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394.☆柜面综合业务平台中,使用凭证补打功能,可以补打()。___
A. 所有凭证
B. 非重空凭证
C. 重空凭证
D. 以上都不对"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395.☆柜面综合业务平台中,存疑交易可以通过()进行后续操作。___
A. 删除
B. 再提交
C. 复核
D. 补录"
【单选题】
"396.☆☆以下关于柜面综合业务平台用户角色的描述,正确的是()。___
A. 用户只能拥有一个角色
B. 用户在同一机构只能拥有一个角色,在不同机构可以拥有不同的角色
C. 用户在多个机构可拥有多个角色,各机构内的角色必须相同
D. 用户在同一机构可以拥有多个角色,在不同机构可以拥有不同角色"
【单选题】
"397.☆以下可用于柜面综合业务平台购物车账号回填的快捷按钮是()。___
A. ALT+F1
B. CTRL+F1
C. CTRL+ALT+F1
D. F1"
【单选题】
"398.☆☆在柜员领用交易中,SE流水号的含义是()。___
A. 重空凭证代码
B. 收入重空的网点一般柜员
C. T24核心系统的交易流水号
D. 凭证号码段中,第一张起始号码"
【单选题】
"399.☆系统控号类重空凭证均采用交易联动()方式进行账务处理。___
A. 702/712
B. 602/712
C. 702/612
D. 602/612"
【单选题】
"400.☆网点主管或指定轧账人员完成所有表内轧账后,应办理(),打印网点现金轧账单,与所有现金库箱实物的合计数核对相符。___
A. “网点现金轧账查询”
B. “柜台现金轧账查询”
C. “当日现金轧账查询”
D. “前日现金轧账查询”"
【单选题】
"401.☆以下可以作为柜员钱箱的是()。___
A. 9999
B. 7777
C. 9000
D. 1234"
【单选题】
"402.☆以下可以用做511科目记账的交易是()。___
A. 中间业务收费
B. 本币内转
C. 内部账户转账
D.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403.☆以下关于柜面综合业务平台网点日结的描述,正确的是()。___
A. 任何柜员都可以办理网点日结
B. 网点签退后,柜员可以登录,但不能办理业务
C. 网点签退由系统在网点日结时自动触发进行
D. 网点签退无需检查柜员工作状态"
【单选题】
"404.☆柜面综合业务平台中,柜员轧账单打印错误或遗漏打印的,可在()日内通过“TX000123柜员轧账单补打”交易进行补打。___
A. 1
B. 7
C. 10
D. 30"
【单选题】
"405.☆柜面综合业务平台内,某笔交易的录入、复核、授权柜员分别为甲、乙、丙,该笔交易的交易流水反映在哪个柜员的轧账单中()。___
A. 甲
B. 乙
C. 丙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406.☆☆以下不是柜面综合业务平台交易状态的是()。___
A. 已完成
B. 已取消
C. 未复核
D. 初始"
【单选题】
"407.☆以下属于网点内库的票箱号是()。___
A. 7777
B. 8888
C. 9000
D. 9999"
【单选题】
"408.☆一个网点最多可以设置()名现金内库柜员。___
A. 1
B. 3
C. 5
D. 7"
【单选题】
"409.☆一个网点最多可以设置()名重空内库柜员。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410.☆《假币收缴凭证》上的各要素必须填写完整,加盖()。___
A. “假币”章
B. 假币收缴专用章
C. 全兑章
D. 半兑章"
【单选题】
"411.☆☆上海地区网点一次性收缴假外币数量达()张(含)以上,除按规定程序办理假外币收缴业务并报公安机关外,还需填制《假外币案件情况表》,于下一工作日通过分行运营管理部报送总行运营管理部。___
A. 3
B. 5
C. 10
D. 20"
【单选题】
"412.☆☆柜员收缴假币时,必须当场将假币进行换人复核、双人收缴。经复核确定为假币的,应当客户面在假币上加盖()。___
A. “假币”章
B. 假币收缴专用章
C. 全兑章
D. 半兑章"
【单选题】
"413.☆假币收缴过程监控录像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个工作日。___
A. 10
B. 20
C. 30
D. 60"
【单选题】
"414.☆打印《假币收缴凭证》后,在收缴凭证上加盖“假币收缴专用章”应使用()色印油,上下联统一___
A. 蓝黑
B. 红色
C. 黑色
D. 蓝色"
【单选题】
"415.☆上海地区各营业机构对于一次性发现假人民币()张(含)以上的,要立即报公安机关___
A. 2
B. 3
C. 5
D. 10"
【单选题】
"416.☆当面收缴假币时,柜员应告知持币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个工作日内,持收缴凭证第二联,直接或通过我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___
A. 3
B. 5
C. 10
D. 20"
【单选题】
"417.☆()申请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___
A. 在我行开立账户的个人和单位客户
B. 未在我行开立账户的个人和单位客户
C. 两者都可以
D. 两者都不可以"
【单选题】
"418.☆☆☆人民币涉假纠纷冠字号码查询,取款发生在离行式自助机具的,受理单位应为()___
A. 我行任一营业机构
B. 该机具的直接管理机构
C. 客户或我行客户服务中心指定的营业机构。
D. 现金中心"
【单选题】
"419.☆☆☆人民币涉假纠纷冠字号码查询,对于柜面发生的取款,查询受理单位应如下处理()___
A. 进行冠字号码查询
B. 调阅对应的监控录像
C. 审查柜员操作是否规范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420.☆查询人应自办理取款业务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含取款当日),向查询受理单位申请冠字号码查询。___
A. 5
B. 10
C. 20
D. 30"
【单选题】
"421.☆网点如遇特殊情况需应急领现,可直接由()通过电话与所辖金库联系并提出申请。___
A. 网点运营经理
B. 网点负责人
C. 派驻团队负责人
D. 分行运营管理部负责人"
【单选题】
"422.☆寄存金库的库箱内不得存放与库箱无关的装有电子标签的相关物品,包括()。___
A. 空账包
B. 空封包
C. 空假币包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423.☆残缺污损人民币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以上(含)应全额兑换。___
A. 五分之三
B. 四分之三
C. 五分之四
D. 三分之二"
【单选题】
"424.☆下列残缺污损人民币,按原面额一半兑换的是()___
A.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
B.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一
C. 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三分之一
D.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
【单选题】
"425.☆发生长款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___
A. 借:101-001贷:277-001-001
B. 借:177-001-001贷:101-001
C. 借:101-001贷:277-001-003
D. 借:177-001-003贷:101-001"
【单选题】
