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第583题: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指对风险的分级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第589题:风险矩阵法(简称LS) , R=L×S,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小、风险小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597题:风险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L的大小和后果S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两者的和反映风险程度R的大小,即R=L+S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598题: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599题: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化工企业的现场若存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可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609题:化工企业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时,应从班组长及以上人员到最高管理层,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610题: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时,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等进行但是不可以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616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由囯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公布。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作岀补充規定
A. 对
B. 错
【判断题】
第621题:企业分管负责人要全过程参与、组织、协调和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其他负责人和企业内设剖门负责分管业务、车间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推进落实和跟进管理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老年痴呆患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 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较为常见
B. 老年痴呆目前尚不能治愈
C. 痴呆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
D. 痴呆早期对远事的记忆下降显著
E. 人格改变是痴呆患者的常见表现
【单选题】
造成原发性心肌损害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最常见代谢障碍性疾病是___
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 单纯性甲状腺肿
D. 糖尿病
E. Cushing综合征
【单选题】
男性,21岁,因跳水时头部着地造成环椎裂开骨折伴颈髓损伤,其致伤原因是___
A. 屈曲型损伤
B. 过伸型损伤
C. 病理性损伤
D. 屈曲牵拉型损伤
E. 垂直压缩型损伤
【单选题】
8月份,患儿9岁;高热39.5℃,昏迷,抽搐,四肢厥冷,血压8/5kPa,肛拭子取便镜检为脓细胞(+),红细胞(+),最可能的判断是___
A. 细菌性痢疾中毒休克型
B. 霍乱并发,循环衰竭
C. 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休克
D. 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引发赫氏反应
E.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单选题】
男性,50岁,间歇无痛性血尿3个月,经检查诊断为左侧肾癌。该患者出现血尿表明___
A. 早期肾癌
B. 晚期肾癌
C. 肿瘤内出血
D. 肾癌已侵入肾盏、肾盂黏膜
E. 肾癌已侵入肾门
【单选题】
女性,50岁,餐后2小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疑为急性胰腺炎。最有意义的检查是___
A. 血常规检查
B. 血清淀粉酶检查
C. 尿淀粉酶检查
D. 血清脂肪酶检查
E. 凝血功能检查
【单选题】
结核菌素实验结果,以下哪项正确___
A. 结核菌素实验阴性者可排除结核病
B. 卡介苗接种成功,结核菌素实验呈强阳性
C. 粟粒性结核时,结核菌素实验可呈阴性
D. 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者可肯定结核感染
E. 3岁以内阳性者未接种卡介苗不一定有活动性结核
【单选题】
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结果中,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的是___
A. HBsAg(+),HBeAg(-),抗- HBc(+)
B. HBsAg(+),HBeAg(-),抗-HBe(+)
C. HBsAg(+),HBeAg(+)
D. 抗- HBc(+)
E. 抗- HBs(+)
【单选题】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___
A. 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 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 有病原性、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 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 有病原性、传染性、免疫性
【单选题】
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___
A. 病人可采取半卧位
B.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C. 注意无菌操作
D. 引流管的位置必须低于胸腔
E. 肺组织修复后立即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