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空中交通服务的内容:___
A.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区域管制、进近管制或机场管制)
B. 飞行情报服务
C. 告警服务
D. 气象服务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有理由相信航空器及其机上人员遇到紧急和严重危险,需要立即援救的情况属于哪个阶段:___
A. 告警阶段
B. 情况不明阶段
C. 遇险阶段
D. 紧急阶段
【单选题】
区域管制单位应当于航空器起飞前或者进入本管制区前_______分钟,发出允许进入本管制区的航路放行许可或者按管制协议执行,并通过有关管制单位通知航空器驾驶员.___
A. 20
B. 10
C. 30
D. 15
【单选题】
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之间进行管制移交时,移交单位应当不晚于在航空器飞越管制移交点前_________分钟或者按照管制协议与接受单位进行管制协调. ___
A. 20
B. 10
C. 30
D. 15
【单选题】
管制协调后,原管制移交的内容有下列哪种变化的,不需要进行更正: ___
A. 飞行高度改变
B. 不能从原定的移交点移交
C. 飞越移交点的时间在区域管制单位之间相差超过5分钟
D. 飞越移交点的时间在区域管制单位之间相差超过3分钟
【单选题】
管制员在航空器预计飞越报告点______分钟后仍未收到报告的,应当立即查问情况并设法取得位置报告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同时有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时,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的航空器之间的间隔按照_____执行.___
A. 目视飞行规则
B. 仪表飞行规则
C. 程序管制规则
D. 雷达管制规则
【单选题】
起飞机场所在区域的区域管制单位对航空器申请的飞行高度层有批准权.区域管制单位如果对申请的高度层有异议,通常在航空器预计起飞时间前 ______分钟或者按照管制单位间协议时间提出.___
A. 10
B. 15
C. 20
D. 30
【单选题】
航线其他区域管制单位,如果对起飞航空器申请的或上一区域管制单位批准的飞行高度层有异议,通常在该航空器飞入本管制区______分钟前或者按照管制单位间协议时间向上一区域管制单位提出.___
A. 10
B. 15
C. 20
D. 30
【单选题】
遇有紧急情况,飞行安全受到威胁时,航空器驾驶员可以决定改变原配备的飞行高度层,但必须立即报告管制单位, _____对该决定负责.___
A. 航空器驾驶员
B. 管制员
C. 签派员
D. 带班主任
【单选题】
在我国空域内,沿航路、航线地带和民用机场区域设置管制空域,不包括 _______.___
A. 高空管制空域
B. 区域管制空域
C. 中低空管制空域
D. 进近管制空域
【单选题】
在我国境内标准大气压高度_______以上的空间,可以划设高空管制空域。___
A. 6000米(不含)
B. 6000米(含)
C. 6600米(不含)
D. 6600米(含)
【单选题】
空中交通管制航路的宽度为20公里,其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 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的 ,可以减少宽度 ,但不得小于______公里.___
A. 6
B. 5
C. 8
D. 9
【单选题】
区域管制单位雷达管制员应当根据雷达位置判断航空器到达某 一定位点的时间,并至少将其 在飞行进程单上记录______次 .___
A. 1
B. 2
C. 3
D. 不记录
【单选题】
下列情况不可以认为航空器高度已被确认的是 :___
A. 高度显示与航空器驾驶员报告的高度差别小于60米
B. 地面航空器高度的连续读数变化小于机场标高正负90米
C. 标牌上的高度与其他管制单位所确认的高度一致
D. 高度显示与航空器驾驶员报告的高度差别大于90米.
【单选题】
利用显示器上显示的C模式高度确定航空器飞行高度的原则是:在RVSM空域内,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某一高度上下各60米范围内时,则可认为保持在该高度上飞行.在其他空域内 ,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某一高度上下各_____米范围内时,则可认为保持在该高度上飞行.___
