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开井静止状态,油气活跃的井,要注意井内流体长期静止时,地层中气体的扩散效应对井内流体密度影响,最终有可能影响___。
A. 地饱压差
B. 井底压差
C. 流动压力
D. 井底压力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产生圈闭压力的原因主要是___、关井后天然气溢流滑脱上升。
A. 停泵前关井
B. 泵排量太大
C. 停泵后关井
D. 关井后天然气膨胀
【单选题】
如没及时有效除气,让气侵井液重新泵入井内,而且继续受到进一步气侵,则___,终将会失去平衡,导致井喷。
A. 井底液柱压力不发生变化
B. 井底液柱压力将不断下降
C. 井底压力将不断上升
D. 井底液柱压力将不断上升
【单选题】
向井内泵入适当密度的液体,使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阻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筒,恢复或重建井内压力平衡的工艺,称为___。
A. 修井
B. 压井
C. 冲砂
D. 清蜡
【单选题】
压井中途一般不宜停泵,出口要适当控制排量,做到压井液既不漏又不被___。
A. 水侵
B. 气侵
C. 钙侵
D. 盐水侵
【单选题】
___提供的正确与否是正确选择压井液密度的关键。
A. 地层压力
B. 液柱压力
C. 井底压力
D. 井口压力
【单选题】
压井过程中始终保持___不变,控制地层流体不再进入井内。
A. 液柱压力
B. 地层压力
C. 井底压力
D. 井口压力
【单选题】
当溢流为天然气时,在压井过程中,套压达到最大时,作用于井底的压力___。
A. 达到最大
B. 达到最小
C. 不发生变化
D. 为零
【单选题】
在压井过程中,泵排量始终保持为压井排量,其目的是___。
A. 加快压井速度
B. 保持井底压力不变
C. 减小立压
D. 减小套压
【单选题】
发现溢流迅速关井的优点之一,是保持井内有较多的修井液,减小关井和压井时___压力值。
A. 地层
B. 立管
C. 井底压力
D. 波动
【单选题】
某井油层中部深度2000m,测得地层静压30MPa,若附加量取15%,则应选用相对密度为___g/cm3的压井液。
A. 1.33
B. 1.56
C. 1.68
D. 1.95
【单选题】
正循环压井中,当压井液到达压井管柱底部时,停稳泵关井,此时关井油管压力大于零,说明了___。
A. 压井排量偏低
B. 压井泵压偏低
C. 压井液粘度偏低
D. 压井液密度偏低
【单选题】
某修井队用密度1.20g/cm3的泥浆加深修井到井深2000m处发生溢流,关井套压3MPa,关井油压2MPa,压井液附加压力4MPa,计算压井泥浆密度___g/cm3。
A. 1.62
B. 1.72
C. 1.82
D. 1.92
【单选题】
某井用密度1.50g/cm3的泥浆钻到井深5000m处发生溢流,关井立、套压分别为2MPa和3.7MPa,溢流量1.8m3,环空平均单位容积12L/m,判断溢流种类是___。
A. 油
B. 气
C. 水
D. 油水混合物
【单选题】
某位于井深3400m处的产层压力梯度为17.65KPa/m,计算该产层压力是___MPa。
A. 50
B. 55
C. 60
D. 65
【单选题】
井下作业压井液密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___当量密度值为基准。
A. 最高地层孔隙压力
B. 地层破裂压力
C. 地层漏失压力
D. 上覆岩层压力
【单选题】
井下作业设计压井液对于地层硫化氢含量大于___g/m3的井应储备压井液或加重材料。
A. 30
B. 50
C. 70
D. 105
【单选题】
压井液密度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综合考虑下列___选项。①地层压力②液柱压力③地层破裂压力④地层流体中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
压井液性能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四侵”,即___。
A. Fe3+侵、水泥侵、泥浆侵、淡水侵
B. 硫化氢侵、Fe2+侵、盐水钙侵、水泥侵
C. 水侵、气侵、钙侵、盐水侵
D. 氮气侵、Fe3+侵、Mg2+侵、CA2+侵
【单选题】
无论是司钻法还是工程师法压井应遵循的原则是:始终保持___不变,并且满足稍大于或等于地层压力。
A. 井底压力
B. 液柱压力
C. 井口压力
D. 泵压
【单选题】
循环法是将密度___的压井液用泵泵入井内并进行循环,密度较小的原压井液(或油、气及水)被压井用的压井液替出井筒达到压井目的的方法。
A. 高
B. 合适
C. 低
D. 任意
【单选题】
挤注法压井的液体注入深度,应控制在油层顶部以上___m处。
A. 5
B. 15
C. 30
D. 50
【单选题】
循环法压井的关键是确定压井液的密度和控制适当的___。
A. 泵压
B. 立压
C. 回压
D. 排量
【单选题】
若重复压井,必须将前次压井液排净,排除量应大于井筒容积的___倍。
A. 1-2
B. 1.5-2
C. 2-3
D. 1.2-1.5
【单选题】
由于环形空间内受气侵的压井液密度低于管柱内压井液密度,通常关井套压___油管压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平衡
【单选题】
在压力高、气油比大的油气井中压井应采用___法。
A. 灌注
B. 挤注法
C. 反循环
D. 正循环
【单选题】
气井和高压、高油气比井的共同特点是井口___。
A. 压力高、气量大
B. 压力低、气量大
C. 压力高、气量低
D. 压力低、气量低
【单选题】
初始循环压力是指压井修井液___的立管压力。
A. 刚开始泵入钻柱时
B. 进入钻柱过程中
C. 进入环空过程中
D. 返到地面时
【单选题】
终了循环压力是指压井修井液___的立管压力。
A. 进入管柱过程中
B. 进入环空过程中
C. 到达套管鞋处
D. 到达井底时
【多选题】
洗井作业施工设计中应该有___要求。
A. 地面管线安装、固定、试压
B. 采油树使用、保养
C. 防火、防爆、防污染
D. 防盗
【多选题】
洗井施工前作业队应做好___工作。
A. 按设计要求储备足够洗井液
B. 按洗井方式连接地面流程并固定、试压合格
C. 装好采油树或作业井口
D. 做好防污染工作
【多选题】
井下作业施工前,作业队应做的工作有___。
A. 向全队职工进行地质、工程和井下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交底
B. 并明确班组各岗位分工
C. 对施工现场的井控装备、配备的防喷工具进行检查,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D. 按设计要求备足修井液
