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25.全市农信社系统年末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低于___的,扣发省辖市农信办___领导班子成员______个月绩效工资。年末低于___的,对省辖市农信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进行___。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99%|农商银行|任职期限超过一年|2|98%|任职期限超过一年|组织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26.不良贷款反弹的问责方式包括:全市农信社系统年度内___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均较年初上升的,对省辖市农信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进行___;全市农信社系统___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均较年初上升的,扣发省辖市农信办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___个月绩效工资;全市农信社系统连续___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均较年初上升的,对省辖市农信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进行___。___的不在问责范围)
【填空题】
27.不良贷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问责方式包括:全市农信社系统当年未完成的,,扣发省辖市农信办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___个月绩效工资;连续___未完成的,对省辖市农信办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___进行组织处理。
【填空题】
28.省联社对连续___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___的省辖市,奖励省辖市农信办___领导班子成员1个月绩效工资,并在年度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完成全年不良贷款控制目标且年末不良贷款占比低于___的省辖市,奖励省辖市农信办___领导班子成员1个月绩效工资;对完成全年不良贷款控制目标且年末不良贷款占比低于___的省辖市,奖励省辖市农信办___领导班子成员2个月绩效工资,并在年度评优中优先考虑。
【单选题】
安全生产标准按( )分类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
A. 适用范围
B. 法律的约束性
C. 标准的性质
D. 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按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 立即
B. 1小时内
C. 2小时内
D. 工作日内
【单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令),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单选题】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要求,事故发生后,应当( )向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本企业负责人、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A. 立即
B. 1小时内
C. 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规定:生产性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成绩记入( )档案,考试不及格的应限期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A. 企业教育培训
B. 个人教育培训
C. 个人人事培训
D. 个人绩效考核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奖惩规定》规定:公司实行安全事故“说清楚”制度。发生一般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电网事故或较大及以上设备事故,省公司有关领导要在事故发生后的( )内到国家电网公司“说清楚”。
A. 五天
B. 十天
C. 一周
D. 两周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奖惩规定》规定:发生一般人身事故(四级人身事件),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 )元的经济处罚。
A. 20000~50000
B. 10000~30000
C. 5000~10000
D. 3000~8000"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规定: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有关企业应及时修订、复查现场规程、制度,现场规程宜每( )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定并印发。现场规程的补充或修订,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A. 1~2
B. 2~3
C. 3~5
D. 5~7
【单选题】
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定》,个人违章记分给予扣安全奖的,可在当月月度安全奖中兑现。额度为:正式员工扣奖额=( )。
A. 违章记分值×500元
B. 违章记分值×300元
C. 违章记分值×200元
D. 违章记分值×100元
【单选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规定:生产性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成绩记入( )档案,考试不及格的应限期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A. 企业教育培训
B. 个人教育培训
C. 个人人事培训
D. 个人绩效考核
推荐试题
【单选题】
( )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衡量了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大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价值创造能力考察指标。___
A. 净利息收益率
B. 股权收益率
C. 净现金流量
D. 经济资本回报率
【单选题】
关于缺口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
A. 缺口管理又称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法
B. 根据对未来利率变动趋势和收益率曲线形状的预期,改变资产和负债的缺口
C. 当预期利率上市,增加缺口
D. 缺口是指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比率
【单选题】
关于合同的理解,错误的是( )。___
A. 合同是一种协议
B. 参与合同的主体必须是平等的
C. 自然人之间不能设立合同关系
D. 合同涉及到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单选题】
关于合同成立和生效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 合同生效是合同成立的前提
B. 合同不能附生效条件
C. 合同成立主要是事实问题,合同生效主要是法律评价问题
D. 只有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时,合同才能成立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代理活动包含的法律关系的是( )。___
A. 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
B. 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C. 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承受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D. 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
【单选题】
某商业银行同意向一企业提供一笔贷款,但是要求该企业提供保证担保。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 )能作为该企业的保证人。___
A. 该企业所在市的财政局
B. 该企业所属的职工技校
C. 与该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乙企业
D. 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
【单选题】
下列关于无效合同表述正确的是( )。___
A.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
B. 合同部分无效,整体无效
C. 有过错一方不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 合同无效自判定无效起无效
【单选题】
一物一权原则的含义是( )。___
A. 一个物上不能同时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性质上相互排斥或内容上不相容的物权
B. 物权受法律保护
C.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登记
D.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单选题】
下列( )情形出现时,公司不必进行清算、清理债权债务。___
A.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B.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C. 因公司合并需要解散
D. 公司违反法律法规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融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___
A. 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
B.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C. 金融犯罪一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D. 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
【单选题】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行为涉嫌诈骗银行贷款的是( )。___
A. 某企业将价值100万元的厂房抵押给银行获取了70万元贷款,此后,该企业先后两次将该厂房抵押给其他银行获取相同数额的贷款
B. 某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与银行协商延长还款期限
C. 某企业以高利率向职工借款,用于公司经营
D. 某企业与银行协商,企业缩短还款期限,提前还款,从银行取得相对较低的利率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___
A. 某银行信贷员吸收客户存款50万元故意不计入该银行存款账簿
B. 某银行客户经理以优惠贷款利率向其投资的某企业的高管发放住房按揭贷款
C. 银行工作人员购买假币
D. 银行受客户委托为其资产进行理财
【单选题】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既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的共犯,也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的共犯,关键区别在于( )。___
A. 主观方面是否是故意
B. 是否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C. 银行是否被骗
D. 所侵犯的客体是否是贷款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___
A. 甲某使用已经作废的信用卡购物
B. 乙某使用信用卡购房
C. 丙某使用信用卡时透支
D. 丁某同时持有两家银行发售的信用卡
【单选题】
某人被银行辞退,离职后佯装仍在银行上班,自称能弄到银行内部高利息集资指标,很多人信以为真,他获取大量资金后携款潜逃。该行为涉嫌构成( )。___
A.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B. 盗窃罪
C. 集资诈骗罪
D.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融犯罪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___
A. 金融犯罪的对象只能是人
B. 金融犯罪的对象只能是金融工具
C. 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
D. 金融犯罪对象的金融工具不包括货币
【单选题】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___
A. 任何行政许可只要依法取得就永远具有法律效力
B.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国家经济和其他事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式
C. 行政许可证件就是营业执照
D. 申请人取得行政许可后,行政机关就丧失对被许可人及许可事项的行政监督检查权
【单选题】
( ),旨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___
A. 《行政强制法》
B. 《行政处罚法》
C. 《行政许可法》
D. 《行政复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