A. 60
B. 90
C. 30
D. 50
【单选题】
下列属于一次监视雷达识别航空器程序的是: .___
A. 从雷达标牌上 认出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B. 经雷达标牌确认 ,指定的离散二次雷达应答机编码与设定的 二次 雷达应答机编码一致
C. 在雷达标牌上 ,直接认出具有S模式设备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D. 通过雷达识别移交 .
【单选题】
下列测定航空器之间的间隔方法错误的是: .___
A. 两架航空器的一次雷达标志, 以两个中心的距离测算
B. 一架航空器的一次雷达标志与另一架航空器的二次雷达标志,以 一次雷达标志的中心至二次雷达标志最近边缘的距离测算
C. 两架航空器的二次雷达标 志,以两个标志最近边缘距离测 算;如 有足够的精度 ,亦可按两个中心的距离测算
D. 一架航空器的一次雷达标志与另一架航空器的二次雷达标志,以 一次雷达标志的中心至二次雷达标志的中心距离测算 .
【单选题】
航空器预计起飞前(本区域内)和预计进入管制区域边界前_____分钟,区域管制员开始工作.___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当航空器在本管制区域内的机场起飞时,区域管制员应当在预计起飞前 _____分钟开始守听。___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当航空器在本管制区域内着陆(或飞越),区域管制员应当在航空器预计进入管制区边界前_____分钟开始守听。___
A. 10
B. 20
C. 30
D. 40
【单选题】
如果前后两架同航迹的航空器飞越同一位置报告点,只有后一架航空器飞越位置报告点10分钟内,其中改变高度的航空器开始穿越的时间应当与被穿越航空器之间有_____分钟的纵向间隔。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雷达水平间隔标准规定,在相邻管制区使用雷达间隔时 ,雷达管制的航空器与管制区边界线之间的间隔在未经协调前 , 进近管制不得小于_____公里 ,区域管制不得小于_______公里.___
A. 3 5
B. 6 10
C. 3 10
D. 6 5
【单选题】
关于雷达引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 .
A. 除非另有协议 ,应当在本管制区内实施引导
B. 应当在离开雷达管制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前恢复航空器自主领航
C. 在最低引导高度或者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最低高度以上,应当保证被引导的航空器始终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
D. 雷达引导扇区的范围可以根据引导航空器飞行的需要, 将相邻的若干个小扇区合并扩大,并且使用其中最低的最低雷达引导高度作为该扇区的最低雷达引导高度 .
【单选题】
雷达引导扇区超障区范围内的超障余度 ,应当根据地形特征确定, 至少提供300米的超障余度, 在高原和山区至少提供______米的超障余度 .___
A. 400
B. 300
C. 600
D. 500
【单选题】
区域管制单位如果采用非雷达间隔标准,航空器的陆空通信联络应当在该航空器飞越管制区边界前______分钟或者按有关管制单位之间的协议,由移交单位转至接受单位.___
A. 5
B. 10
C. 3
D. 6
【单选题】
下列关于调整水平速度说法错误的是:___
A. 在7500米以上的高度层调整水平速度时,应当以0.01马赫数的倍数表示
B. 在7500米(含)以下的高度层调整水平速度时,应当根据指示空速以20公里/小时或者10海里/小时的倍数表示
C. 在7800米(含)以下的高度层调整水平速度时,应当根据指示空速以20公里/小时或者10海里/小时的倍数表示
D. 当不再要求水平速度限制时,管制员应当及时通知航空器驾驶员.
【单选题】
航空器调整速度时使用的最低调整速度标准:高度3000米 至8500米,_____公里/小时. ___
A. 470
B. 250
C. 380
D. 300
【单选题】
在任何时间内,对航空器的管制应当只由______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承担。___
A. 4
B. 3
C. 2
D. 1
【单选题】
改变高度的航空器,穿越同航迹的另一航空器的高度层,在上升或者下降至被穿越航空器的上或者下一个高度层之间,与被穿越的航空器之间应当有 ______分钟的纵向间隔.___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目视飞行时,________对航空器和航空器之间、航空器和障碍物之间的间隔正确与否负责.___
A. 航空器驾驶员
B. 签派员
C. 管制员
D. 空军管制员和民航管制员
【单选题】
当天气低于规定的目视气象条件时,按目视飞行规则飞行且能作仪表飞行的航空器和航空器驾驶员,经有关_____同意,可以转为仪表飞行.___
A. 签派室
B. 管制室
C. 空军管制单位
D. 航空器所有人
【单选题】
在发生威胁飞行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航空器驾驶员可以自行决定改变规定的飞行高度层,其方法为:___
