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___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
A.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发展国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 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___
A. 基本不适应
B. 完全适应
C. 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
D. 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
【单选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___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矛盾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
A.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选题】
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陈云
【单选题】
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相比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___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单选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___
A. 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
B. 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D. 意识形态的不同
【单选题】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___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___
A.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什么是计划经济
【单选题】
邓小平认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大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___
A. 高速发展生产力
B.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共同富裕
D.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单选题】
邓小平认为,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的压倒一切的标准是___
A. 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
B. 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C. 人们的经济收入差距是否不断缩小
D.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有没有提高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___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是___提出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单选题】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在___
A. 1987年2月
B. 1987年4月
C. 1987年10月
D. 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
【单选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___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邓小平
【单选题】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___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 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单选题】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坚持实干兴邦
【单选题】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 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单选题】
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___
A. 科教兴国战略
B. 人才强国战略
C.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 加快科技改革开放的战略
【单选题】
习近平在___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
A. 2011年
B. 2012年
C. 2013年
D. 2014年
【单选题】
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___
A. 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 由贫穷到富裕
C. 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
D. 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单选题】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___
A. 2010年
B. 2020年
C. 2050年
D. 2070年
【多选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___
A. 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B.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 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影响的需要
【多选题】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___
A.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B.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C.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D. 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B.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问题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决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存在一个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D. 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多选题】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此话蕴含的核心意义是___
A. 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并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
B. 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一定要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
C. 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具体运用,并有必要继续发展
D.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为不同国家提供了一套既有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是___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选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___
A. 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 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 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 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___
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 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多选题】
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___
A.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 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是___
A. 壮大党的力量
B. 解决中国问题
C. 创造些新的东西
D. 维护领袖权威
【多选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它是___
A.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C. 国际形势的影响
D. 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体现
【多选题】
1931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___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A. 认识不清国内形势
B.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C.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D. 对党内外人士施行肃反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___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A. 具体实践
B. 具体实际
C. 时代特征
D. 民族文化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具体包括___
A.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B.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D. 用中国传统国学改造马克思主义
【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___
A. 毛泽东思想内在的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D.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___
A. 实事求是
B. 党的领导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多选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___
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多选题】
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行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___
A. 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 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D. 不从实际出发
推荐试题
【填空题】
24035.___物联网___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创新,成为国内外 IT 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可以分为:标识、感知、处理、信息传送四个环节。
【填空题】
24036.___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德国 VDI3441 标准的计算方法与 ISO 国际标准的计算方法不同,但计算出的数据种类相同。
【填空题】
24037.___超高频 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一般为 1~10m。
【填空题】
24038.___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
【填空题】
24039.___在噪声数据中,波动数据比离群点数据偏离整体水平更大。
【填空题】
24040.___物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两物流点间的物料数量。
【填空题】
24041.___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体。
【填空题】
24042.___车间任务型生产属于离散型制造。
【填空题】
24043.___流水线型生产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填空题】
24044.___工业工程应用注重人的因素。
【填空题】
24045.___人-机作业分析可用于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有利。
【填空题】
24046.___标准时间包括正常时间和宽放时间。
【填空题】
24047.___标准资料按实施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填空题】
24048.___看板管理具有生产以及运送的指令和生产优先次序的工具两种功能。
【填空题】
24049.___过程检验是对从原材料投产到产品最终形成之前的各道工序上的在制品进行的符合性检验。
【填空题】
24050.___精益生产的 7 大浪费:等待的浪费、过多搬运的浪费、不合格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和生产量或生产时机不当的浪费。
【填空题】
24051.___工业 4.0 的三大主题是智能物流、智慧工厂和智能生产。
【填空题】
24052.___在照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反复努力辨认,会很快造成疲劳,工作效率低、效果差。
【填空题】
24053.___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对其起制约作用。
【填空题】
24054.___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客体。
【填空题】
24055.___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
【填空题】
24056.___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是一种应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
【填空题】
24057.___管理控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及时地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信息。
【填空题】
24058.___控制强调的例外,不能仅依据偏差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而要从实际出发。
【填空题】
24059.___管理创新既是一种手段、方式,也是最终目的。
【填空题】
24060.___要确保质量,必须法制与德治并举。
【填空题】
24061.___开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
【填空题】
24062.___劳动法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填空题】
24063.___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填空题】
24064.___具有竞争意识而没有团队合作的员工往往不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
【填空题】
24065.___从业者从事职业的态度是价值观、道德观的具体表现。
【填空题】
24066.___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三个要素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信守承诺。
【填空题】
24067.___职业道德体现的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填空题】
24068.___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填空题】
24069.___工作情况必须戴好劳动保护物品,女工戴好工作帽,不准围围巾,禁止穿高跟鞋。操作时不准戴手套,不准与他人闲谈,精神要集中。
【填空题】
24070.___车间日常工艺管理中首要任务是组织职工学习工艺文件,进行遵守工艺纪律的宣传教育,并实行工艺纪律的检查。
【填空题】
24071.___1998 年,英国的工程师 Kevin Ashton 提出现代物联网概念。
【填空题】
24072.___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填空题】
24073.___“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填空题】
24074.___“因特网+物联网=智慧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