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符合山区及林(牧)区施工规定的是___。
A. 防火期施工指定专人携带火种上山作业;
B.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C.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做好防毒蛇、野兽、毒蜂等生物的侵害措施;
D.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防止误踩深沟、陷阱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拉绞磨尾绳不应少于两人,且应位于锚桩后面、绳圈外侧,距离绞磨不得小于___m。
A. 1;
B. 1.5;
C. 2;
D. 2.5
【单选题】
雨雪天不应露天电焊作业。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位于绝缘物上方,并穿___。
A. 软底鞋;
B. 雨靴;
C. 防滑鞋;
D. 绝缘鞋
【单选题】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___倍。
A. 3;
B. 6;
C. 5;
D. 4
【单选题】
合成纤维吊装带、棕绳(麻绳)和化纤绳(迪尼玛绳)等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禁止___使用。
A. 超载;
B. 满载;
C. 90%以上负荷;
D. 80%以上负荷
【单选题】
起重滑车在受力方向变化较大的场合或在高处使用时应采用___。
A. 吊架式滑车;
B. 链环式滑车;
C. 吊钩式滑车;
D. 吊环式滑车
【单选题】
使用链条葫芦和手扳葫芦时,操作人员禁止站在葫芦___方。
A. 正前;
B. 正下;
C. 侧后;
D. 正后
【单选题】
切割机护罩未到位时不得操作,不得将手放在距锯片___ mm以内。
A. 120;
B. 150;
C. 110;
D. 100
【单选题】
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___,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
A. 熔断器;
B. 延时继电器;
C. 稳压器;
D.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单选题】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时,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___ mm。
A. 300;
B. 400;
C. 500;
D. 450
【单选题】
夏季使用电动液压工器具时应防止暴晒,其液压油油温不得超过___℃。
A. 65;
B. 70;
C. 75;
D. 80
【单选题】
空气压缩机贮气罐应放在通风良好处,距贮气罐___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加热作业。
A. 15;
B. 14;
C. 13;
D. 12
【单选题】
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___。
A. 五年;
B. 三年半;
C. 三年;
D. 两年半
【单选题】
攀登自锁器与安全带之间的连接绳不应大于___m。
A. 1.0;
B. 0.7;
C. 0.6;
D. 0.5
【单选题】
个人保安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不得小于___mm2。
A. 13;
B. 14;
C. 15;
D. 16
【单选题】
装设个人保安线时,应___,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A. 先接导线端,后接接地端;
B. 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
C. 先接上端,后接下端;
D. 先接下端,后接上端
【单选题】
土石方施工时,堆土应距坑边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___m。
A. 2.2;
B. 2.0;
C. 1.7;
D. 1.5
【单选题】
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___,确保作业安全。
A. 计算机械压力;
B. 检测土层变化;
C. 设置专人监护;
D. 计算支撑强度
【单选题】
人工撬挖土石方采取人工打孔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___面。
A. 侧;
B. 上;
C. 后;
D. 前
【单选题】
人工清理或装卸石方时,不便装运的大石块应劈成小块。用锤劈石时,操作人员间距不得小于___m。
A. 2;
B. 2.5;
C. 3;
D. 4
【单选题】
脚手架钢管立杆应设置金属底座或木质垫板,木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___mm,且长度不少于2跨。
A. 100;
B. 120;
C. 150;
D. 200
【单选题】
脚手架应设置___,并应按定位依次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
A. 连接杆;
B. 立杆;
C. 纵横向扫地杆;
D. 水平杆
【单选题】
在脚手架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___按顺序进行。
A. 从外向里;
B. 从里向外;
C. 从下向上;
D. 从上向下
【单选题】
脚手架的___宽度不应小于1m,坡度不应大于1:3,斜道上按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厚度为20~30mm的防滑木条。
A. 上下通道;
B. 运输通道;
C. 人形通道;
D. 人行斜道
【单选题】
夜间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应使用___安全照明。
A. 高压;
B. 交流;
C. 直流;
D. 低压
【单选题】
模板木杆支撑宜选用长料,同一柱的联结接头不宜超过___个。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高处拆除模板时,拆卸卡扣应由两人在同一面模板的___侧进行。
A. 外;
B. 单;
C. 两;
D. 内侧
【单选题】
钢筋冷拉时沿线两侧___m范围内为危险区,一切人员和车辆不得通行。
A. 3;
B. 3.5;
C. 2;
D. 2.5
【单选题】
混凝土浇捣时,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应___(5°左右坡度),并在沿口处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的横木。
A. 外低里高;
B. 外高里低;
C. 左高右低;
D. 右高左低
【单选题】
桩基施工遇雷雨、___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并采取加设揽风绳、放倒机架等措施。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单选题】
人工挖孔桩上下应有可靠的通话联络。孔下作业不得超过两人,每次不得超过___h,孔上应设专人监护。
A. 2;
B. 2.5;
C. 3;
D. 3.5
【单选题】
砖石砌体施工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应布设外侧安全防护网。墙身每砌高___m,防护墙板或安全网即应随墙身提高。
A. 4.5;
B. 4;
C. 5;
D. 6
【单选题】
装饰施工中,顶棚抹灰宜搭设___脚手架。
A. 临时;
B. 单排;
C. 满堂;
D. 双排
【单选题】
装饰施工中,当墙面刷涂料高度超过1.5m时,应搭设___。
A. 硬质围栏;
B. 防护网;
C. 操作平台;
D. 脚手架
【单选题】
构支架施工现场钢构支架、水泥杆堆放不得超过___层,堆放地面应平整坚硬,杆段下面应多点支垫,两侧应掩牢。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单选题】
构支架吊装作业,吊件离地面约___ mm时,应停止起吊,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吊应平稳。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起立杆塔或其他构件的吊点固定绳(千斤绳),钢丝绳安全系数K不小于___。
A. 3
B. 4
C. 2.5
D. 2.0
【单选题】
索道架设完成后,需经___和监理单位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试运行,索道试运行合格后,方可运行。
A. 使用单位
B. 设计单位
C. 业主单位
D. 索道供应单位
【单选题】
索道运行时发现有卡滞现象应___。
A. 放慢速度
B. 加速通过
C. 停机检查
D. 增加人力,进行拖拽
【单选题】
索道运输,牵引设备卷筒上的钢索至少应缠绕___圈。
A. 4
B. 5
C. 3
D. 2
【单选题】
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杆塔,起立抱杆用的制动绳锚在杆塔身上时,应在杆塔___及时拆除。
A. 起立前
B. 起立至30°时
C. 刚离地面后
D. 正直后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___
A. 手脚分工
B. 语言的产生
C. 社会的出现
D. 劳动
【单选题】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___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单选题】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种观点___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单选题】