A. 飞行方向左转30°,飞行20km
B. 飞行方向右转30°,飞行20km,再平行航线上升或下降高度,再转回原航路
C. 飞行方向右转20°,飞行30km,再平行航线上升或下降高度
D. 上升或下降到新的高度层,再右转30°,飞行20km,再平行原航线飞行
【单选题】
下列关于调整垂直速度说法错误的是:___
A. 为了建立或者保持安全间隔 , 管制员可以要求航空器调整其上升和下降率
B. 航空器驾驶员无法遵守指定的上升或者下降率时 ,可以不通知有关的管制单位
C. 调整垂直速度时,应避免频繁改变上升或者下降率
D. 当不需要对上升或者下降率进行限制时 , 管制员应当及时通知航空器驾驶员.
【单选题】
航空器由目视飞行规则飞行转为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时,______应当为配有机载应答机的航空器指定适当的编码 .___
A. 管制员
B. 飞行员
C. 签派员
D. 军航管制员
【单选题】
雷达显示器上显示的C模式高度 ,其精度容差值为______米.___
A. 60
B. 90
C. 30
D. 120
【单选题】
根据航空器紧急程度、遇险性质,可将紧急情况分为情况不明、告警、遇险三个阶段:情况不明阶段是指______分钟未能与航空器建立或者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络.___
A. 30
B. 10
C. 40
D. 20
【单选题】
雷达看到是指在雷达显示器上可以看到和识别的特定航空器的雷达反射脉冲或______存在的状况.___
A. 飞行计划航迹
B. 一次雷达信号
C. 雷达位置符号
D. 二次雷达信号
【单选题】
超越航空器是指从一架航空器的后方与该航空器对称面小于____度夹角向其接近.___
A. 50
B. 60
C. 70
D. 90
【单选题】
马赫数技术是指为了使在指定飞行航线同一高度飞行的_____之间保持纵向间隔,要求航空器按指定的马赫数飞行的空中交通管制方法.___
A. 涡轮喷气机
B. 直升飞机
C. 螺旋桨飞机
D. 通用航空飞机
【单选题】
航空器及其机上人员的安全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属于哪个阶段:___
A. 告警阶段
B. 情况不明阶段
C. 遇险阶段
D. 紧急阶段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支撑大数据业务的基础是___。
A. 数据应用
B. 数据科学
C. 数据硬件
D. 数据人才
【单选题】
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实践中,___是执行方法。
A. 数据管理和维护
B. 数据存储和备份规范
【单选题】
C.数据价值发觉和利用 D.数据应用开发和管理14013.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___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
A. 产品
B. 科学
C. 信息
D. 创新
【单选题】
仿真控制器不能实现的功能是___。
A. 编程
B. 控制仿真时间
C. 控制仿真开始和停止
D. 控制仿真速度
【单选题】
在虚拟仿真系统中,程序选项卡___命令可在更改机器人的位置、坐标框或者这些参 照的任何其他对象时,使机器人 3D 空间中的位置不会移动。
A. 至世界(坐标系)
B. 限位停止
C. 至参考(坐标系)
D. 信号
【单选题】
C.PLC 仿真验证 D.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编程14022.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系统不可应用于___。
A. 产品精度分析
B. 机器人运动控制分析
C. 动力学分析
D. 生产线节拍控制分析
【单选题】
在设备组合管理过程中,___用来控制和分配任务给操作人员(拟人组件)。
A. 资源管理器
B. 机器人管理器
C. 程序编辑器
D. 服务器
【单选题】
为了在 3D 视图中显示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和路径,需要选中机器人,并在“程序”选项卡的“显示”组,勾选___。
A. 连接线
B. 跟踪
C. 接口
D. 信号
【单选题】
在 visual one 中,“单元组件类别面板”的功能不包含___。
A. 使组件对齐
B. 选择组件、控制组件的可见性
C. 提供当前 3D 视图中所有组件的略图D.锁定组件的编辑功能
【单选题】
在 visual one 中,组件是以___组织的数据容器,即组件中的数据在由节点组成的树结构中组织。
A. 树形结构
B. 分布结构
C. 扁平结构
D. 聚合结构
【单选题】
在 visual one 中运行仿真,即可在“已连接变量”面板中观察到在仿真过程中模拟量的变化情况,即当圆柱体经过传感器所在位置时,SonserBoolcanSignal 的值从 FALSE 变为___。
A. TRUE
B. PLC
C. Feeder
D. false
【单选题】
在 Visualone 中重置仿真,单击连通性配置面板上“服务器”右边的“连接”按钮,使其从绿色变为___,以断开两者的连接。
A. 灰显
B. 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单选题】
在 visual one 中,如果组件需要拥有可以移动的部件或者运动结构,则需要在组件中创建新节点,这类节点的类别称为___。
A. 链接
B. 组件
C. 行为
D. 特征
【单选题】
在设备组合管理过程中,___用来控制机器人作为一种设备去拾取和放置组件。
A. 机器人管理器
B. 资源管理器
C. 程序编辑器
D. 服务器
【单选题】
___。
A. 程序
B. 图纸
C. 开始
D. 建模
【单选题】
C.机器人,点动,动作配置 D.吸盘,点动,动作配置14040.仿真语言在结构上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
A. 控制区
B. 终止区
C. 初始区
D. 动态区
【单选题】
在 visual one 中,在机器人上装上吸盘,设置吸盘控制时,在机器人的“组件属性”选项卡的动作配置,在信号动作部分中,错时选择___。
A. 发布
B. 扫掠容器开启
C. 跟踪关闭
D. 拆卸工具
【单选题】
使得吸盘吸取工件,“设置二元输出动作”正确的选项是___。
A. Set OUT[1]=True
B. Set OUT[1]=False
C. Set OUT[21]=True
D. Set OUT[21]=False
