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___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单选题】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___
A. 发现真理
B. 认识世界
C. 改造世界
D. 创立新理论
【单选题】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 ___
A. 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C. 认识的任务在于运用客观规律解释世界
D. 只要了解了客观规律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___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单选题】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可知论的认识观点
【单选题】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 ___
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单选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___
A. 唯理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反映论
【单选题】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___
A. 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 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 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 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单选题】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___
A. 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 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 ___
A. 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___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___
A. 辨证反映论
B. 经验论
C. 辩证唯物论
D. 不可知论
【单选题】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___
A. 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 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 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D. 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单选题】
古希腊的怀疑论者们强调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感觉是不同的,如同一盆水,有人感觉说温,有人感觉说凉。这说明 ___
A. 世界的真实状况是人们无法知道的
B. 认识结果是由主体决定的
C. 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D. 认识具有客观性
【单选题】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___
A.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B. 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C.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单选题】
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___
A.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 意识第一性的观点
C. 辩证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韩愈的《马说》论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论断在哲学上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 ___
A. 相互依存关系
B. 相互转化关系
C. 主体决定客体的关系
D. 客体决定主体的关系
【单选题】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___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理论来源于实践
C.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单选题】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___
A. 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 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 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单选题】
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C.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因为 ___
A.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 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___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单选题】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___
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单选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 ___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单选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___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单选题】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___
A. 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C. 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D. 正确的观点,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___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单选题】
概念、判断、推理是 ___
A.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___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单选题】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___
A. 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B.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单选题】
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理解丰富。这说明 ___
A. 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更丰富深刻
B. 理性指导下的感性认识丰富
C.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 ___
