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是___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张闻天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上,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___。
A. 团结—批评—团结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正确处理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的方针___
A. 说服教育、讨论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单选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指出___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问题
B. 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C. 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单选题】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单选题】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___
A.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___
A.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单选题】
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纪念孙中山先生》
D. 《论十大关系》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___的思想
A. “两参一改三结合”
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 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D.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
【单选题】
党的“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___
A.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 全国土地革命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单选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___
A. 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
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到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应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___
A. 土地革命运动中
B. 三大改造中
C. “大跃进”运动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多选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___
A. 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 国家和集体以及个人的关系
D.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___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C.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D.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多选题】
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___
A. 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B. 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
C. 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
D. 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___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多选题】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是___
A. 工人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多选题】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级,毛泽东提出的两个阶段是___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相对发达的社会主义
D. 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___
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C.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及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D.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门来搞建设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___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多选题】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___
A. 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多选题】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就有“有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指___
A.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C. 一方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一方面它还是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单选题】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单选题】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阶级矛盾是___
A.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是___
A.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 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在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这是因为___。
A. 横向水平杆是构成脚手架整体刚度的必不可少的杆件
B. 横向水平杆是承传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
C. 横向水平杆是承传竖向、水平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
D. 横向水平杆是承受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构件,又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的不可缺少的杆件
【单选题】
已知双排架连墙件间距竖向为H1,,水平向为L1,风荷载标准值WK,则此脚手架连墙件所受水平力设计值为___。
A. H1×L1×WK+3kN
B. 1.4H1×L1×WK+3kN
C. 1.4 H1×L1×WK+5kN
D. H1×L1×WK+5kN
【单选题】
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应满足以下要求___。
A.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400mm
B.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300mm
C. 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500mm
D. 间距不限
【单选题】
脚手架作业层上为支承脚手板在非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的要求是___。
A.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3
B.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C.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1000mm
D. 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750
【单选题】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设置应满足要求___。
A. 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
B. 一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00mm
C. 一端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80mm
D. 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50mm
【单选题】
脚手架作业层的脚手板铺设规定为___。
A. 可以不满铺
B. 应满铺、铺稳
C. 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120~150mm
D. 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200~300mm处可以不设任何防护
【单选题】
冲压钢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构造应满足的要求是___。
A. 接头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
B.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且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C.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400mm
D. 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单选题】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和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应分别为___。
A. 大于200mm和不小于100mm
B. 大于80mm和不小于50mm
C. 大于40mm和不小于200mm
D. 大于100mm和不小于50mm
【单选题】
有—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8m;步距h=1.5m跨距La= 1.8m,此脚手架连墙件布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其最大竖向间距和最大水平间距还应不大于___。
A. 竖向6m,水平向6m
B. 竖向5m,水平向5.4m
C. 竖向4.5m,水平向5.4m
D. 竖向4.5m,水平向6m
【单选题】
连墙件设置要求是___
A. 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
B. 应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C. 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
D. 应远离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单选题】
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___。
A. 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
B. 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C. 可采用顶撑顶在建筑物上的连墙件
D.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单选题】
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___。
A. 大于150mm
B. 小于150mm
C. 大于300mm
D. 小于300mm
【单选题】
运料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___。
A. 不宜小于0.8m和宜采用1:6
B. 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1:6
C. 不宜小于0.5m和宜采用1:3
D. 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1:7
【单选题】
人行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___。
A. 不宜小于1m和宜采用1:8
B. 不宜小于0.8m和宜采用1:6
C. 不宜小于1m和宜采用1:3 C.不宜小于1.5m和宜采用l:7
【单选题】
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是___。
A. 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50mm
B. 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50mm
C. 不宜小于2跨和小于30mm
D. 不宜小于3跨和小于30mm
【单选题】
脚手架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可分为___。
A. 承重架(结构施工用)3kN/m2,装修架2kN/m2
B. 承重架2.7kN/m2,装修架2.5kN/m2
C. 承重架2kN/m2,装修架1kN/m2
D. 承重架5kN/m2,装修架4kN/m2
【单选题】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___。
A. 如果不采取加固措施,不应开挖
B. 可以开挖,否则施工进度跟不上
C. 可以开挖,不必采取加固措施
D. 开挖后,墓础可以暂时悬空
【单选题】
脚手架搭设时,应遵守:___。
A. 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B.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不考虑连墙件的位置
C.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在相邻连墙件以上四步
D.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在相邻连墙件以上五步
【单选题】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遵守下列规定:___。
A. 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B. 搭设立杆时,可以不必设置抛撑和连墙件,一直搭到顶
C. ,采用钢丝和结构固定,待立杆搭设到顶后,再回过头来安装连墙件
D.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都可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单选题】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___。
A. 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在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B.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应在同一步和同一跨内布置
C.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可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
D.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在水平方向的接头可在200mm以内
【单选题】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的数目及质量制定标准为:___。
A.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每51~90个应抽检5个,不允许存在不合格
B. 1000个扣件以内,不必抽检
C. 每抽查时,允许有30%不合格
D. 抽检时,可不用扭力矩扳手检查
【单选题】
脚手架上各构配件拆除时___。
A. 严禁抛掷至地面
B. 可将配件一个个的抛掷到地面
C. 应在高处将构配件捆绑在一起,一次抛掷到地面
D. 待下班后,工地上没有人时,再将构配件抛掷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