【单选题】
C.信息管理系统 D.制造自动化系统14046.FMS 的管理控制系统必需具备的部分中不包括___。
A. 工件装卸工作站
B. 中央处理装置
C. 程序装置
D. 显示控制装置
【单选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S 是___。
A. 管理数据的软件
B. 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
【单选题】
C.管理中的数据库 D.信息管理的应用软件14052.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_。
A. 参照完整性规则
B. 实体完整性规
C. 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D. 值域
【单选题】
数据库设计中,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即确定关系,索引,聚簇,日志,备份等数据的存储安排和存储结构,这是数据库设计的___。
A. 物理设计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需求分析阶段
【单选题】
C.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 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14055.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之为___。
A. 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数据模型
【单选题】
SQL 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命令是___。
A. ALTER TABLE
B. MODIFY STRUCTURE
C. MODIFY TABLE
D. ALTER STRUCTURE
【单选题】
C.数据的完整性 D.数据的安全性14058.SQL 实现分组查询的短语是___。
A. GROUP
B. Y B.ORDER BY
C. HAVING
D. ASC
【单选题】
下列___载波频段的 RFID 系统拥有最高的带宽和通信速率、最长的识别距离和最小的天线尺寸。
A. 2.45~5.8GHz
B. 433.92MHz 和 860~960MHz
C. 13.56MHz
D. <150KHz
【单选题】
在 RFID 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必须满足一些性能要求。下列几项要求中哪一项不需要满足___。
A. 阻抗要足够大
B. 要具有鲁棒性
C. 价格不应过高
D. 体积要足够小
【单选题】
在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上主要采用三种传输信息保护方式,下列哪一种不是射频识别应用系统采用的传输信息保护方式是___。
A. 分组传输方式
B. 加密传输方式
C. 混合传输方式
D. 认证传输方式
【单选题】
通信双方都拥有一个相同的保密的密钥来进行加密、解密,即使二者不同,也能够由其中一个很容易的推导出另外一个。该类密码体制称为___。
A. 对称密码体制
B. 非对称密码体制
C. RSA 算法
D. 私人密码体制
【单选题】
RFID.信息系统可能受到的威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环境威胁,一类是人员威胁,下列哪 一项属于人员威胁是___。
A. 重放攻击
B. 断电
C. 设备故障
D. 电磁干扰
【单选题】
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哪一个器件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功率大小决定了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距离___。
A. 读写器
B. 上位机
【单选题】
C.电子标签 D.计算机通信网络14069.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是由___首先提出的。
A. 谷歌
B. 百度
C. 微软
D. 阿里巴巴
【单选题】
下列___不是大数据提供的用户交互方式。
A. 图形化展示
B. 任意查询和分析
【单选题】
C.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D.企业报表14071.数据仓库的最终目的是___。
A. 为用户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B. 建立数据仓库逻辑模型C.开发数据仓库的应用分析 D.收集业务需求
【单选题】
美国海军军官莫里通过对前人航海日志的分析,绘制了新的航海路线图,标明了大风与洋流可能发生的地点。这体现了大数据分析理念中的___。
A. 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
B. 在数据基础上倾向于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
C. 在分析效果上更追究效率而不是绝对精确
D. 在数据规模上强调相对数据而不是绝对数据
【单选题】
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的操作动作归纳为___种基本动作。
A. 21
B. 19
C. 17
D. 15
【单选题】
制造资源计划是在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扩展___的功能而形成的适应制造企业的综合信息化系统。
A. 财务管理
B. 生产调度
C. 物料清单
D. 库存管理
【单选题】
速度评比尺度有 60 分法、100 分法和___分法三种方式。
A. 75
B. 80
C. 85
D. 90
【单选题】
___是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
A. 离散型制造
B. 流程型制造
C. 单件生产
D. 批量生产
【单选题】
___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A. 作业测定
B. 方法研究
C. 工作研究
D. 标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