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适用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________考核合格并取得认可的单位对机动车进行查验,不适用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进行监督。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教育行政部门征求申请校车使用许可审查意见阶段查验机动车时,对喷涂粘贴有_ _________专用校车车身外观标识的非专用校车应查验车辆识别代号、车辆号牌、校车标志_ _________灯和停车指示标志、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应急锤、干粉灭火器、_ _________急救箱、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车身外观标识、照管人员座椅和汽车安全带,__ _________还分别核定乘坐幼儿、小学生、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时的学生数和成人数。
A. 对
B. 错
【判断题】
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应定期分析本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情况,每季度将参检率、检验合格率、异地检验率等数据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违规信息上报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检验合格的车辆,应妥善保管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的拓印膜或照片,注册登记检验时保存拓印膜,在用机动车检验时,保存车辆识别代号照片。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申请注册登记的轮式专用机械车,除应符合GB7258规定的一般要求外,其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参数、转向系、制动系、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及电气设备、车身、安全防护装置等要求,按土方机械相关强制性标准实施。
A. 对
B. 错
【判断题】
GB7258-2017规定:车长大于_9m的客车(对专用校车为车长大于8m)、总质量大于等于_120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_对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在____满分考试中需要接受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按照降级前的最高准驾车型进行考试。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辆管理所在受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时,对不符合申请条件或者受理申请后经审查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许可申请决定书》,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不予许可的理由。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申请人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随身携带学习驾驶证明,使用教练车或者学车专 ________用标识签注的自学用车,在教练员或者学车专用标识签注的指导人员随车指导下, ________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___
A. 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 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 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D.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单选题】
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___
A. 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 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C. 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 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单选题】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___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
D. 刘迪
【单选题】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___。
A. 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___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 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单选题】
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 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单选题】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___
A. 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B. 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 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D. 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单选题】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___
A. 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B. 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C. 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D. 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