"426.☆发生短款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___
A. 借:101-001贷:277-001-001
B. 借:177-001-001贷:101-001
C. 借:101-001贷:277-001-003
D. 借:177-001-003贷:101-001"
【单选题】
"427.☆对于自()起算,达到使用年限的带有反假鉴伪功能的现金业务机具,应立即进行报废更新___
A. 生产日期
B. 购买日期
C. 启用日期
D. 以上皆可"
【单选题】
"428.☆现金业务机具使用年限:人民币点钞机()外币点钞机()纸币清分机()___
A. 3,3,3
B. 3,5,3
C. 3,5,5
D. 3,3,5"
【单选题】
"429.☆营业网点负责人应()组织一次对简易库房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___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
D. 半年"
【单选题】
"430.☆简易库房内辅币、一元硬币的存放额度,必须报经()核定。___
A. 分行运营管理部门
B. 总行运营管理部门
C. 总行事务部安全保卫部
D. 无须核定"
【单选题】
"431.☆网点柜员现金长短款挂账由()进行审核。___
A. 总行运营管理部
B. 分行运营管理部
C. 网点负责人
D. 指定授权人员"
【单选题】
"432.☆人民币现金收付业务金额在()以上,须经主管授权审核,卡准捆、把数___
A. 5万元(含)
B. 10万元(含)
C. 20万元(含)
D. 20万元(不含)"
【单选题】
"433.☆上解库房的钞券做到“一条龙”,是指十把钞券腰条的边章必须与大封签上()私章一致。___
A. 封包员
B. 复核员
C. 封包员、复核员中的任一人
D. 主管"
【单选题】
"434.☆营业终了,一般柜员须将百元成把券全数上解汇总柜员,尾款总额不得超过()。___
A. 5万元
B. 10万元
C. 15万元
D. 20万元"
推荐试题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___
A. —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 —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 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 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单选题】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__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单选题】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
A. 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 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 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单选题】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___
A.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___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单选题】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___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度
【单选题】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___
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单选题】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___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单选题】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说法属于。___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它们的共同启示是。___
A.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单选题】
20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近地小行星2000EM26以每小时2万7千英里的时速掠过地球表面。2013年2月,一行星撞击俄罗斯,造成1200余人受伤。两事件在时间点十分接近,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___
A.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运动是绝对的
C. 偶然性支配必然性
D. 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无法把握其本质
【单选题】
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___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 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
C. 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
【单选题】
我们党统一战线中的“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___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C. 对立统一规律
D. 质量互变规律
【单选题】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___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单选题】
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引起人们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同自然的和解”。“同自然的和解”的关键是。___
A. 树立自然中心主义
B. 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C. 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D. 放弃人类的主体性
【单选题】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两句话。___
A. 表明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 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表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是客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段表述所指明的辩证法的重要观点是。___
A. 实践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科学的观点
