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对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的人员颁发( )
A. 重大任务纪念章
B. 国防服役纪念章
C. 和平使命纪念章
D. 作战纪念章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对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人员颁发( )
A. 重大任务纪念章
B. 国防服役纪念章
C. 和平使命纪念章
D. 卫国戊边纪念章
【单选题】
对在边海防、边远艰苦地区服现役的人员颁发( )
A. 重大任务纪念章
B. 国防服役纪念章
C. 和平使命纪念章
D. 卫国戍边纪念章
【单选题】
下列处分项目中哪项不适用于士官?
A. 严重警告
B. 降职
C. 除名
D. 降衔
【单选题】
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较轻的给予( )处分
A. 警告
B. 警告、严重警告
C. 记过、记大过
D. 撤职
【单选题】
违反责任追究规定,对责任追究工作领导不力,情节较轻的,给予( )处分
A. 降职(级)、降衔(级)
B. 警告、严重警告
C. 记过、记大过
D. 撤职
【单选题】
擅离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 )日以内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A. 3
B. 4
C. 5
D. 6
【单选题】
擅离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累计( )日,以上的给予除名处分
A. 8日以上
B. 4日以上7日以内
C. 3日以内
D. 30日以上
【单选题】
义务兵擅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累计( )日以上,给予除名处分
A. 1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转业、退伍、调动(分配)工作时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离队)的,给予( )处分
A. 警告、严重警告
B. 记过、记大过
C. 诫勉谈话
D. 撤职
【单选题】
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造成失密、泄密,涉及绝密事项的给予( )处分
A. 记过、记大过
B. 降职(级),降衔(级),撤职
C. 除名
D. 开除军籍
【单选题】
在战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或者国家公共财产遇到危险时,见危不救,情节较轻的给予( )处分
A. 警告
B. 严重警告
C. 记过
D. 警告、严重警告
【单选题】
下列违纪行为中,情节较轻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的事( )
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B. 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军事设施数据
C. 擅自建设楼堂馆所
D. 贪污、行贿、受贿
【单选题】
义务兵违反纪律,下列不属于除名条件的是( )
A. 无正当理由,坚持要求提前退出现役,且经常拒不履行职责,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B. 擅离部队或者无故逾假不归,累计15日以上
C.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但不适用于开除军籍处分的
D. 已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单选题】
对违反纪律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军人,应当( )
A. 召开宣判大会
B. 除名
C. 开除军籍
D. 降衔
【单选题】
对在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或者逃往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的军人应当( )
A. 行政看管
B. 除名
C. 开除军籍
D. 降衔
【单选题】
( )级单位执行中级士官的警告处分批准权限
A. 连
B. 营
C. 团
D. 副师
【单选题】
( )级单位执行高级士官的警告处分批准权限
A. 营
B. 团
C. 师
D. 副师
【单选题】
( )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的基础
A. 立正
B. 跨立
C. 齐步
D. 跑步
【单选题】
变换指挥位置时,通常( )以内用齐步
A. 3
B. 5
C. 7
D. 9
【单选题】
指挥员的队列指挥方法规定,队列指挥通常用于( )
A. 指挥旗
B. 口令
C. 哨音
D. 手势
【单选题】
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 )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
A. 1-3
B. 2-4
C. 3-5
D. 5-7
【单选题】
需夹帽时,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取捷径将帽取下,左手握帽墙,小臂夹帽自然伸直帽顶向( ),帽徽朝前
A. 左
B. 右
C. 上
D. 下
【单选题】
行举手礼时,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 )厘米处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排长的队列位置:横队时在第一列基准兵( )侧
A. 左
B. 右
C. 前
D. 后
【单选题】
立正时,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 )度
A. 30
B. 45
C. 60
D. 90
【单选题】
齐步向前摆臂时,离身体约( )厘米
A. 20
B. 25
C. 30
D. 35
【单选题】
戴大檐帽行举手礼时,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 )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
A. 食指
B. 中指
C. 大拇指
D. 无名指
【单选题】
齐步走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 )厘米
A. 20
B. 25
C. 30
D. 35
【单选题】
九五式自动步枪挂枪时,枪身在胸前约成( )度
A. 30
B. 45
C. 60
D. 90
【单选题】
正步行进速度每分钟( )步
A. 110-116
B. 116-122
C. 110-128
D. 170-180
【单选题】
踢正步时,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 )厘米
A. 10
B. 15
C. 20
D. 25
【单选题】
正步摆臂时,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 )厘米处,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 )厘米处,着作训服时,高于外腰带扣中央约( )厘米粗离身体约10厘米
A. 15,15,10
B. 10,10,5
C. 15,10,10
D. 10,15,10
【单选题】
列队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通常是( )
A. 10厘米,75厘米
B. 20厘米,75厘米
C. 20厘米,85厘米
D. 10厘米,85厘米
【单选题】
稍息的动作要领,正确的是( )
A.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B.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1/3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C.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2/3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左脚
D. 右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2/3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单选题】
关于跨立的动作要领,错误的是( )
A. 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B.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
C. 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D. 携枪时同徒手跨立动作
【单选题】
齐步的步幅约是( )
A. 55厘米
B. 65厘米
C. 75厘米
D. 85厘米
【单选题】
礼步的步幅约是( )
A. 55厘米
B. 65厘米
C. 75厘米
D. 85厘米
【单选题】
参加阅兵时,下颌上仰约( )度
A. 15
B. 30
C. 45
D. 50
【单选题】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 )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敬礼时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 )度
A. 15
B. 20
C. 25
D. 3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___。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单选题】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___。
A. 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 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D. 社会历史性的
【单选题】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___。
A. 唯物主动义认识与唯心主动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单选题】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___。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单选题】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___。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___。
