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BMCI值是一个___指标。
A. 原料芳烃性
B. 原料比重指数
C. 原料特性因数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当裂解炉炉管渗碳大于___时,应考虑更换炉管。
A. 60%
B. 70%
C. 80%
D. 40%
【单选题】
下列哪种流量计不属于差压式流量计?___
A. 孔板流量计
B. 喷嘴流量计
C. 文丘时流量计
D. 转子流量计
【单选题】
当炉水温度急剧上升,出现严重汽化时,应___。
A. 紧急停炉
B. 迅速进水 C.马上放汽
【单选题】
安全阀应该垂直装在汽包的___位置。
A. 最高
B. 最低 C.中间
【单选题】
水垢是水中___离子的盐类形成的。
A. 所有金属
B. 钙镁 C.铜铁答文:B
【单选题】
裂解炉辐射段炉管所用的HP-40材质为___。
A. 25Cr-35Ni
B. 20Cr-32Ni
C. 25Cr-20Ni
D. 25Cr-40Ni
【单选题】
不适宜做调节流体流量及输送含颗粒物料的阀门是___。
A. 旋塞阀
B. 截止阀
C. 闸阀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当裂解炉炉管渗碳大于___时,应考虑更换炉管。
A. 60%
B. 70%
C. 80%
D. 40%
【单选题】
下列不适合做裂解原油的是___。
A. 石脑油
B. 减压轻柴油
C. 常压轻柴油
D. 裂解汽油
【单选题】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最常用的流体流向是___。
A. 逆流
B. 错流
C. 并流
【单选题】
以下哪种泵启泵时出口阀可关死___。
A. 离心泵
B. 往复泵
C. 计量泵
D. 齿轮泵
【单选题】
离心泵盘不动车原因正确的为___。
A. 连轴节松动
B. 油箱液位太高
C. 泵出口有压力
D. 介质温度过高 C
【单选题】
现场导淋开启困难的原因有___。
A. 阀杆螺纹锈蚀
B. 锁紧螺母松动
C. 填料失效
【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
A. CO
B. H2CO3
C. CH3COOH
D. Na2CO3 C
【单选题】
尾油的标准横跨温度为___。
A. 593℃
B. 679.5℃
C. 620℃
D. 559℃ D
【单选题】
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压力在___的为中压容器。
A. 1.6Mpa≤P<10Mpa
B. 10Mpa≤P<100Mpa
C. P≥100Mpa
【单选题】
正常生产时,裂解单元废气的来源有___。
A. 裂解炉
B. 裂解炉超高压蒸汽汽包间断排污罐放空
C. 透平驱动蒸汽及背压蒸汽排放
D. 火炬排放
【单选题】
下列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是:___。
A. NaOH溶液的蒸发
B. 裂解气的分离
C. 氢气的压缩
D. 乙烯的聚合
【单选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使反应平衡向___方向移动。
A. 放热
B. 吸热
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单选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压气体反应的总压力,平衡将向气体分子数___的方向移动。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单选题】
下列灭火器中,不适用于电器着火的是___。
A. 泡沫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1211灭火器
【单选题】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最常用的流体流向是___。
A. 逆流
B. 错流
C. 并流 .
【单选题】
F-002炉共有___个燃烧器.
