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五液的是___
A. 尿
B. 涎
C. 涕
D. 泪
E. 唾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
A. 舌为心之苗
B. 汗为心之液
C. 心为神之舍
D. 心其华在面
E. 心为血之府
【单选题】
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着,与___哪项关系较小
A. 前色
B. 否色
C. 脉象
D. 爪色
E. 心胸部感觉
【单选题】
“膻中”是指___
A. 心
B. 心包
C. 胸腔
D. 脑
E. 肺
【单选题】
有“华盖”之称的是___
A. 肾
B. 心
C. 肝
D. 脾
E. 肺
【单选题】
肺主气功能的核心是___
A. 主气的生成
B. 主呼吸
C. 调节气机
D. 主宣发
E. 主肃降
【单选题】
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___
A. 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
B. 肺主呼吸之气
C. 肺主管气的生成
D. 肺主调节全身气机
E. 肺主治节
【单选题】
“肺朝百脉”是指___
A. 肺助心行血
B. 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
C. 百脉会聚于肺
D. 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
E. 将血液输送至全身
【单选题】
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___
A. 肺主一身之气
B. 勒朝百脉
C. 肺司呼吸
D. 肺主肃降
E. 肺主宜发和肃降
【单选题】
“相傅之官”指___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肺气宣发运动的体现___
A. 排出体内浊气
B. 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C. 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D. 宣散卫气于体表
E. 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肃降运动的体现___
A.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 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C. 排出体内浊气
D. 清除肺和呼吸道异物
E. 助大肠传导精柏
【单选题】
“水之上源”指___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单选题】
与肺相表里的是___
A. 心包
B. 小肠
C. 大肠
D. 胃
E. 三焦
【单选题】
皮肤感邪,常内传于___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单选题】
肺的门户是___
A. 喉
B. 鼻
C. 腠理
D. 汗孔
E. 皮毛
【单选题】
“娇脏”是指___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单选题】
“后天之本”指___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单选题】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___
A. 脾化生水谷精微
B. 脾主升清
C. 脾主统血
D. 脾为后天之本
E. 人以水谷为本
【单选题】
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内脏是___
A. 肺
B. 脾
C. 肾
D. 肝
E. 心
【单选题】
“生痰之源”是指___
A. 肺
B. 心
C. 肝
D. 脾
E. 肾
【单选题】
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___
A. 运化水液
B. 运化水谷
C. 化生血液
D. 化生气血
E. 运化水谷和水液
【单选题】
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___
A. 脾阳的温藏作用
B. 脾气的固摄作用
C. 痹的升清作用
D. 脾气的升举作用
E. 脾气的气化作用
【单选题】
五脏中主升清的脏是___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单选题】
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___
A. 肝气
B. 脾气
C. 肺气
D. 肾气
E. 心气
【单选题】
与脾相表里的是___
A. 大肠
B. 小肠
C. 胃
D. 租
E. 膀胱
【单选题】
腠理是指___
A. 肌肉的纹理
B. 皮肤的纹理
C. 汗孔
D. 肌肉和皮肤的纹理
E. 皮肤
【单选题】
脾其华在___
A. 唇
B. 口
C. 面
D. 爪
E. 肉
【单选题】
脾的生理特性是___
A. 喜燥恶湿主升
B. 喜燥恶湿主降
C. 喜润恶煤主降
D. 喜润悉燥主升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肉病日久可传入___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单选题】
“刚脏”是指___
A. 心
B. 脾
C. 肝
D. 踏
E. 肾
【单选题】
协助脾胃升降的脏为___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单选题】
《素问·五脏生成》认为“人静则血归于”___
A. 心
B. 脾
C. 肝
D. 肺
E. 肾
【单选题】
“罢极之本”是___
A. 心
B. 韩
C. 脾
D. 肝
E. 肾
【单选题】
肝主疏淮生理功能的核心是___
A. 调畅情志
B. 疏泄气机
C. 促进脾胃运化
D. 促进生殖
E. 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
【单选题】
“筋之余”是指___
A. 齿
B. 发
C. 骨
D. 肝
E. 爪
【单选题】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主要取决于___
A. 胆贮藏胆汁
B. 胆排泄胆汁
C. 脾运化水谷
D. 肝疏泄气机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肝之外候”为___
A. 筋
B. 泪
C. 目
D. 怒
E. 血
【单选题】
对肝疏泄功能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___
A. 喜
B. 怒
C. 恐
D. 惊
E. 思
【单选题】
肝在体合___
A. 爪
B. 脉
C. 肉
D. 骨
E. 筋
【单选题】
肝主硫泄和藏血的关系,常表述为___
A. 肝体阴而用阳
B. 肝为刚脏
C. 肝体常不足
D. 肝用常有余
E. 肝为将军之官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一国两制”构想中,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这种自治权是指___
A. 可以行为允许那些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孔的人的行为
B. 可以允许那些企图颠覆中央人民政府的行为
C. 可以允许那些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
D. 必须在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而且不能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单选题】
“一国两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___
A. 港、澳、台地区不行使军事自治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经济繁荣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单选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___
A.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B. 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
C.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D. 1995 年 1 月 30 日,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单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根据特定地区的特殊情况,可以决定设置特别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制度实施高度自治的中央国家机构是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国务院
【单选题】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台湾特别行政区不同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表现在它可以___
A. 保留自己的军队
B. 拥有外交权
C. 拥有国防权
D. 拥有立法权
【单选题】
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于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实质是___
A.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问题
B. 中国的内政问题
C. 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D.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的唯一来源是___
A. 中央授权
B. 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
C. 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D. 《中英联合声明》
【单选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___
A. 一个中国
B. 两制并存
C. 高度自治
D. 不承诺放弃武力
【单选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___