D. 联系的观点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位哲学家的这种观点属于。___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机械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观点属于。___
A. 辩证法
B. 不可知论
C. 唯心论
D. 形而上学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单选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范缜讨论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时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是一种典型。___
A. 有神论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单选题】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是因为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是。___
A. 历史唯心主义
B. 不可知论
C. 客观唯心主义
D. 相对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___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坚持以科学的实践观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单选题】
哲学中的“物质”是指客观实在。属于物质的是。___
A. 真理
B. 谬误
C. 价值
D. 直觉
【单选题】
中国有句俗话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句话说明。___
A.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能动的
B. 意识是人随意创造的结果
C.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1958年写下名篇《送瘟神》,其中有一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该诗句包含的哲理是。___
A. 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C.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D.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
【单选题】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他用这句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这句话说的是。___
A. 时间的客观性
B. 时间的绝对性
C. 时间的一维性
D. 时间的无限性
【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___
A. 辩证否定观
B.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 量变质变原理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单选题】
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讲的就是仅仅因为一枚铁钉,最终导致英国查理三世王国最终易主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___
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单选题】
中固有一句古话,”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___
A. 时间的绝对性
B. 时间的相对性
C. 时间的无限性
D. 时间的有限性
【单选题】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是。___
A. 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单选题】
在19世纪初,火车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那时候,马车比火车跑得都要快,人们往往讥笑火车的低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火车早已战胜了马车,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火车战胜马车的哲学依据是。___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
D.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规律
【单选题】
列宁说,“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该论断所包含的原理是。___
A. 物质的统一性原理
B. 可知论原理
C. 辩证法原理
D. 反映论原理
【单选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该原则的哲学依据是。___
A. 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单选题】
《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表达的观点属于。___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先验论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该论断包含的哲理是。___
A. 世界是物质的
B. 世界是发展的
C. 世界是可知的
D. 改革是必须的
【单选题】
《孙子兵法》指出“阴阳相克,奇正相生”。这是一种。___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可知论的观点
C. 唯物主义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单选题】
“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其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一思想休现了唯物辩证法。___
A. 否定之否定原理
B.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关系原理
C. 量变质变原理
D.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原理
【单选题】
恰当地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命题是。___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D. “实践出真知”
【单选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包含的哲理是。___
A.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 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