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___且不应低于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40|c30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管辖的生产设备缺陷(包括市场化业务代维生产设备)管理工作,不适用于___缺陷的管理工作。
A. 运输车辆
B. 运行设备
C. 备用设备
D. 运行和备用设备
【单选题】
___指现场运行和备用中的设备、系统、生产设施以及生产附属设施发生的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等的异常现象。
A. 一类缺陷
B. 二类缺陷
C. 三类缺陷
D. 设备缺陷
【单选题】
___对人身、设备安全无直接威胁或对经济运行有较大影响,但通过合适的运行操作或临时措施可以防止事故发生或经济损失,应在一定时限内消除的设备缺陷。
A. 一类缺陷
B. 二类缺陷
C. 三类缺陷
D. 四类缺陷
【单选题】
___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无影响,但对经济运行、文明生产或使用便利性等有轻微影响,可结合计划性检修予以消除的设备缺陷。
A. 一类缺陷
B. 二类缺陷
C. 三类缺陷
D. 四类缺陷
【单选题】
___负责设备(包括线路管道本体和光缆)运行过程中发现缺陷的填报、处理进度跟踪、验收,并做好记录。
A. 生产分管领导
B. 技术质量部
C. 调度运行中心
D. 维抢修中心
【单选题】
___负责非运维一体化站场缺陷(自行消缺除外)以及运维一体化站场疑难缺陷的消除工作(除管道保护中心和通信专业负责外)。
A. 生产分管领导
B. 技术质量部
C. 调度运行中心
D. 维抢修中心
【单选题】
缺陷一经发现由相关人员在ERP 系统上填写___,应详细填写缺陷标题(所在站场/线路组+缺陷现象,尽可能附照片)、专业分类、缺陷等级。
A. 操作票
B. 缺陷工单
C. 工作票
D. 巡查记录
【单选题】
消缺责任部门收到二类缺陷报告后,应组织人员在___个日历日内完成消缺或降低缺陷等级(国家法定节日除外,计时范围:缺陷填报24小时后至调度运行中心验收完成)。
A. 2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消缺责任部门在接收三类缺陷后,应组织人员在___个日历日内完成消缺工作(国家法定节日除外,计时范围:缺陷填报24小时后至调度运行中心验收完成)。
A. 2
B. 5
C. 10
D. 15
【单选题】
消缺责任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消缺计划,一般应在收到缺陷报告后___内完成处理,特殊情况由专业点检员或技术员在缺陷分析会或年度总结上说明情况。
A. 10天
B. 15天
C. 30天
D. 半年
【单选题】
在用工艺设备、电气设备、控制设备、通信设备、计量设备(仅限涉及下游贸易计量)无法正常投用,需切换至备用工艺设备、电气设备、控制设备、通信设备(备用设备只有一套)是___。
A. 一类缺陷
B. 二类缺陷
C. 三类缺陷
D. 四类缺陷
推荐试题
【单选题】
VoLTE呼叫流程中我们可以在空口( )信令中看到QCI=1的GBR速率
A. RRCConnectionSetup
B. Activate Dedicated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C. RRCConnectionRequest
D. 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单选题】
主叫收到( )信令表示IMS已下发INVITE到EPC进行寻呼
A. INVITE 200
B. INVITE 100
C. INVITE 183
D. INVITE 180
【单选题】
关于空闲态小区重选对现有2/3G网络及用户体验的影响,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执行重选时对用户拨打电话没有影响
B. 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SGSN以识别LTE多模终端并将其路由至LTE网络
C. 需软件升级LTE覆盖区内所有2/3G现网无线设备,小区广播中支持LTE邻区:重选优先级等新参数的配置
D. 频繁重选导致终端耗电增加,待机时间缩短
【单选题】
在反向链路上, CDMA2000 系统是如何区分不同的用户的? ( )
A. 用长PN偏移量区分不同的用户
B. 用短PN偏移量区分不同的用户
C. 用Walsh 码区分不同的用户
D. 用时隙区分不同的用户
【单选题】
关于无线传播损耗,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阴影衰落损耗(慢衰落损耗):阴影效应,由地形地物引起,表现为高斯分布。
B. 快衰落损耗:多径效应,由多径传播引起,表现为正态分布。一般通过功控、均衡等信号处理方式解决。
C. 空间传播损耗:随距离衰减的电播传播损耗,为固定斜率的衰减。
D. 其他损耗,如穿透损耗等。一般通过预留损耗余量降低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单选题】
即时通信业务测试时,如何定义消息发送接收时延?( )
A. 服务器到接收端的时间;
B. 发送到服务器端收到消息的时间;
C. 发送到接收端收到消息的时间;
D. 基站到接受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