A. 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 意识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___
A. 认识论的辩证法
B. 认识论的唯物论
C. 认识论的唯理论
D. 认识论的经验论
【单选题】
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___
A. 可知论
B. 唯物论
C. 辩证法
D. 唯心论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 ___
A. 客观世界
B. 感性认识
C. 理性认识
D. 实践
【单选题】
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___
A. 唯理论学派
B. 经验论学派
C. 唯物主义阵营
D. 唯心主义阵营
【单选题】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___
A. 可知论学派
B. 不可知论学派
C. 唯理论学派
D. 经验论学派
【单选题】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___
A. 类似唯心主义经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单选题】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___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斜井坡度为___时,设踏步及扶手。
A. 10°~15°
B. 15°~35°
C. 35°
【单选题】
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斜井坡度大于___时,设梯子。
A. 25°
B. 30°
C. 35°
【单选题】
行人的水平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其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人力运输和机车运输的巷道的宽度分别不小于___m。
A. 0.6,0.7
B. 0.7,0.8
C. 0.8,0.9
【单选题】
无轨运输的斜坡道应设人行道,其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不小于___m。
A. 1.0
B. 1.1
C. 1.2
【单选题】
躲避硐室的间距在曲线段和直线段不超过___m。
A. 15,20
B. 15,30
C. 15,35
【单选题】
竖井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物件下坠的措施。井口应设置临时___。
A. 封口盘
B. 井盖门
C. 防护网
【单选题】
竖井施工应采用___层吊盘作业。
A. 单
B. 双
C. 多
【单选题】
竖井施工时,应设悬挂式金属安全梯,安全梯的电动绞车能力应不小于___t。
A. 3
B. 4
C. 5
【单选题】
斜井、平巷地表部分开口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及时进行___和砌筑挡墙。
A. 支护
B. 支撑
C. 防护
【单选题】
斜井内人行道一侧,每隔___m设一躲避硐。
A. 15--20
B. 20--30
C. 30--50
【单选题】
斜坡道及平巷采用无轨移动设备作业时,应保证刹车系统、灯光系统、___系统齐全有效。
A. 报警
B. 警报
C. 警告
【单选题】
天井掘进到距上部巷道约___m时,测量人员应给出贯通位置。
A. 6
B. 7
C. 8
【单选题】
用吊罐法掘进天井,吊罐提升用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___。
A. 8
B. 10
C. 13
【单选题】
用吊罐法掘进天井,吊罐提升用的钢丝绳任何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5%,磨损不超过原直径的___。
A. 5%
B. 10%
C. 15%
【单选题】
跨度大于___m的巷道架设碹胎,金属碹胎各节点应用螺栓连结。
A. 4
B. 5
C. 6
【单选题】
喷锚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锚杆形式、 ___,喷体厚度、强度等,应在设计中规定。
A. 样式
B. 角度
C. 方向
【单选题】
在动压巷道,应采用___支护方式。
A. 喷锚
B. 金属网
C. 喷锚与金属网联合
【单选题】
报废的竖井、斜井和平巷,地面入口周围还应设有高度不低于___m的栅栏。
A. 1.5
B. 1.8
C. 2
【单选题】
竖井与各中段的连接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和设置高度不小于___m的栅栏或金属网,并应设置阻车器,进出口设栅栏门。
A. 1.5
B. 1.8
C. 2
【单选题】
在竖井、天井、溜井和漏斗口上方作业,以及在相对于坠落基准面___m及以上的其他地点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A. 1.5
B. 1.8
C. 2
【单选题】
每个采区(盘区、矿块),均应有___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
A. 1
B. 2
C. 3
【单选题】
人员不应站在___的矿石上或进入内部处理堵塞。
A. 溜井
B. 漏斗
C. 溜井、漏斗
【单选题】
应建立顶板___制度,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应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
A. 单独
B. 专业
C. 分级
【单选题】
采用横撑支柱法采矿,横撑支护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一端应紧紧插入底板柱窝搭好平台方准进行凿岩,人员不应在横撑上行走,采幅宽度应不超过___m 。
A. 2
B. 3
C. 4
【单选题】
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每一回采分层的放矿量,应控制在保证凿岩工作面安全操作所需高度,作业高度不宜超过___m 。
A. 2
B. 3
C. 4
【单选题】
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回采,采场电耙的耙运方向,应与风流方向___ 。
A. 相同
B. 不同
C. 相反
【单选题】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上下两个分段同时回采时,上分段应超前于下分段,超前距离应使上分段位于下分段回采工作面错动范围之外且不小于___ m。
A. 10
B. 15
C. 20
【单选题】
采用分层崩落法回采,每个分层进路宽度应不超过3m,分层高度应不超过___m。
A. 2.5
B. 3.5
C. 4.5
【单选题】
采用分层崩落法回采,上下分层同时回采时,应保持上分层 (在水平方向上) 超前相邻下分层 ___m以上。
A. 10
B. 15
C. 20
【单选题】
回采顶柱和间柱,应预先先检查运输巷道的___情况,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A. 稳定
B. 稳固
C. 安全
【单选题】
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时,应待胶结充填体达到要求___,方可进行矿柱回采。
A. 稳定度
B. 强度
C. 安全度
【单选题】
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氧气应不低于20%,二氧化碳应不高于___。
A. 0.3%
B. 0.4%
C. 0.5%
【单选题】
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应不超过 ___mg/m3。
A. 0.3
B. 0.4
C. 0.5
【单选题】
矿井所需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供风量应不少于每人___立方米/min。
A. 3
B. 4
C. 5
【单选题】
按照排尘风速计算,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应不小于0.15 m/s,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应不小于___m/s。
A. 0.25
B. 0.3
C. 0.35
【单选题】
采掘作业地点的气象条件中规定干球温度的上限为___℃。
A. 26
B. 27
C. 28
【单选题】
进风巷冬季的空气温度,当低于___℃时,应有暖风设施。
A. 2
B. 3
C. 4
【单选题】
矿井应建立___通风系统。
A. 自动
B. 机械
C. 天然
【单选题】
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率,应不低于___。
A. 30%
B. 50%
C. 60%
【单选题】
采场形成通风系统之前,不应进行___作业。
A. 采掘
B. 回采
C. 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