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A. 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B. 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C. 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单选题】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单选题】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B.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单选题】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
A. 商品拜物教
B. 货币
C. 私有制
D. 上帝
【单选题】
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说明
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
B. 使用价值取决于物品的自然属性,与劳动量无关
C. 无论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财富的物质内容
D. 使用价值是商品与其他物品的共同属性
【单选题】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力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反比
D.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成正比
【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力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
【单选题】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 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 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 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单选题】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 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单选题】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
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推荐试题
【单选题】
JG/4型压缩机润滑油滤芯应在___进行更换。
A. 12个月或压差达到15PSI
B. 6个月或压差达到10PSI
C. 12个月或压差达到10PSI
D. 6个月或压差达到15PSI
【单选题】
JG/4型压缩机振动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为___。
A. 0-7G’s 0-100HZ/0.100in
B. 0-50HZ/0.150in
C. 0-10G’s 0-50HZ/0.150in
D. 0-100HZ/0.001in
【单选题】
爆炸性气体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被分为___。
A. :0区、1区和2区
B. :10区、11区
C. :21区、22区和23区
D. :T1~T6组
【单选题】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___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A.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B. 大型火车站
C. 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 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单选题】
下列那种建筑需采取防雷感应措施___
A.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B.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C. 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D.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单选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___。
A. 3m×3m
B. 5m×5m
C. 8m×4m
D. 2m×4m
【单选题】
SHT 3164-2012 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规范中雷电活动区属于少雷区的是___
A. 年平均雷暴日在10天及以下的地区
B. 年平均雷暴日在15天及以下的地区
C. 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D. 年平均雷暴日在25天及以下的地区
【单选题】
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滞留时间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___
A. 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B. 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C. 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D. 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2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单选题】
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 确?___
A. 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 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 况起到监督作用。
B. 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 绝缘。
C. 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 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D. 我们一般选用50mA的漏电保护器来保护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