___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唯意志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单选题】
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___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 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 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单选题】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__
A. 存在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可知性
【单选题】
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___
A. 社会实践
B. 主观努力
C. 客观规律
D. 先进的物质手段
【单选题】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___
A. 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 集体智慧的调动
C. 解放思想
D.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单选题】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会导致___
A. 形而上学
B. 机械唯物论
C. 唯心主义
D. 二元论
【单选题】
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___
A. 可变性
B. 无限性
C. 不可逆性
D. 连续性
【单选题】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___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历史唯心主义
【单选题】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___
A. 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单选题】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___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___
A. 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 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 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D. 人工思维最终会超过人类思维
【单选题】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___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单选题】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___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单选题】
能够证明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是___
A. 电磁场理论
B. 原子结构学说
C. 牛顿力学理论
D. 相对论
【单选题】
时间___
A. 是客观的
B. 是有限的
C. 是可知的
D. 是相对的
【单选题】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___
A. 时间的连续性
B. 时间的一维性
C. 时间的顺序性
D. 时间的重复性
【单选题】
是 ___
A. 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___
A. 人可以改变规律
B. 人可以创造规律
C. 人可以消灭规律
D.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单选题】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之间的关系___
A. 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B. 运动和发展引起质变
C. 发展引起运动
D.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
A.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 辩证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单选题】
___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单选题】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___
A. 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___
A. 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单选题】
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___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C. 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单选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___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单选题】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___
A. 相互对立的
B. 相互包含的
C. 直接同一的
D. 相互转化的
【单选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___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确定事物的质
C. 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
【单选题】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___
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单选题】
量变的复杂性是指___
A. 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
B.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 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
【单选题】
量变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___
A. 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 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 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单选题】
量变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___
A. 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B. 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C. 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
【单选题】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___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规律
【单选题】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___
A.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单选题】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单选题】
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___
A. 既保留又继承
B. 彻底抛弃
C. 既克服又保留
D. 矛盾的调和
【单选题】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___
A. 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 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 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 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___
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