【多选题】
洗井施工中为防止井喷的发生应做的工作有___。
A. 按施工设计的管柱结构要求,将洗井管柱下至预定深度
B. 地面管线试压至设计施工泵压的1.5倍,经5min后不刺不漏为合格
C. 洗井时要注意观察泵压变化,泵压不能超过油层漏失压力
D. 严重漏失井采用有效堵漏措施后,再进行洗井施工
【多选题】
洗井施工中发生溢流的表现有___。
A. 出口密度降低
B. 泵压下降
C. 出口排量增加
D. 泵压增高
【多选题】
洗井时泵压低于正常泵压,出口很快与进口液性一致,分析原因有___。
A. 油管挂密封胶圈损坏
B. 上部油管有破损
C. 靠近井口油管脱落
D. 采油树闸门损坏
【多选题】
起下管柱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___。
A. 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
B. 在起管柱过程中,应及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力平衡
C. 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可以观察情况,根据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关井
D. 起下管柱过程中,要有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以免增加井喷处理难度
【多选题】
施工设计的井控要求中,制定具体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___、防喷器的规格、组合及示意图、四种作业工况时,应有具体的井控预防措施等内容。
A. 压井液要求
B. 井架高度
C. 井控装置的现场安装、调试与试压要求等
D. 发生溢流时的关井方法的确定
【多选题】
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主要包括:满足井控安全的各种资料数据,___、符合部颁标准的井控装备系统、有关法规及应急计划等。
A. 施工前准备工作
B. 合理的井场布置
C. 适合地层特性的修井液类型
D. 合理的修井液密度
【多选题】
检泵作业施工工序主要有___和下泵等。
A. 压井
B. 起抽油杆
C. 安装防喷器并试压
D. 起泵
【多选题】
对于施工井场布置的相关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作业井施工现场的电路布置、设备安装等都要确保作业正常施工
B. 工具房、值班房、爬犁等摆放整齐距井口和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25m
C. 上岗人员懂防火知识,可以不用定期检查保养消防器材
D. 照明灯采用防爆低压安全探照灯或防爆探照灯,距井口不少于10m
【多选题】
起下管柱操作时应做好的防喷措施有___。
A.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和井控管汇的安装、试压要符合相关规定
B. 中途停工必须装好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
C. 起下作业前,在井口附近应准备好简易防喷工具或防喷单根
D. 允许边喷边作业,起完管柱应立即关闭防喷装置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使用新木枕应用直径12.5mm木钻钻道钉孔,孔深有铁垫板时为___,无铁垫板时为130mm。
A. 100mm
B. 110mm
C. 120mm
D. 130mm
【单选题】
使用新木枕应用直径12.5mm木钻钻道钉孔,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mm,无铁垫板时为___。
A. 120mm
B. 130mm
C. 140mm
D. 150mm
【单选题】
钢轨接头轨面或内侧错牙不得大于___。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单选题】
波浪型磨耗谷深大于___时,应进行打磨。
A. 0.4mm
B. 0.5mm
C. 0.6mm
D. 0.7mm
【单选题】
采用相对式接头的线路两股钢轨接头,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___。
A. 14mm
B. 15mm
C. 16mm
D. 17mm
【单选题】
采用相对式接头的线路两股钢轨接头,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___,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单选题】
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或再用轨,无厂制缩短轨时,钢轨接头可采用相错式,其相错量不得小于___。
A. 1m
B. 2m
C. 3m
D. 4m
【单选题】
采用相错式的两曲线之间直线长度短于___时,该直线段亦可条用相错式。
A. 100m
B. 200m
C. 300m
D. 400m
【单选题】
采用相错式时个别插入的短轨,宜铺设在曲线两端的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铺设在___。
A. 曲线左股
B. 曲线右股
C. 曲线内股
D. 曲线外股
【单选题】
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___。
A. 23m
B. 24m
C. 25m
D. 26m
【单选题】
特殊条件下的超高顺坡,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___。
A. 0‰
B. 1‰
C. 2‰
D. 3‰
【单选题】
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___。
A. 8m
B. 9m
C. 10m
D. 11m
【单选题】
两曲线轨距加宽按___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m。
A. 3‰
B. 2‰
C. 1‰
D. 4‰
【单选题】
在困难条件下,车辆段(场)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___递减。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___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A. 4‰
B. 5‰
