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GTJ2018中默认工程量-查看工程量的快捷键?___
A. F9
B. F10
C. F11
D. F12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GTJ2018中下列关于门联窗的表述错误的是?___
A. 洞口宽度:门联窗的洞口总宽度
B. 洞口高度:门联窗中窗户的高度
C. 窗宽度:门联窗中窗的洞口宽度
D. 离地高度指的是门的底部离楼地面的高度
【单选题】
在GTJ2018中下列钢筋的输入形式能表示剪力墙水平钢筋隔一步一的情况的是?___
A. (2)B12@100
B. (2)B12/(2)B14@100
C. (1)B12@100+(1)B14@100
D. (1)B12@100[1500]/(1)B12@100[1500]
【单选题】
在GTJ2018中想对全楼某一部位统一镜像、移动,应该()?___
A. 跨图层选择——楼层显示所有楼层——鼠标右键镜像,移动
B. 跨图层选择——图元显示所有构件——楼层显示所有楼层——鼠标右键镜像,移动
C. 图元显示所有构件——楼层显示所有楼层——鼠标右键镜像,移动
D. 跨图层选择——图元显示所有构件——鼠标右键镜像,移动
【单选题】
GTJ2018在查看报表“钢筋明细表”当中,对某根钢筋有疑问怎么办?( )___
A. 返回绘图输入界面检查
B. 反查图元
C. 双击疑问钢筋信息反查到编辑钢筋中
D. 无法检查
【单选题】
在GTJ2018中一个两阶的独立基础,第一阶高500,第二阶300,那么我们在定义独基顶时,属性中第二阶相对底标高输入多高?( )___
A. 500
B. 300
C. 0.5
D. 0.3
【单选题】
GTJ2018布置房间的时候提示不封闭,以下哪个操作是最直接快速?___
A. 切换到墙体的界面,直接拉伸墙体,使墙体封闭
B. 切换到墙体的界面,通过延伸方式使墙体封闭
C. 跨图层选择,直接拉伸墙体,使墙体封闭
D. 跨图层选择,通过延伸的方法使墙封闭
【单选题】
在GTJ2018工程中怎么将绘图界面图元的ID号显示出来?( )___
A. F12显示
B. 工具-选项-绘制-显示图元名称带ID勾选
C. 先在工具-选项-绘制设置-显示图元名称带ID勾选,然后点视图下的构件图元显示设置,将右边列要显示的构件勾选一下,点确定即可看到图上显示出来的图元的ID号。
D. 视图-构件图元显示设置-在右边列勾选需要显示的构件
【单选题】
在GTJ2018中下列关于板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___
A. 斜板上可以布置板带。
B. 平齐板顶只支持现浇板,螺旋板只能通过手动调整墙的标高,让之与板平齐。
C. 软件中可以通过“按梁分割板”的功能,快速将一整块板图元按梁轴线分割成多个板图元,以便删除局部等操作。
D. 板洞的尺寸可以超出板的范围,板洞也可以单独存在。
【单选题】
如果基础某一边不需要计算砖胎膜,砖胎膜高度比基础高,在GTJ2018中如何处理?___
A. 需要一个个分开绘制
B. 先设置一种,然后打断修改属性
C. 智能生成—修改厚度或标高、删除不需要位置
D. 软件不能实现
【单选题】
在GTJ2018中关于基础钢筋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___
A. 两块筏板顶标高一致,厚度不一样,则筏板的下部钢筋需要变斜伸入相邻筏板,首先要使用设置变截面功能设置筏板变截面的伸入长度和角度;
B. 两块标高或厚度不一样的筏板相交位置变截面的形式是设置变截面来处理;
C. 当工程1-5轴和5-10轴之间的筏板厚度不一样,可先整体绘制,然后再修改筏板的厚度和设置变截面;
D. 集水坑目前不能解决的是大坑套小坑,多个集水坑相交等多种情况;
【单选题】
图纸上说明门窗洞两侧的构造柱的顶标高为过梁顶标高在GTJ2018中如何快速实现?___
A. 生成构造柱后选择构造柱修改顶标高
B. 新建构造柱,修改顶标高,智能布置构造柱
C. 新建构造柱,修改顶标高,点画构造柱
D. 生成构造柱界面下拉选择构造柱顶标高信息
【单选题】
某咨询公司BIM团队想要把REVIT建立的设计模型导入到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GTJ2018中,转换成算量模型并提取工程量信息,在REVIT使用什么插件导出?___
A. IFC
B. REVIT
C. AFC
D. GFC
【单选题】
在GTJ2018工程中经常遇到上下层的梁相同,但是作为支座的柱子可能会发生截面上的变化。这种情况,使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刷新多道梁的支座的宽度?___
A. 原位标注
B. 重提梁跨
C. 设置支座
D. 刷新支座尺寸
【单选题】
在GTJ2018软件中自动识别门窗洞描述错误的是?___
A. 操作步骤: 第一步:完成建立门窗构件、绘制墙和提取门窗标识操作后,点击选项卡中“建模”下的“识别门窗洞”->“自动识别”,则提取的门窗标识和门窗线被识别为软件的门窗图元,并弹出识别成功的提示