A. 直接性
B. 主观性
C. 摹写性
D. 抽象性
【单选题】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___。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单选题】
感觉、知觉、表象是___。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单选题】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指___。
A. 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途径
D. 实践标准具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单选题】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___。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B.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C.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单选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___。
A.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 真理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C. 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D. 同一真理的辨证属性
【单选题】
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___。
A. 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B. 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 认识中的经验论
D. 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单选题】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___。
A. 抽象、具体、历史
B. 感觉、知觉、表象
C. 分析、归纳、综合
D. 概念、判断、推理
【单选题】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___。
A. 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 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 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D. 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单选题】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___。
A. 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 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 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单选题】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___。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 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___。
A. 个性共性的关系
B. 特殊一般的关系
C. 对立统一的关系
D. 原因结果的关系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___。
A. 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 是相对的
C. 是绝对的
D. 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相对的
【单选题】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___。
A. 相对性
B. 绝对性
C. 客观 性D.主观性
【单选题】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___。
A. 感觉、知觉、概念
B. 感觉、知觉、表象
C. 概念、判断、推理
D. 知觉、表象、推理
【单选题】
在认识的两次飞跃中,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更为重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___。
A.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 汇总材料,去伪存真
C. 科学抽象,形成理论
D. 制定方案,付诸实践
【单选题】
承认绝对真理就是___。
A. 承认永恒真理
B. 绝对主义
C. 否认相对真理
D.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单选题】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___。
A. 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B.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 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D. 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单选题】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___。
A. 主观认识是否清晰明白
B. 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
C. 主观认识是否和党的方针政策一致
D. 认识和理论是否相一致
【单选题】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___。
A. 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 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单选题】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标志着___。
A. 认识过程的终结
B. 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
C.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D.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单选题】
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___
A. 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C. 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放映
D. 包含在相对真理中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___。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___。
A. 认识
B. 实践
C. 本质
D. 现象
【单选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
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地理环境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人口
D. 阶级斗争
【单选题】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___。
A.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B. 剩余产品的出现
C. 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D.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D. 需要和能否满足需要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存在主要指___。
A. 全部社会生活
B.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C. 地理环境
D. 人口因素
【单选题】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
A. 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B. 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
C. 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D.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单选题】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___。
A. 阶级关系
B. 政治关系
C. 生产关系
D. 血缘关系
【单选题】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阶级斗争发展史
B. 社会意识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生产关系发展史
【单选题】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___。
A. 人化自然
B. 生产劳动
C. 社会意识
D. 生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