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无人认领的拾遗物品在“失物招领中心”存满()后,自发布招领信息之日起( )无人认领的,移交公安机关、财政部门处理。并按规定予以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6个月
解析
《乘客遗失物品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二节第十一条第四点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全新秦燃油版的车身尺寸(长×宽×高)是_____mm
A. 4765×1837×1515
B. 4765×1837×1500
C. 4765×1837×1495
D. 4675×1770×1480
【多选题】
全新秦是BNA架构第二款轿车,BNA架构由______平台组成
A. 国际化的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
B. 引领智能AI科技的 智联平台
C. 开放车机硬件的 自动驾驶平台
D. 领先全球的 新能源平台
【判断题】
全新秦燃油版搭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功能是在传统定速巡航的基础上,采用雷达探测前方车辆与自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主动控制本车行驶速度,以达到自动跟车巡航的目的。根据前方是否有车辆,系统可以在定速巡航和跟车巡航之间自动切换。
A. 对
B. 错
【填空题】
1.严格落实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站每月至少开展___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查找责任落实、人员编配、学习训练、装备维保、车辆巡查、行车管理、作战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针对性措施。
【填空题】
1.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训练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常识学习教育,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季节转换、队员复退等特殊或敏感时期,以及执行重特大特殊灾害救援时,必须开展符合形势任务、气候特点的___,明确安全防事故措施与要求。消防站常态开展安全行动专项训练,训练时间每周不少于___课时。
【填空题】
2.严格落实___跟班作业制度。作战训练必须由与之规模相匹配的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安全检查和全程监督。进行侦察、攻坚及非常规灭火救援行动时,必须由___带队,现场最高指挥应明确各段任务分工,站指挥应掌握现场本站___及___。
【填空题】
3.严格落实___制度。总队、支队两级全勤指挥部必须设置灭火救援安全官,专门负责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理、督察。消防救援大队、站到场至少明确1名干部或班长担任现场安全员,专门负责现场安全监测、提示。总队、支队安全官对灭火救援现场安全员实行统一管理。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进行不少于___的专项培训,逐步推进持证上岗。
【填空题】
4.严格落实安全督导提示制度。总队、支队应定期对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要通过___、组织督导专班实时实地___、实战演练和大型灭火救援安全行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在出动途中,以及各级作战指挥中心在调度过程中应主动界入,持续提醒安全注意事项。
【填空题】
5.严格落实作战安全讲评制度。总队、支队、大队应将作战行动安全作为战例研讨的必评内容。消防救援站在___的灭火救援行动后,都应组织即时___,即时讲评通常在现场器材收整完毕后,或归队恢复战备后转入正常生活、工作秩序前进行。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一名歹徒在长途客车上对着车顶开了一枪,并将枪口对准乘客,声称谁不交出钱和首饰就打死谁。民警孙某见状,暗中掏出手枪,选择有利时机直接将其击毙。孙某的行为是合法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某日,多人聚集在F市中心广场非法集会,现场执勤民警命令集会人员解散,集会人员拒不执行且起哄,现场秩序十分混乱,经警告无效且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后,民警遂使用高压水枪强行驱散集会人员,控制了事态的发展,但是造成无辜群众王某受伤住院。王某受到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伤害,应得到公安机关的补偿。
A. 对
B. 错
【判断题】
陆某在一闹市区抢夺了一名妇女的挎包后逃跑,该妇女和群众从后面赶上将其围住,陆某抓住一名群众,将匕首架在该群众的脖子上。民警到达现场后,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开枪将陆某击伤后抓获。民警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甲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甲市政府规章,委托城管部门对非主干道路上违法停放的机动车进行处罚。城管部门在实施上述行政处罚中应以公安机关名义进行,处罚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城管部门承担。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个人为进行违法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主要活动的,仍以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论处,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
A. 对
B. 错
【判断题】
孙某之妻患心脏病在某医院治疗期间,因病情恶化突然病逝。孙某认为其妻死亡是医院的医疗过错所致,在医院大吵大闹,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最终致使医院的医疗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未造成严重损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孙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