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脚手架在( )时,应经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使用。
A. 大风暴雨
B. 寒冷地区开冻前
C. 寒冷地区开冻后
D. 停用超过一个月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CD
解析
6.3.4.2 脚手架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在大风暴雨、寒冷地区开冻后以及停用超过一个月时,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使用。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固定构架的临时拉线应满足( )规定。
A. 应使用钢丝绳
B. 不得使用白棕绳等
C. 固定在同一个临时地锚上的拉线最多不超过两根
D. 固定在同一个临时地锚上的拉线最多不超过四根
【多选题】
索道的( )应严格遵守GB 12141《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 5012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DL 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及有关技术规定。
A. 设计
B. 安装
C. 检验
D. 运行
E. 拆卸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况需填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
A. 在停电线路或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
B. 邻近电力线路而需采取停电措施的其他工作
C. 直流线路上不需要停电的工作
D. 在直流接地极线路或接地极上需要停电的工作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32岁。发热、咳嗽、咳痰1周。痰液呈铁锈色。查体:T40℃,面色潮红,呼吸音稍粗,右下肺有湿啰音。肝、脾(-)。其最突出的护理诊断是___
A. 疼痛
B. 知识缺乏
C. 体温过高
D. 体温过高
E. 清理呼吸道无效
【单选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包括___
A. 关节活动范围和肢体活动能力
B. 皮肤黏膜发绀情况
C. 颈静脉怒张和肺部啰音
D. 每日测量体重
E. 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
【单选题】
男性,23岁,高热4h,惊厥2次,入院治疗,T40℃,浅昏迷,颈轻度抵抗,瞳孔不等大,心率110次/分,血压15/11kPa,首要处理的是___
A. 脱水剂应用
B. 补充液体,钠盐
C. 纠正水代谢紊乱
D. 镇静止痉药
E. 呼吸兴奋剂
【单选题】
患者女性,49岁。干咳两个月,近2周左侧胸痛、气急、胸闷。X线胸片示左上叶前段2cm×2.5cm块状阴影,边缘短毛刺,肺门增大,左侧胸腔积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___
A. 肺癌
B. 肺炎
C. 肺脓肿
D. 胸膜炎
E. 肺结核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颅中窝骨折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
A. 头低健侧卧位
B. 腰穿测定颅内压
C. 用无菌棉球堵塞鼻腔
D. 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鼻腔
E. 用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单选题】
白女士,61岁,体重50kg,因慢性胆石症发作,呕吐多次,目前生命体征稳定,尚无明显缺水征象,以下哪项护理诊断比较确切___
A. 体液不足
B. 组织灌流量改变
C. 有体液不足危险
D. 心输出量减少
E. 组织耗氧量增加
【单选题】
颅脑手术后护理体位正确的是___
A. 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患侧卧位或仰卧位
B. 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
C. 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患侧卧位或俯卧位
D. 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
E. 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单选题】
男性,60岁,因腹股沟直疝疝块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应重点观察的内容是___
A. 生命体征
B. 是否有肠梗阻表现
C. 是否有肠破裂表现
D. 疝块是否再次脱出
E. 有无全身感染症状
【单选题】
若患者上臂石膏内的局部皮肤疼痛,有腐臭气味,主动和被动伸指功能正常,应考虑石膏内可能出现了___
A. 压疮
B. 肢体肿胀
C. 皮肤湿疹
D. 血栓性静脉炎
E. 肢体血运障碍
【单选题】
男,56岁,1天前右下腹有转移性腹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现腹痛突然加重,范围扩大,下腹部有肌紧张,应考虑是___
A. 单纯性阑尾炎
B. 化脓性阑尾炎
C. 坏疽性阑尾炎
D. 阑尾周围脓肿
E. 阑尾穿孔
【单选题】
患者男性,62岁。夜间尿频,后逐渐出现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不净,今下午因排不出尿,小腹胀痛来院就诊。护士首先应处理的是___
A. 膀胱穿刺抽尿
B. 膀胱造瘘
C. 导尿并留置导尿
D. 压腹部排尿
E. 急诊做前列腺摘除术
【单选题】
刘先生,60岁,因车祸造成完全性脊髓损伤住院治疗,留置尿管,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护士鼓励其饮水每天至少应___
A. 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2500ml
E. 3000ml
【单选题】
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饮食原则是___
A. 无纤维饮食
B. 低蛋白、低脂、无盐饮食
C. 少粗纤维软食为主
D.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E. 适量浓茶、咖啡
【单选题】
小脑幕切迹疝时肢体活动障碍的特点是___
A. 病变对侧上肢瘫痪同侧下肢瘫痪
B. 病变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瘫痪
C. 病变对侧肢体瘫痪
D. 病变同侧肢体瘫痪
E. 四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