A. 大陆人民
B. 海外侨胞
C. 台湾政府
D. 台湾人民
【单选题】
飞行安全与适航合作协议》。至此,两岸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 7 年来,已签署 23 项协议,并达成一系列共识。回顾上述成果产生的历程可以发现,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是两会协商得以持续向前推进的宝贵经验。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___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 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 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
D.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单选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上不可分制的组成部分。台湾问题的实质是___
A. 国际关系问题
B. 中国的内政问题
C. 殖民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D. 中美关系问题
【单选题】
实现“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和前提是___
A. 一个中国
B. 两制并存
C. 高度自治
D. 反对“台独”
【单选题】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更特殊的权力是___
A. 立法权
B. 行政管理权
C.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单选题】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___
A. 特别行政区外交统一于中央
B. 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D. 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题】
港、澳问题的性质是___
A. 内政问题
B. 民族问题
C. 殖民地遗留问题
D. 阶级问题
【单选题】
2008 年 5 月 2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谈___
A. 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 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 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D. 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时间是___
A. 1949 年 3 月
B. 1950 年 6 月
C. 1955 年 5 月
D. 1958 年 8 月
【单选题】
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指___
A. 台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 台湾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D. 台湾不能加人联合国
【单选题】
“三通"是指___
A.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技术交流
B.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贸易交流
C. 通航、通商和进行经济技术交流
D. 通航、通邮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
1992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九二共识”,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九二共识"的内容是___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单选题】
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是___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叶剑英
D. 邓小平
【单选题】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___
A. 经济合作
B. 民族认同
C.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 坚持一个中国
【单选题】
___
A. 2004 年
B. 2005 年
C. 2006 年
D. 2007 年
【单选题】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充分尊重___
A. 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
B. 台湾同胞的利益
C. 台湾同胞当家作主的愿望
D. 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单选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天键在于___
A. 提高大陆军事力量
B. 增强大陆综合国力
C. 发展两岸关系
D. 做好外交工作
【单选题】
1999 年 7 月 9 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上。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___
A. 阻挠两岸“三通”
B. 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 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 把台湾从中国分割
【单选题】
1995 年 1 月 30 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___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的设想》
B. 《告台湾同胞书》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单选题】
1993 年 4 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___
A. 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B. 汪辜会谈
C.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实现“三通”
D.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单选题】
台湾民进党当局对待两岸政策的实质是___
A. 以拖拒统
B. 挟洋拒统
C. 以武拒统
D. 否认“九二共识",回避和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单选题】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
A. 1997 年 7 月 1 日
B. 1998 年 7 月 1 日
C. 1999 年 7 月 1 日
D. 2000 年 7 月 1 日
【单选题】
最早提出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___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 《告台湾同胞书》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___
A. 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 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___
A. 1984 年 12 月 19 日
B. 1987 年 4 月 13 日
C. 1990 年 4 月 4 日
D. 1993 年 3 月 31 日
【单选题】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___
A.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B. 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单选题】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___
A. 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 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 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 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单选题】
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方代表多次提出“主权与治权应分开”,英方的根本意图在于___
A. 保持香港的稳定
B. 保持香港的自治权
C. 继续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D. 使香港脱离中国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之间真正的停火是在___
A. 1978 年底
B. 1979 年元旦
C. 1980 年元旦
D. 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___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
香港媒体评价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天才创造”是指 ___
A. 实行包产到户
B. 建立经济特区
C. 和平统一方针
D. “一国两制”构想
【单选题】
1983 年 6 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___
A. “邓六条”
B. “叶八条”
C. “叶六条”
D. “邓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