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DK-1型空气制动阀只用来单独操纵机车的制动与缓解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制动软管试验后应用干燥的空气吹净软管内部残剩的水等污物
A. 对
B. 错
【判断题】
C80货车因为安装了120—1型制动阀,所以省略了缓解阀的安装。(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705型微机试验台须每6个月校验1次。
A. 对
B. 错
【判断题】
原设计装用的120-1型控制阀可更换为120型控制阀,(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GK型三通阀递动杆过长是造成制动机不发生制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3型分配阀属于二压力机构,间接作用式
A. 对
B. 错
【判断题】
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可用705型试验台进行试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120阀与120-1阀的主阀上盖不可互换。
A. 对
B. 错
【判断题】
KZW-4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支架Φ36 mm内孔磨耗大于3 mm时更换。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扁孔圆销和圆销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折叠、飞边、毛刺等缺陷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基础制动装置和人力制动机分解检修后,须使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
A. 对
B. 错
【判断题】
扁孔圆销和圆销的标识为镦出凸字,字迹应清晰、完整。杆身直径小于22mm时,标识字高3mm,杆身直径22mm~28mm时字高4mm,杆身直径大于28mm时字高5mm
A. 对
B. 错
【判断题】
JZ-7型空气制动机自动制动阀的操纵机构采用凸轮结构,减压量受温度的影响。( )
A. 对
B. 错
【判断题】
机车无火回送时,JZ-7型空气制动机中继阀列车管塞门应关闭。
A. 对
B. 错
【判断题】
万能角度尺可以测量任意的角度
A. 对
B. 错
【判断题】
快换钻夹头上的弹簧环是限制滑套上、下运动时用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人的自我修养,就是要诚其意而正其心。
A. 对
B. 错
【判断题】
研磨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最好磨料是碳化物磨料
A. 对
B. 错
【判断题】
CCB-Ⅱ型制动机中作用阀BP是BPCP模块的核心部件,属于机械阀
A. 对
B. 错
【判断题】
线路旁如有堆积多种零件、垃圾、煤炭、雪或结冰的地点可以通行
A. 对
B. 错
【判断题】
车辆进行几次制动、缓解作用后,单元制动缸会使闸片间隙自动调整到3~5mm左右。
A. 对
B. 错
【判断题】
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的列车在任何线路上的紧急制动距离为800m
A. 对
B. 错
【判断题】
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必须坚守岗位,穿着规定的服装,佩带易于识别的证章或携带相应证件,讲普通话。
A. 对
B. 错
【判断题】
104分配阀稳定部的作用是防止列车在运行中因列车制动管的轻微漏泄或压力波动而引起的紧急制动。
A. 对
B. 错
【判断题】
基础制动装置就是车体基础制动装置。
A. 对
B. 错
【判断题】
圆柱销一般依靠过盈固定在孔中,用于定位和联接
A. 对
B. 错
【单选题】
救援动车组不能控制被救援动车组常用制动时,救援限速___。
A. 50km/h
B. 60km/h
C. 70km/h
D. 80km/h
【单选题】
短编组动车组救援长编组动车组,在大于___的坡道救援时,禁止向上坡道方向起动。
A. 5‰
B. 10‰
C. 15‰
D. 20‰
【单选题】
空簧紧急弹簧裂纹深度是___。
A. ≤1mm
B. ≤2mm
C. ≤3mm
D. ≤5mm
【单选题】
在高铁车站存放的动车组终到存放车站后,作业完毕,由___{或地勤机械师}负责锁闭全列车门。
A. 司机
B. 列车长
C. 乘务员
D. 随车机械师
【单选题】
警惕脚踏应设两个工作位,即自由位和___,脚踏踏面应具有防滑功能。
A. 上踏位
B. 中立位
C. 下踏位
D. 固定位
【单选题】
启用热备动车组担当跨局交路时,须经___同意后方可提交换车申请。
A. 铁路局调度
B. 总公司调度
C. 动车所调度
D. 发生地动车调度
【单选题】
动车组进行制动等试验项目时,时速___动车组试运行线路应包含5~8公里线路坡度接近0‰的直线区段。
A. 200公里以下
B. 160~200公里
C. 200~250公里
D. 300~350公里
【单选题】
试运行期间,动车组的性能和指标如不能满足合同技术要求,重复进行的试运行不得超过___次。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对车下高压设备、___、变流器进行检查维修工作时,禁止升弓。
A. 司机室
B. 灭火器
C. 变压器
D. 雨刮器
【单选题】
报告内容包括动车组车号,硌伤位置、形状、尺寸,上一次踏面检查起运行交路等信息;动车所应根据检查情况,不断补充报告;硌伤照片应于发现后___分钟内由铁路局动车调度上报总公司动车调度。
A. 10
B. 20
C. 25
D. 30
【单选题】
在途硌伤超限动车组需继续运行时,由车辆部门对能否继续运行及运行速度提出意见,但最高运行时速不得超过___公里
A. 80
B. 100
C. 160
D. 120
【单选题】
为确保动车段(所)内行车组织安全有序,应完善动车段(所)内合署办公、___管理。
A. 调车作业
B. 洗车作业
C. 检修作业
D. 吸污作业
【单选题】
动车组转向架结冰需要列车限速时,无砟轨道区段限速___及以下。
A. 120km/h
B. 200km/h
C. 250km/h
D. 160km/h
【单选题】
CRH380B动车组无动力回送运行中总风压力不低于530kPa,蓄电池电压不低于___,禁止操作“蓄电池”开关。
A. 96V
B. 100V
C. 110V
D. 105V
推荐试题
【多选题】
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包括___
A. 个体户
B. 私营企业主
C. 自由职业者
D.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
【多选题】
依靠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___
A.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B. 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C. 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D. 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多选题】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矛盾___
A. 是对抗性的
B. 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
C. 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
D. 是非对抗性的
【多选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___
A. 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B.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C. 有利于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D.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多选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___
A.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 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C. 解决所有国家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D.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保证
【多选题】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是___
A. 推动改革开放的需要
B. 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需要
C. 是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
D.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多选题】
统一战线的方针是___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多选题】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___
A. 工农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C. 大陆范围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 大陆以外的爱国同胞和侨胞的联盟
【多选题】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___
A. 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 人民解放军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 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D. 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多选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___
A.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B. 坚持民族平等,打击民族分裂
C.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 坚持民族和谐,打击恐怖势力
【多选题】
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包括___
A. 政治方向的领导
B. 政治原则的领导
C. 政治路线的领导
D. 方针政策的领导
【单选题】
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__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单选题】
“东南西北”问题的核心是___
A. 东西问题
B. 南南问题
C. 南北问题
D. 西西问题
【单选题】
发展问题是指___
