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B737ng)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驾驶舱活动窗的作用,是使维护人员方便进出驾驶舱
B. 飞机设计活动窗的目的是,当飞机在地面没有开空调时,用来给机组通风换气
C. 两个活动窗都可以从外面打开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B737n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驾驶舱活动窗的作用,是使维护人员方便进出驾驶舱
B. 飞机设计活动窗的目的是,当飞机在地面没有开空调时,用来给机组通风换气
C. 两个活动窗都可以从外面打开
D. 只有右侧的活动窗可以从外面打开
【单选题】
(B737ng)737NG的APU相对737-345更易于维护主要体现在___
A. 不用到APU上检查滑油量,在驾驶舱即可,并有相应的提示
B. 飞机上有部件可以提供维护信息代码,易于排故
C. CDU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B737ng)GTCP85-129型APU控制电门放“START”位回复到“ON”位时:___
A. A.APU燃油关断活门和进气问打开
B. B.APU燃油电磁阀打开
C. C.点火激励器开始激励
D. D.起动机开始工作
【单选题】
(B737ng)下列各种情况,哪一种不会导致APU保护性停车?___
A. A. APU转速超过110%
B. B. APU滑油过热
C. C. APU滑油低油量
D. D. APU滑油低压
【单选题】
(B737ng)下列哪一元件对APU发动机的工作或起动没有控制作用? ___
A. A. ETC
B. B. APU控制组件
C. C. 三速电门
D. D. APU发电机控制组件
【单选题】
(B737ng)下列哪种情况,将引起APU自动停车___
A. A. 滑油箱油量低于是0.5夸脱
B. B. 飞机在空中,把电瓶电门扳至“OFF”位
C. C. 滑油压力瞬时(小于10秒)低于45 PSI
D. D. 滑油温度瞬时超过124 0 C
【单选题】
(B737ng)在大流量气源负载期间为防止高EGT,APU采取的自动保护方法是___
A. A. 通过加速限制活门旁通多一点燃油,来减少供给燃烧室的燃油
B. B. 由电子温度控制组件(ETC)打开喘振活门,来减轻压气机负荷
C. C. 由电子温度控制器(ETC)关停APU
D. D. 由电子温度控制器(ETC)关闭APU引气活门
【单选题】
(B737ng)737NG的APU系统较易于维护主要体现在哪里:___
A. CDU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
B. 不用到APU上检查滑油量,在驾驶舱即可,并有相应的提示
C. 飞机上有部件可以提供维护信息代码,易于排故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B737ng)737NG新增APU的MAINT灯,以下哪一个不是灯亮的条件:___
A. 起动时起动发电机内部旋转整流器短路
B. APU低滑油量
C. APU低滑油压力
D. 题目有问题,以上都是灯亮的条件
【单选题】
(B737ng)APU 的转速在约10%RPM时,滑油压力4PSI,滑油压力顺序电门闭合,则___
A. A. 滑油低压灯灭
B. B. 点火系统通电,燃油电磁活门打开
C. C. 喘振活门打开
D. D. 起动机停止工作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举高车水平支腿伸不出去的故障原因。___
A. 活动支腿与固定支腿之间装配间隙太小
B. 下车控制水平支腿的溢流阀设定压力太低。
C. 发动机转速过低
D. 控制水平支腿外伸的开关或电路出故障
【单选题】
以下对举高类消防车描述正确的是___。
A. 云梯消防车只能用于救人
B. 举高车的臂架型式分为直臂和曲臂两种
C. 45米以上的举高车其行驶速度一般为80km/h左右
D. 软腿报警可作为衡量举高车安全系统性能标准之一
【单选题】
登高平台消防车液压油油量,当整车处于行驶状态时,液压油油位应处于液位计的___。
A. 100以上和110之间
B. 90以上和110之间
C. 80以上和110之间
D. 100以上和120之间
【单选题】
轻型消防车消防车底盘的厂定最大总质量大于( ),但不大于___的消防车。
A. 1800kg;6000 kg
B. 2800 kg; 7000 kg
C. 1000 kg;5000 kg
D. 1000 kg; 6000 kg
【单选题】
举高消防车应配置与支腿数量相等的支承墊板,支 承墊板的面积应保证支撑面所受的压强小于等于 800KPa。每块支承墊板的重量不得大于 ___
A. 15kg
B. 20Kg
C. 18Kg
D. 14Kg
【单选题】
有些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不讲文明礼貌,只顾自己方便,不管他人难处,占道行驶,强行超车,车逼行人,导致种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正确处理___的关系。
A. 快与慢
B. 得与失
C. 有理与无理
D. 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