C. 6‰
D. 7‰
【单选题】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___。
A. 1m
B. 2m
C. 3m
D. 4m
【单选题】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辙叉前端为___。
A. 2m
B. 3m
C. 4m
D. 5m
【单选题】
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___,不相等时则从较在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
A. 以左侧为准递减
B. 以右侧为准递减
C. 不作递减
D. 同时递减
【单选题】
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则从___。
A. 右侧为准递减
B. 左侧为准递减
C. 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
D. 较小轨距向较大轨距均匀递减
【单选题】
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___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
A. 4‰
B. 5‰
C. 6‰
D. 7‰
【单选题】
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___的相等轨距段。
A. 4m
B. 5m
C. 6m
D. 7m
【单选题】
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___。
A. 4‰
B. 5‰
C. 6‰
D. 7‰
【单选题】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___顺坡。
A. 4‰
B. 3‰
C. 2‰
D. 1‰
【单选题】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___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A. 4mm
B. 5mm
C. 6mm
D. 7mm
【单选题】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如侧向轨距为___,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
A. 1439mm
B. 1440mm
C. 1441mm
D. 1442mm
【单选题】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如侧向轨距为1441mm,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___,容许误差为(+3,-1)mm。
A. 46mm
B. 47mm
C. 48mm
D. 49mm
【单选题】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如侧向轨距为1441mm,则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___mm。
A. +2,-1
B. +2,-3
C. +3,-1
D. +3,-2
【单选题】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得短于___。
A. 18m
B. 19m
C. 20m
D. 21m
【单选题】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___,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6m。
A. 7m
B. 7.3m
C. 7.5m
D. 8m
【单选题】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___。
A. 4m
B. 5m
C. 6m
D. 7m
【单选题】
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m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___。
A. 1.15m
B. 1.25m
C. 1.35m
D. 1.45m
【单选题】
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___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35m。
A. 1m
B. 1.5m
C. 2m
D. 2.5m
【单选题】
警冲标设在会合轨道线路两线间距为___的起点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
A. 2.5m
B. 3m
C. 3.5m
D. 4m
【单选题】
警冲标设在会合轨道线路两线间距不足3.5m 时,应设在___。
A. 靠近左线
B. 靠近右线
C. 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中间
D. 两线最小间距的起点处中间
【单选题】
固定区爬行量超过___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
A. 8mm
B. 9mm
C. 10mm
D. 11mm
【单选题】
当发现线路连续出现___的碎弯时,必须加强巡查(可跟车巡查),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
A. 1~3mm
B. 2~4mm
C. 3~5mm
D. 4~6mm
【单选题】
当钢轨断缝小于等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___。
A. 抢修处理
B. 永久处理
C. 紧急处理
D. 临时处理
【单选题】
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断缝仍继续扩大,应封锁线路进行___。
A. 永久处理
B. 紧急处理
C. 临时处理
D. 抢修处理
【单选题】
道岔两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得超过___。
A. 8mm
B. 9mm
C. 10mm
D. 11mm
【单选题】
钢轨接头轨面或内侧错牙不得大于___。
A. 4mm
B. 3mm
C. 2mm
D. 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