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24113.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一个显式报文的含义/预期用途是在 CAN 数据场中被指明的。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T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填空题】
24114.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当一个连接被建立时,终点使用一个报文 ID 与 MAC.ID 结合来产生一个连接 ID。
【填空题】
24115.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的组 1、组 2、组 3、组 4 报文中,优先级最高的是组 4 报文。
【填空题】
24116.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组 3 报文 ID 值 7 无效,不被使用。
【填空题】
24117.___在 DeviceNet 现场总线中,一个设备有且仅有一个 DeviceNet 对象。
【填空题】
24118.___在 ControlNet 现场总线中,根据数据编码规则,MAC_ND 符号由于在整个码元时间内没有电平跳变,违反曼彻斯特编码规则,故不使用。
【填空题】
24119.___在 EtherNet/IP 中,无论何时使用 UDP 来发送一个封装报文,整个报文都应在一个独立的 UDP 数据包中被发送。
【填空题】
24120.___ 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填空题】
24121.___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强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量数据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
【填空题】
24122.___根据信息技术扩散模型,在集成阶段,企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始认识到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填空题】
24123.___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建立了不同的模型。比较著名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出的信息技术的扩散模型,另一个是诺兰模型。
【填空题】
24124.___战略目标集转化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矩阵的分析得到的。
【填空题】
24125.___生命周期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
【填空题】
24126.___原型法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很快形成原型。一方面,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缩短了开发周期。
【填空题】
24127.___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制作业务过程和数据的 U/C 矩阵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划分系统逻辑功能___。
【填空题】
24128.___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存在有无的问题,并无优劣之分。
【填空题】
24129.___管理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技术系统,人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
【填空题】
24130.___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
【填空题】
24131.___管理信息系统从概念上看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填空题】
24132.___管理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具有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记录功能。
【填空题】
24133.___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
【填空题】
24134.___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必须通过传统物流服务方式才能实现信息传递。
【填空题】
24135.___在信息管理中,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在概念上有所区别的术语,所以任何时候针对任何对象,信息和数据都是绝对而言的,不能混淆。
【填空题】
24136.___在对这些信息的加工中,按处理功能的高低可把加工分为预加工、综合分析和决策处理。
【填空题】
24137.___许多企业都能从记录到的客户销售数据中经过仔细分析得到潜在的客户需求并极力追求进一步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信息系统可以改进企业的生产销售方式。
【填空题】
24138.___ 管理信息系统是仅仅服务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所以从广义上,MIS 对各个子系统具有管理、控制、计划的功能。
【填空题】
24139.___根据诺兰模型,在信息管理阶段,信息系统面向企业整个管理层次,从低层的事务处理到高层的预测与决策都能提供信息支持。
【填空题】
24140.___ 划分时应同时遵循两点原则: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小方块,即不能重叠, 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过程;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素都包含在小方 块内。
【填空题】
24141.___对于有关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在定义企业过程时应收集有关资料,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讨论、分析、研究,确定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方面的过程。
【填空题】
24142.___由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时,如两实体间是 1:n 联系,应把一方实体的关键字纳入另一方实体的关系中,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另一方的关系中。
【填空题】
24143.___项目质量管理是指为使项目能达到用户满意的预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与控制工作。包括进行质量规划,安排质量保证措施,设定质量控制点,对每项活动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等。
【填空题】
24144.___信息加密技术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都要涉及信息、规则和密钥三项内容。
【填空题】
24145.___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要考虑信息系统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更应该重视将输入数据转换成输出信息的信息处理部分。
【填空题】
24146.___SCM 与 ERP、CRM 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中,ERP 定位于企业外部资源特别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等资源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集成管理。
【填空题】
24147.___CIO 是从企业的全局和整体需要出发,直接领导与主持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CIO 产生于信息管理发展的竞争情报阶段。
【填空题】
24148.___IP 地址中 A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
【填空题】
24149.___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
【填空题】
24150.___对于软件项目,投资回收期越长,越快获得利润。
【填空题】
24151.___一个实时系统必须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响应。如果响应时间被过分延迟,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填空题】
24152.___模块接口简单是软件发生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
【填空题】
24153.___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一般在编码工作结束后才开始。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描残儿童”,这说明( )
A.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 教育比遺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单选题】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器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单选题】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中的“材”是依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来确定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单选题】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单选题】
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理论是(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辐和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单选题】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 )趋勢。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倒U型发展
【单选题】
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A. 教育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遗传素质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
A. 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B. 个体特征的发展
C. 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D. 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单选题】
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 积极的过程
B. 能动的过程
C. 被动的过程
D. 主动的过程
【单选题】
“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观点。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实践主体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单选题】
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下列不属于心理内化形式的是( )。
A. 道德内化
B. 知识内化
C. 行为内化
D. 智力内化
【单选题】
“同流而不合污”"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人的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单选题】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 威尔逊
B. 格塞尔
C. 华生
D. 洛克
【单选题】
否定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能为力的理论是( )
A. 教育万能论
B. 教育无用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教育个人本位论
【单选题】
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叫作( )
A. 个体身心发展
B. 个体身心变化
C. 个体身心素质
D. 个体发展变化
【单选题】
下列人物中持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是( )
A. 孟子
B. 华生
C. 洛克
D. 马克思
【单选题】
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素质
B. 家庭背景
C. 社会环境
D. 个体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
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这说明( )
A. 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体现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B.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外铄论
C. 康德是“教有无用论”的代表人物
D. “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三层次是个体的(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思考活动
D. 社会实践活动
【单选题】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来会打洞”属于哪种儿童发展观( )
A. 遺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实践论
D. 辐和论
【单选题】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也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单选题】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 教育的方向
B. 教育为谁服务
C.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 教育怎样培养人
【单选题】
教育方针是( )的政策性表达。
A. 教育目标
B. 课程目标
C. 教育目的
D. 学校目标
【单选题】
教育方针中最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制度
C. 教育政策
D. 教育功能
【单选题】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的观点。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个人本位论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具体内容的是( )
A. 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
B. 教育目的
C. 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D. 教育功能
【单选题】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A. 培养社会精英
B. 提高人口素质
C. 促进社会发展
D.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 个人在脑力上的自由发展
B. 德、智、体和谐发展
C. 个人知识和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D.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单选题】
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赫尔巴特
B. 斯宾塞
C. 杜威
D. 孔德
【单选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较好地体现了( )
A.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 教育万能论
【单选题】
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 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 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 文化传统的制约
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 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 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单选题】
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检査和规定是( )
A. 教育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教学计划
【单选题】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其他目的如传递特定文明区域的文化遗产,为参与社会生活和成为优良的公民做好准备,以及履行整个社会的特定职能,完成家庭责任和谋生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乃是一些推论,它们是重要的,但属于第二位的目的。"这段话体现了( )的观点。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教师中心论
【单选题】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 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
B. 提高运动水平
C. 增强学生体质
D. 培养体育人才
【单选题】
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
A.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 神学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单选题】
(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A. 劳动技术教育
B. 体育
C. 社会公益劳动
D. 美育
【单选题】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A.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的
A. 智育等于教学
B. 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 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 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