A. 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B.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C.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
D. 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核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单选题】
二战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___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C. 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D.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单选题】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___
A.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单选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___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
C. 永不称霸
D.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单选题】
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___
A.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 独立自主
C. 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D. 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单选题】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___
A. 军备竞赛
B. 划分势力范围,建立军事集团
C. 操纵和利用联合国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单选题】
江泽民新安全观的实质是___
A. 平等互利
B. 加强合作
C. 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D. 和平共处
【单选题】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___
A. 大家庭方式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式
C. 集团政治方式
D. 势力范围方式
【单选题】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___
A.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
B. 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
C. 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英国
D. 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单选题】
我国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是___
A. 社会制度的性质
B. 国家利益
C. 意识形态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
在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主要根源是___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
C. 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
D.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
A. 是处理所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B. 只是处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C. 只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D. 只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
【单选题】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材料体现了___
A.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
C. 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D.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___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 和平、发展、互惠、共赢
C. 和平、合作、和谐、共赢
D. 和平、发展、正义、共赢
【多选题】
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___
A. 和平问题
B. 发展问题
C. 合作问题
D. 建立国际新秩序
E. 数字鸿沟问题
【多选题】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是___
A. 以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对抗为主要内容
B. 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穷
C. 大国、强国任意干涉他国内政
D. 践踏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E. 恐怖主义横行
【多选题】
邓小平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特点是___
A. 顺应了历史大潮发展变化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B. 首次明确提出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并强调“两件事情要同时做”,洞察到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的影响与互动作用
C. 明确指出并精辟论证了国际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
D. 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和一个基本方针
E. 将建立国际新秩序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紧密联系起来
【多选题】
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征,赋予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思想以新的内容,表现在___
A. 以“一国两制”战略推进国家统一
B. 坚决维护我们自己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
C. 强调要靠自己的发展来维护独立和主权
D. 不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
E.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多选题】
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表现在___
A. 我们同发达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B. 我们的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好时期
C. 把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
D. 多边外交极为活跃
E. 与俄罗斯结盟
【多选题】
江泽民新安全观的核心是___
A. 互信
B. 互利
C. 平等
D. 协作
E. 互助
【多选题】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___
A. 霸权主义的存在
B. 资本主义的存在
C. 社会主义的存在
D. 强权政治的存在
E. 第三世界的存在
【多选题】
和平与发展___
A.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C. 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D. 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多选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___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 和平过渡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多选题】
我国处理一切国际事务___
A. 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B. 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C. 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D.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多选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___
A.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B. 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C.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多选题】
苏东剧变以后,我国成为综合力量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国家建议我国当头,我们党的原则是___
A. 可以当头
B. 决不能当头
C. 不当头是我国的一项国策
D. 不当头并不是无所作为
【多选题】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必然性在于___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B. 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要求
C. 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要求
D. 巩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