A. 8
B. 16
C. 32
【单选题】
一般规定原料中硫含量≥___时,可不必向原料中注硫。
A. 40PPm
B. 100PPm
C. 60PPm .
【单选题】
原料与成本的关系是___。
A. 原料越重,成本越高
B. 原料轻重与成本无关
C. 一般地,原料越重,原料费用所占成本的比例越大
【单选题】
控制裂解炉横跨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___。
A. 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炉子热效率
B. 提高辐射段热负荷
C. 防止原料在对流段结焦 .
【单选题】
乙烯装置能源消耗集中在裂解炉区的比例为___。
A. 60-70%
B. 70-80%
C. 80-90% .
【单选题】
乙烯装置中的隔油池属于废水三级处理中的___。
A. 初级处理
B. 二级处理
C. 三级处理
【单选题】
当积分调节作用达到稳定时,偏差为___。
A. 最小
B. 等于零
C. 最大
【单选题】
塔内上升气速直接影响到传质效果,塔内最大蒸汽上升速度不得超过___。
A. 空塔速度
B. 液泛速度
C. 1/2空塔速度D. 1/2液泛速度
【单选题】
含油废水中,可用浮选法分离的油类为___。
A. 溶解状态
B. 悬浮状态
C. 乳化状态
【单选题】
可燃液体在管道中的安全流速可用式___计算。
A. V=0.6
B. V=0.8
C. V=0.6
【单选题】
裂解炉汽包连续排污的目的是___。
A. 正常控制汽包的液位
B. 事故状态保证汽包液位
C. 防止汽包液位过高
D. 防止杂质在汽包内积累
【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裂解深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
A. 裂解深度就是裂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B. 裂解深度高,原料转化率越高
C. 裂解深度通常是通过控制裂解炉出口温度来实现的
D. 一般来说,裂解深度越高,液态产物越多
【单选题】
急冷锅炉出口设计温度是由___决定的。
A. 原料类型
B. 裂解炉炉型
C. 裂解炉流出物的露点
【单选题】
P-102出口压力自启动值是多少___。
A. 980KPa
B. 1100 KPa
C. 450 KPa 答文:A
【单选题】
在降低裂解炉负荷时,一般要求投油量不得低于设计值的___。
A. 70%
B. 60%
C. 80%
D. 90%
【单选题】
裂解炉F-001燃料气压力低低联锁值为:___。
A. 10KPa
B. 13 KPa
C. 4 KPa
D. 20 KPa
【单选题】
汽油分馏塔塔顶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___。
A. 急冷水塔塔顶温度
B. 汽油分馏塔塔压差
C. 汽油干点
D. 裂解燃料油外送量
【单选题】
备用泵盘车的方向一般是___。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泵的运转方向
D. 无特殊规定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___
A. 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___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单选题】
党和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以下属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是___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统销
D. 公私合营
【多选题】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___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多选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___
A. 个体经济
B. 合作社经济小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集体经济
【多选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生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上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___
A. 社会主义经济
B. 个体经济物”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主要表现为___
A.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B.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C. 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一面
D. 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妥协的一面
【多选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___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D.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多选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并取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___
A.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
B. 我国建立了相对比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C.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对抗状态
D. 我国已经有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___
A. 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
【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对行社会主义改造理解正确的是___
A. 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需要
B. 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 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 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
【多选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A. 用和平赎实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 采取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 创造了“四马分肥”和“定股定息”的利润分配形式
D. 对企业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单选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___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B. “一五"计划的提出
C. “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提出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___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___
A.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B. 敌我矛盾尖锐
C. 阶级斗争激烈
D. 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__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在经济问题中,最重要的是调节___
A.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B. 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C. 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D.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多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原则、方针和办法,主要有___
A.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一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闸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主要观点有___
A. 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B.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
D. 应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多选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主要有___
A. 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经济建设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C.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D.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多选题】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使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___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C. 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D.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
【多选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历史性总结,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是-场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___
A. 是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没同步并举的
B. 采取的是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 使用了和平而非暴力的方法
D. 终结了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多选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下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初步探索所取得的成果评价正确的有___
A. 成为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
B.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提供基础
C. 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进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D.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多选题】
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
A. 在人民根本利益-致基础上的矛盾:
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
D. 非对抗性的矛盾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___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题】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内容包括___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单选题】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竞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是在___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二大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___
A.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如何解放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
A. “三大改造”的实践
B.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文现代化建没的实践
D. 党的十五大
【单选题】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___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公有制为主体和实现共同富裕
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 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单选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___
A. 扩大公有制的范围
B. 实现共产主义
C. 消灭阶级
D. 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会议是___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大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单选题】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___
A. 改革
B. 革命
C. 和谐
D. 科学技术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目的是___
A. 赶超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 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C. 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单选题】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___
A. 改革、开放、发展
B. 改革、发展、稳定
C. 富强、民主、文明
D. 经济、政治,文化
【单选题】
不仅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的理论是___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 党的建设理论
【单选题】
20世纪70 年代,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两大阵营力量对比趋于平衡,邓小平敏锐地观察世界形势,提出当时世界真正的两大问题是东西问题和南北问题。其中,东西问题、南北问题分别指的是___
A. 改革问题、和平问题
B. 安全问题、发展问题
C. 和平问题、发展问题
D. 和平问题、改革问题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困感和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___
A. 没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B.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完全搞清楚
C. 没有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D. 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实国情搞社会主义
【单选题】
社会主义条件下,最终实现共同富俗的手段是___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B. 阶级斗争
C. 向苏联模式过渡
D. 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单选题】
既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又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的是___
A.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 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