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凝汽器低Ⅱ水位___ mm。
A. 150
B. 200
C. 100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厂凝补水箱正常水位___mm。
A. 2800mm~3100
B. 300mm~760
C. 400mm~860
【单选题】
我厂凝补水箱低至___mm跳凝上水泵。
A. 300
B. 600
C. 200
【单选题】
凝结水泵轴承冷却水取自___。
A. 闭式水
B. 开式水
C. 工业水
【单选题】
我厂凝结水泵密封水压力在___Mpa范围内。
A. 0.5~07
B. 0.25~0.60
C. 1.0~1.2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推力轴承温度___℃报警。
A. 80
B. 70
C. 75
D. 85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线圈温度___℃报警。
A. 115
B. 120
C. 130
D. 100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轴承温度___℃报警,
A. 80
B. 85
C. 90
D. 95.
【单选题】
凝结水泵电动机推力轴承温度___℃时保护停泵。
A. 90
B. 70
C. 75
D. 85
【单选题】
开式水泵运行时,轴承温度不应高于___℃。
A. 70
B. 90
C. 80
【单选题】
开式水泵运行时,出口压力应大于___。
A. 0.5MPa
B. 0.35MPa
C. 0.3MPa
【单选题】
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时,应维持循环水母管压力>___MPa。
A. 0.2
B. 0.12
C. 0.15
【单选题】
循环泵的运行时电机电流≤___A。
A. 239
B. 368
C. 348
【单选题】
循环泵的运行时电机定子绕组温度<___℃。
A. 140
B. 110
C. 125
【单选题】
循环泵的运行时电机推力轴瓦及导向轴瓦温度<___℃。
A. 70
B. 90
C. 85
【单选题】
凝结器真空上升到一定值时,因真空提高多发的电与循环水泵耗电之差最大时的真空称为___。
A. 绝对真空;
B. 极限真空;
C. 最佳真空;
D. 相对真空。
【单选题】
凝汽器内真空升高,汽轮机排汽压力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单选题】
闭式冷却水系统是由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冷却水泵,一个___ m3闭式稳压水箱和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冷却水热交换器设备组成的。
A. 30
B. 25
C. 10
【单选题】
闭式水箱水位维持在___mm。
A. 1600~1800
B. 1200~1400
C. 1000~1400
【单选题】
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差值称为凝汽器的___。
A. 过冷度;
B. 端差;
C. 温升;
D. 过热度。
【单选题】
当凝汽器真空降低,机组负荷不变时,轴向推力___。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闭式水箱水位低至___mm闭式水泵不能启动.
A. 800
B. 400
C. 650
【单选题】
我厂辅助蒸汽联箱母管压力为___MPa,温度为250-300℃。C
A. 0.8-1.1
B. 0.45-0.912
C. 1.0-1.3
【单选题】
辅助蒸汽系统安全门动作定值是A安全门___ MPa(暂定);B安全门1.10MPa。
A. 1.5
B. 1.3
C. 1.65
【单选题】
机组任何状态启动,低压轴封蒸汽温度正常维持在___℃,
A. 120~150
B. 150~180
C. 121~177
【单选题】
机组任何状态启动,任何时候低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___℃。
A. 121
B. 140
C. 150
【单选题】
机组冷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120~180
B. 150~200
C. 180~220
【单选题】
机组冷态启动,任何时候高中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___℃。
A. 120
B. 150
C. 180
【单选题】
机组温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200~300
B. 1500~280
C. 320~350
【单选题】
机组温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与调端高压缸金属温度差不大于___℃。
A. 85
B. 90
C. 100
D. 50
【单选题】
机组热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___℃。
A. 300~350
B. 300~330
C. 280~330
【单选题】
机组热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与调端高压缸金属温度差不大于___℃。
A. 85
B. 90
C. 100
D. 50
【单选题】
轴封供汽必须具有不小于___℃的过热度.
A. 24
B. 28
C. 14
【单选题】
当正常运行时维持低压轴封温度自动值___℃。投用减温水装置应谨慎操作,严防汽轮机轴封进水。
A. 120
B. 150
C. 180
【单选题】
冷油器油侧压力一般应___水侧压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略小于。
【单选题】
汽轮机润滑油中含水量的正常控制标准是___。
A. 100mg/l;
B. 80 mg/l;
C. 50 mg/ l;
D. 150 mg/ l。
【单选题】
主冷油器运行中切换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___.
A. 加快操作,迅速切换。
B. 停止操作,并恢复原状。
【单选题】
主油箱就地油位计应___一次。
A. 每班检查
B. 每2小时检查
C. 每4小时检查
【单选题】
汽轮机油系统打循环及盘车连续运行应在___进行。
A. 点火前;
B. 点火后;
C. 冲转前;
D. 无明确要求。
【单选题】
机组运行中油净化器 ___,并及时注水、排污。
A. 必须投入连续运行
B. 每4小时投运一次
C. 每12小时投运一次。
【单选题】
汽轮机任一轴承回油温度超过82℃,应___。
A. 立即打闸停机;
B. 立即减负荷;
C. 增开油泵,提高油压;
D. 降低轴承进油温度。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___
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单选题】
量变的复杂性是指___
A.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B.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单选题】
量变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___
A.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单选题】
量变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___
A.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B.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C.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单选题】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___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规律
【单选题】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___
A.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单选题】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单选题】
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___
A. 既保留又继承
B. 彻底抛弃
C. 既克服又保留
D. 矛盾的调和
【单选题】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___
A. 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 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 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 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___
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单选题】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___
A. 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 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单选题】
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___
A.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 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单选题】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___
A.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B.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
D. 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单选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___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__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单选题】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___
A. 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
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
D.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单选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___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绝对性和相对性
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斗争性和同一性
【单选题】
依据是___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单选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___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问题
【单选题】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___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单选题】
对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只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人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两种看问题的方法都是___
A. 重点论
B. 均衡论
C. 一点论
D. 两点论
【单选题】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___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单选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___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单选题】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___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单选题】
“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__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单选题】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 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单选题】
种___
A.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或然率”是指___
A. 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 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 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 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___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___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D. 科学实验
【单选题】
实践的客体是___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单选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___
A. 先验论
B. 反映论
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 不可知论
【单选题】
对不可知论以最有力驳斥的是___
A. 客观真理
B. 客观事实
C. 社会实践
D. 规律规律
【单选题】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___
A.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单选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___
A. 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 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___
A.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 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__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抽象性、间接性
C. 感觉、知觉、表象
D. 形象性、直接性
【单选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应理解为___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C.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