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2]压缩气体钢瓶应避免日光照射或远离热源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2]汽油等有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
A. 对
B. 错
【判断题】
[1]水的电导率小于10-6S/cm时,可满足一般化学分析的要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3]配制硫酸、盐酸和硝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A. 对
B. 错
【判断题】
[3]常用的滴定管、吸量管等不能用去污粉进行刷洗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在发生一级或二级烧伤时,可以用冰袋冷敷,减轻伤害程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1]在对发生机械伤的人员进行急救时,根据伤情的严重主要分为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搬运转送四个步骤
A. 对
B. 错
【判断题】
[2]钡盐接触人的伤口也会使人中毒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实验用的纯水其纯度可通过测定水的电导率大小来判断,电导率越低,说明水的纯度越高
A. 对
B. 错
【判断题】
[2]指示剂属于一般试剂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国家标准规定,一般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使用两个月后,必须重新标定浓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2]玛瑙研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烘烤或加热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实验室一级水不可贮存,需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A. 对
B. 错
【判断题】
[2]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化学试剂中二级品试剂常用于微量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分析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3]化学纯试剂品质低于实验试剂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基准试剂属于一般试剂
A. 对
B. 错
【判断题】
[3]灭火器内的药液密封严格,不须更换和检查
A. 对
B. 错
【判断题】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上部进行喷射
A. 对
B. 错
【判断题】
[3]用过的铬酸洗液应倒入废液缸,不能再次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2]纯水制备的方法只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A. 对
B. 错
【判断题】
[2]石英器皿不与任何酸作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在电烘箱中蒸发盐酸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圆底烧瓶不可直接用火焰加热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天平窒要经常敞开通风,以防室内过于潮湿
A. 对
B. 错
【判断题】
[2]铂坩埚与大多数试剂不反应,可用王水在铂坩埚里溶解样品
A. 对
B. 错
【判断题】
[2]为防止静电对仪器及人体本身造成伤害,在易燃易爆场所应该穿化纤类织物、胶鞋及绝缘底鞋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当眼睛受到酸性灼伤时,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用洗瓶的水流冲洗,然后用200g/l的硼酸溶液淋洗
A. 对
B. 错
【判断题】
[2]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 对
B. 错
【判断题】
[2]铂金制品在使用中,必须保持表面的光洁,若有斑点,用其他办法除不去时,可用最细的砂纸轻轻打磨
A. 对
B. 错
【单选题】
相对误差小于0.1%,最少应称取基准物___g。M(KHP)=204.2g/mol。
A. 0.41
B. 0.62
C. 0.82
D. 1
【单选题】
[2]测定某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得以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79.62%、79.38%。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___。
A. 0.0009
B. 0.0011
C. 0.009
D. 0.0006
【单选题】
[2]测定煤中含硫量时,规定称样量为3g精确至0.lg,则下列表示结果中合理的是___。
A. 0.042%
B. 0.0420%
C. 0.04198%
D. 0.04%
【单选题】
[2]按Q检验法(当n=4时,Q0.90=0.76)删除逸出值,下列哪组数据中有逸出值应予以删除___。
A. 3.03,3.04,3.05,3.13
B. 97.50,98.50,99.00,99.50
C. 0.1042,0.1044,0.1045,
D. 0.2122,0.2126,0.2130,0.2134
【单选题】
[2]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___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标准偏差
D. 正确
【单选题】
[3]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是___。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失误
C. 系统误差呈现正态分布
D.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单选题】
[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___。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B. 分析测量的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则系统误差一定小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单选题】
[2]总体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___。
A. 数据的分散程度
B. 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C. 数据的大小
D. 工序能力的大小
【单选题】
[2]测定某试样,五次结果的平均值为32.30%,S=0.13%,置信度为95%时(t=2.78),置信区间报告如下,其中合理的是___%。
A. 32.30±0.16
B. 32.30±0.162
C. 32.30±0.1616
D. 32.30±0.21
【单选题】
[1]下列电子天平精度最低的是___。
A. WDZK-1上皿天平(分度值0.1g)
B. QD-1型天平(分度值0.01g)
C. KIT数字式天平(分度值0.1mg)
D. MD200-1型天平(分度值l0mg)
【单选题】
[1]电子天平的显示器上无任何显示,可能产生的原因是___。
A. 无工作电压
B. 被承载物带静电
C. 天平未经调校
D. 室温及天平温度变化太大
推荐试题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___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
【单选题】
人在价值关系中___
A. 只能是价值主体
B. 只能是价值客体
C. 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 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单选题】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___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___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生产力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原理
D.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单选题】
“支配物理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___
A. 是对必然性的科学揭示
B. 正确地揭示了必然性的作用
C. 会导致“宿命论”
D. 会导致“唯意志论”
【单选题】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居于普遍性,它是___
A. 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 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 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D. 革命阶级发对反动阶级的斗争
【单选题】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___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 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单选题】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___
A. 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全相同
B. 社会的发展不受人思想和动机的影响
C.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单选题】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___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
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单选题】
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___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单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___
A. 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单选题】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___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单选题】
国家是代表___
A. 统治阶级利益的
B. 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 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 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单选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___
A.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 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 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单选题】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___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单选题】
“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___
A.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___
A. 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 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 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 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单选题】
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___
A. 产业革命
B. 思想革命
C. 政治革命
D. 经济革命
【单选题】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___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单选题】
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___
A. 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 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单选题】
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___
A. 改造自然
B. 适应自然
C. 制造工具
D. 控制自然 
【单选题】
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___
A. 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 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 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___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单选题】
社会意识是___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 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___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单选题】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单选题】
社会存在是___
A. 社会环境
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 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___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单选题】
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___
A. 国家元首
B. 意识形态
C. 国家政权
D. 政党
【单选题】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___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 人是符号动物
D.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单选题】
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___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国体和政体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单选题】
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___
A. 阶级妥协的结果
B. 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C.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 使用暴力的结果
【单选题】
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___
A. 分配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参加生产劳动与否
【单选题】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反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单选题】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___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单选题】
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___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单选题】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