国家的。
A. 阿拉伯
B. 欧洲
C. 非洲
【单选题】
保管员负责验收、保管、发放、回收___。
A. 建筑材料
B. 生产工具
C. 民用爆炸物品
【单选题】
违反爆炸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___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一年以下
B. 二年以下
C. 三年以下
【单选题】
实施爆破作业,应当在安全距离以外___并安排警戒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A. 挂红灯
B. 设置警示标志
C. 管制交通
【单选题】
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危险物质情节较轻的,处___拘留。
A. 五日以上
B. 十日以上
C.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应在施工前___天发布施工公告。
A. 1
B. 2
C. 3
【单选题】
工业雷管编码在___年内具有唯一性。
A. 8
B. 10
C. 12
【单选题】
爆破作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实施爆破作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___《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A. 暂扣
B. 没收
C. 吊销
【单选题】
民用爆炸物品最小计数单位和基本包装单元上应同时有___和登记标识。
A. 警示标识
B. 编号
C. 告示
【单选题】
爆破作业单位不按规定将民爆物品退库并在工地过夜存放的,可由公安机关对行为人予以行政___。
A. 拘留
B. 罚款
C. 批评
【单选题】
冲击波感度是指在___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A. 超声波
B. 冲击波
C. 地震波
D. 电磁波
【单选题】
炸药在___作用下产生的分解称为炸药的热分解。
A. 热
B. 冷
C. 湿
D. 火
【单选题】
连接电起爆网路时,应该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或爆破员从___向起爆站依次进行连接。
A. 自由面
B. 斜面
C. 地面
D. 工作面
【单选题】
连接导爆索时,可用细绳将两段导爆索紧紧地捆扎起来,搭接长度应不少于___。
A. 100mm
B. 120mm
C. 150mm
D. 180mm
【单选题】
煤矿许用导爆索的药芯或防潮剂中含有___,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引燃瓦斯。
A. 铝镁粉
B. 消焰剂
C. 添加剂
D. 氧化剂
【单选题】
磁电雷管是由电磁感应产生___而激发的电雷管。
A. 磁场
B. 电能
C. 热量
D. 冲击
【单选题】
混合炸药的组分一般含有以下三种:___、可燃物和附加物。
A. 氧化剂
B. 试剂
C. 添加剂
D. 除湿剂
【单选题】
电阻指电雷管的全电阻,它包括___和脚线电阻。
A. 雷管电阻
B. 接地电阻
C. 桥丝电阻
D. 引线电阻
【单选题】
按炸药的组成,可将炸药分成___和混合炸药两大类。
A. 单质炸药
B. 优质炸药
C. 复合炸药
D. 自制炸药
【单选题】
导爆管的管壁材料为高压聚乙烯___。
A. 橡胶
B. 塑料
C. 胶皮
D. 玻璃纤维
【单选题】
根据起爆药包在炮孔中安放的位置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起爆方式:___、反向起爆和多点起爆。
A. 电起爆
B. 正向起爆
C. 非电起爆
D. 平行起爆
【单选题】
一般深孔爆破采用耦合装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采用___。
A. 不耦合装药
B. 耦合装药
C. 混合装药
D. 均匀装药
【单选题】
露天浅孔、深孔、特种爆破,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___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20min
【单选题】
在竖井井底工作面无瓦斯时,可使用其它电源起爆。此时,电压不得超过___伏,且必须有防爆型电力起爆接线盒。
A. 127
B. 220
C. 300
D. 380
【单选题】
在井筒内用罐笼运送硝化甘油以外的其它炸药时,罐笼升降速度不得超过___。
A. 2米/秒
B. 3米/秒
C. 4米/秒
D. 5米/秒
【单选题】
用专用机车往井下运送爆破材料而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在同一列车内运输时,装有炸药和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它们同机车之间都必须用长度大于___的空车隔开。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单选题】
地下工程爆破后,经通风除尘排烟确认井下空气合格、等待时间超过___后,方准许检查人员进人爆破作业地点。
A. 10min
B. 15min
C. 20min
D. 25min
【单选题】
装药前应检查和清理爆破工作面20米以内的巷道,如有煤或矸石堆、矿车或其他杂物阻塞巷道断面___以上时,都要清除出去。否则不能爆破。
A. 一半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三分之一
【单选题】
掏槽孔中空孔的作用是___。
A. 设计需要
B. 给爆破提供自由面
C. 可有可无
D. 补充装药
【单选题】
制作起爆体要在爆破地点附近,选择___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金属导体的安全地点进行。
A. 底板
B. 侧墙
C. 隔板
D. 顶板
【单选题】
在计算爆破振速V的经验公式(V=K(Q1/3/R)α)中,R代表___。
A. 地震波衰减指数
B. 从被保护的建(构)筑物到装药中心的距离
C. 一次起爆药量
D. 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等有关的系数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___
A. 自己的发展
B. 理论创新
C. 民主政治
D. 人民的拥护
【单选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___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D. 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目标决定的
【单选题】
在经济发展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是___
A. 科学技术
B. 资源
C. 人才
D. 劳动工具
【多选题】
学习邓小平理论要___
A. 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 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
C. 把学习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D.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E. 用什么学什么
【多选题】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___
A. 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
B.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 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 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
E.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多选题】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__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多选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___
A. 利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
B. 既统一又矛盾
C. 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 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E. 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多选题】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___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多选题】
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以一下因素决定的___
A. 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才盾
C. 建立强人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我国的现实状况
E. 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
【多选题】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___
A. 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B. 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C. 政府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经济转变
D.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E.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多选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___
A. 科学
B. 技术
C. 管理
D. 工具
E. 人力资本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___
A. 统一性
B. 开放性
C. 竞争性
D. 公开性
E. 有序性
【多选题】
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___
A. 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
B.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C. 公共产品的生产
D. 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E. 地方保护主义
【多选题】
邓小平提出“两手抓”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___
A.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E. 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
【多选题】
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条约是___
A.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逼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B. 1860年10月2ti日,清政府被逼同英国缔结的中英《北京签约》
C. 1898年6月9日,英国逼近清政府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令条》
D. 1887年12月签订的《北京条约》
E.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多选题】
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 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 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E. 离开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
【多选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__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民主
E. 文明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___
A. 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 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 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 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
E. 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 对
B. 错
【判断题】
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生产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A. 对
B. 错
【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科技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二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A. 对
B. 错
【判断题】
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低工资、低物价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A. 对
B. 错
【判断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A. 对
B. 错
【判断题】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
A. 对
B. 错
【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
A. 对
B. 错
【单选题】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 教育
B. 经济
C. 发展
D. 稳定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 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单选题】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___
A. 阶级性
B. 人民性
C. 先进性
D. 领导
【单选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___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与时俱进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坚持党的先进性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是___
A. 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 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D. 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单选题】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___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群众路线
【单选题】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最好实践和最好检验是___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