B. 在识别门窗之前一定要确认已经绘制完墙并建立门窗构件
C. 若未创建构件,软件可以对固定格式进行门窗尺寸解析,如:M0921,自动反建900*2100的门构件
D. 若未创建构件,软件不能识别
【单选题】
在GTJ2018中圆弧形坡道顶板上的底筋和面筋都是平行于圆弧形的,该如何绘制?___
A. 单板,XY方向布置
B. 单板,水平布置
C. 多板,XY方向布置
D. 单板,平行边布置
【单选题】
在GTJ2018中,异形墙的配筋形式复杂,以下方法哪个是最有效率的?___
A. 新建异形墙,在其他钢筋里处理
B. 用自定义线代替
C. 用异形梁代替
D. 用异形栏板代替
推荐试题
【单选题】
444两名乘客进站时,以下正确的是___。
A. 可以使用同一张票卡
B. 可以使用同一张票卡,但需中间隔几张卡
C. 不可以使用同一张票卡
D. 一票通不可以用同一张票,一卡通可以用同一张票
【单选题】
4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在运营结束时,车站计算机系统应能在___内完成当日运营作业程序的统计。
A. 1 0 m in
B. 15 min
C. 2 0 min
D. 25 min
【单选题】
SC 设备监控模块的功能,以下错误的描述是:___。
A. 可查看到本站内所有终端设备的状态
B. 可实时查看本站进出站数据
C. 可查看其他站内终端设备的状态
D. 可查看出现故障的设备的详细信息
【单选题】
458乘客持过期单程票无法正常进站时,需___处理。
A. 原票收回,刷工作票让乘客进站
B. 原票收回,补发1 张福利票,做好登记
C. 原票收回,并请乘客重新购票进站
D. 原票收回,发售一张路网单程最高票价车票
【单选题】
459乘客持无进站记录的单程票无法正常出站,寻求工作人员处理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为___。
A. 按照乘客所述进站地点发售相应出站票,乘客出站
B. 票卡查询后,依据发售站信息对单程票补进站记录后,乘客持原票投入闸机后出站
C. 刷工作票让乘客出站
D. 发售一张0元出站票,乘客出站
【单选题】
464以下关于单程票的补票规则,叙述正确的是___。
A. 乘客持过期的单程票无法正常进站时,将原票收回,并请乘客支付本站最高票价车票进站
B. 单程票超时收取路网最高乘车费用
C. 乘客持当日无进站记录的单程票无法正常出站时,应依据发售站补进站记录后,乘客持原票投入闸机后出站
D. 乘客持票面损坏无法分析的单程票无法正常出站时,原票收回,并经值班站长确认后,发售 0 元出站票并填写相应台账,乘客持出站票出站
【单选题】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城市中,AFC系统在客流统计时一般基于进出站信息[OD],按___原则统计各线客运量。
A. 拥挤匹配
B. 舒适度匹配
C. 时间和距离匹配
D. 换乘便捷匹配
【单选题】
470以下关于单程车票的一次完整使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___。
A. 必须在同一运营日内,有发售记录、发售站进站记录
B. 有发售记录、在路网内相应出站记录
C. 有发售站进站记录和在路网内相应出站记录
D. 必须在同一运营日内,有发售记录、发售站进站记录和在路网内相应出站记录
【单选题】
472乘客持非本日进站记录的一卡通卡无法正常出站时,首先在B O M的___补票选项下,依据乘客所述上次出站地点补齐上次的出站记录;在B O M的付费区选项下依据乘客所述本次进站地点,补齐本次进站记录。
A. 非付费区
B. 付费区
C. 管理员权限
D. 上述均可
【单选题】
474车站售/存日报本日结存栏如何计算___。
A. 上日结存+部门配发—上交配票部门合计
B. 上日结存+闸机回收—减少合计
C. 上日结存—T V M和B O M发售合计
D. 上日结存+增加合计—减少合计
【单选题】
477当T V M硬币钱箱出现故障时,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___
A. 观察维护面板提示
B. 检查纸币钱箱是否编码
C. 检查硬币钱箱是否编码
D. 观察维护面板提示,若还是有相同故障提示,则是电子标记损坏,请更换硬币钱箱
【单选题】
47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检票闸机的维修范围应包括:___。
A. 卡(币)回收模块
B. 纸币模块
C. 卡(币)发售模块
D. 找零模块
【单选题】
480以下不属于售票员的工作职责的是___。
A. 负责车站票务中心当班的售票工作
B. 保管当班报表、单据、现金、车票、票务钥匙、车站票务中心相关备品并负责其安全
C. 完成相应票务报表填写
D. 负责车票/报表的结收、上交工作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检票机的平均故障恢复周期应___。
A. 小于25 min
B. 小于40 min
C. 小于30 min
D. 小于3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