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32118)对于用电量大并且是固定编组的列车,一般采用集中供电。(1.0分)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32119)发电车主要由车辆部分、柴油发电机组及附属装置、空调采暖装置等组成。(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0)目前发电车主要有柴油机和汽油机作为发电机的动力设备。(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1)旅客列车入库进行技术检查作业的时间每次不得少于6小时。(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2)空调客车电气绝缘因潮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要求发电车供电。(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3)空调列车始发出库时,发电车燃油必须充足,标号符合规定满足运行需要。(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4)发电车电气绝缘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供电。(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5)运行途中,为防止旅客进入发电车可以使用三角锁以外的锁锁闭车端门或反锁闭车端门。(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6)全列空调列车额定负载总和不得超过发电车额定输出功率。(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7)发电车柴油机停机后应立即查看机油油位,若低于L位,就需加入适量同牌号机油。(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8)发电车蓄电池液面应高于隔板8~15mm。(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29)发电车的燃油炉设施,须安装牢固,油管如有少量漏油,运行中先使用,回库再处理。(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0)KTA-l9G2型柴油机起机前不一定要使盘车机构复位。(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1)运用发电机启机后,须有专业人员不间断地看管和监护。(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2)为使发电车每台发电机组工作负载基本平衡,须合理分配负载。(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3)终到站后,待旅客全下了车,为了节约时间,发电车可大负载直接分闸断电。(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4)冬季由于外温较低,列车终到站时,发电车的柴油机卸载后停机不需怠速可直接停机。(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5)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警,并立即切断电源,积极扑救,尽快分离火灾车辆。(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6)我国铁路柴油发电车用柴油机一般使用重柴油。(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7)发电车柴油机选用柴油牌号时,一般要求凝点比外界环境温度高3~5℃以上。(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8)柴油的蒸发性是反映柴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能力,柴油的蒸发性越好,混合气在气缸中形成越慢,燃烧性就越好。(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39)KTA-l9G2型柴油机中冷却水的PH值一般应在8.5~10之间。(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0)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矿物质的水,如井水、泉水等,这种水不能直接作冷却水,必须经过软化处理后,才可使用。(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1)康明斯发电车冷却风机每运转2500小时需加3号锂基润滑脂。(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2)为防止发电车中管路腐蚀,冷却水应呈弱酸性。(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3)柴油机按照工作循环分为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类柴油机。(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4)目前发电车采用的康明斯柴油机是二冲程增压柴油机。(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5)在国产柴油机中,气缸数一般排在型号的后面。(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6)国产柴油机的型号主要由四项内容组成,即气缸数、冲程形式、气缸排列、缸径。(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7)MTU12V183TA12型柴油机进、排气门间隙分别是0.40mm,0.60m。(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8)MTU12V183TA12型柴油机的气缸直径是128mm。(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49)康明斯K系列柴油机的机体是龙门式气缸体。(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0)水冷式柴油机气缸体为整体铸造。(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1)气缸盖各部位的应力集中严重。(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2)缸套穴蚀是冷却水压力不稳定造成的。(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3)气缸套正常磨损最严重的位置是第一环上止点位置。(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4)四冲程柴油机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增大的原因主要是活塞环在缸壁上运动而磨损。(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5)活塞销的材料必须是铸铁。(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6)活塞销的结构是中空结构。(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7)引起活塞与气缸过热的原因主要有长期超负荷、冷却不良、活塞环漏气、燃烧不良、后燃严重。(1.0分)
A. 对
B. 错
【判断题】
(32158)柴油机活塞环长期使用后将会出现漏气面积增大。(1.0分)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___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 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 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单选题】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___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___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下岗再就业等。这些现象表明___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单选题】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___
A.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单选题】
“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___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单选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___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 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D.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条件出发
【单选题】
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
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 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___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单选题】
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___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___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单选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___
A. 认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认识不受客体的制约
C. 认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认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单选题】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B ?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劳动对象的利用
D. 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单选题】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___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国家政权
D. 生产方式
【单选题】
国家的本质是___
A. 阶级统治的工具
B. 各阶级利益的调解者
C. 人们相互约定的组织
D. 真个社会的代表者
【单选题】
经济基础是___
A.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 一段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单选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___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单选题】
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是___
A. 只有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才能实现自由
B. 两者绝对对立的
C. 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D. 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单选题】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___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社会标准
【单选题】
人的本质在于___
A. 人能够改造世界
B. 人有阶级性
C. 人有思想,有理性
D.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选题】
群体意识是___
A. 集体主义的产物
B. 个体意识的总汇
C. 群体实践的产物
D. 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
【单选题】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___
A. 属于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___
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单选题】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___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__
A. 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单选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___
A. 宿命论的观点
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单选题】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___
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
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单选题】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___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从群体意识中产生
D. 两者相互依赖、作用和转化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___
A.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不同步性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单选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___
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 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单选题】
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___
A.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 人的自我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 人的自我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是___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单选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___
A. 全部自然界
B. 人口
C. 地理环境
D.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单选题】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根据是___
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B. 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D. 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___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
生产里所体现的关系是___
A. 人和人的关系
B. 人和物的关系
C. 物与物的关系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单选题】
社会形态是___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___
A. 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 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互相作用
【单选题】
人的价值的两方面是指___
A.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