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发展生产中,协作不仅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新的___。〔121000000〕
A. 生产关系
B. 生产秩序
C. 生产力
D. 生产模式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铁路运输生产既要职工按照分工和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在___,互相帮助,主动配合,密切配合。〔122000000〕
A. 单位领导下
B. 统一领导下
C. 部门领导下
D. 系统领导下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既是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___建设的重要内容。〔112000000〕
A. 精神文明
B. 物质文明
C. 社会文化
D. 和谐社会
【单选题】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_______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912000000]___
A. 工伤社会保险
B. 医疗保险
C. 失业保险
D. 养老保险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_______,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932000000]___
A. 工资合同
B. 养老保险
C. 劳动合同
D. 失业保险
【单选题】
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_______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做出处理。[932000000]___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工会
C. 劳工组织
D. 工人代表
【单选题】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_______。[921000000]___
A. 场所
B. 设施
C. 单元
D. 仓库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_______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911000000]___
A. 在8h内
B. 在4h内
C. 在1h内
D. 立即
【单选题】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_______有权要求纠正。[913000000]___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工会
C. 劳工组织
D. 工人代表
【单选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_______。[923000000]___
A. 公开化、制度化
B. 制度化、法定化
C. 公开化、法定化
D. 全面化、制度化
推荐试题
【判断题】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A. 对
B. 错
【判断题】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债务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债权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于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核算。虽然不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但是在根据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仍然要考虑这部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A. 对
B. 错
【判断题】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确认为负债,如税法中对于收入确认的原则与会计相同,计税时亦不能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A. 对
B. 错
【判断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同时税法此时也是不承认公允价值变动的,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需要考虑这部分暂时性差异的
A. 对
B. 错
【判断题】
对于超标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由于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因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也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A. 对
B. 错
【判断题】
2018年2月13日,在2017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现201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000万元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应调整2017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和本年数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