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蛇口西车辆段柔性接触线拉出值、导线高度检修周期为___个月。
A. 3
B. 6、
C. 9
D. 12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蛇口西车辆段柔性补偿装置检修周期为___个月。
A. 3
B. 6、
C. 9
D. 12
【单选题】
蛇口西车辆段支柱及硬横梁检修周期为___个月。
A. 6
B. 12、
C. 24
D. 36
【单选题】
蛇口西车辆段巡视周期为___个月。
A. 1
B. 2、
C. 3
D. 6
【单选题】
接触网小修完毕后,检修或测量人员应认真填写上述各项记录。接触网技术组包保工程师对包保管段内接触网小修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要___进行检查,并在检修记录上签字确认。
A. 每半个月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半年
【单选题】
工作票的有效期不得超过___天。
A. 5
B. 7、
C. 10
D. 30
【单选题】
作业组成员要服从___的指挥、调动,遵章守纪,对不安全和有疑问的命令要果断及时地提出,坚持安全作业。
A. 工班长
B. 安全员
C. 施工负责人
D. 作业组中最高领导人
【单选题】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W201)、接触网辅助作业车(W202)、接触网检修平台车(P201)、接触网综合检测车(W203)要___检修(维保)1次并填写《接触网作业车、辅助作业车(平台作业车)》(详见附件9)、《接触网检测车检修记录》(详见附件10)。
A. 半个月
B. 每月、
C. 每2个月
D. 每季度
【单选题】
刚柔过渡处两支刚性悬挂中间悬挂点处接触线应等高,高差不大于2mm;转换悬挂点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比工作支高出___mm,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过渡,无撞击和拉弧现象;在刚柔过渡交界点处,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
A. 3~6
B. 3~5、
C. 4~6
D. 5~8
【单选题】
柔性接触线下锚绝缘子边缘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应小于___mm,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接地体等不应小于150mm。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刚柔过渡装置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为___N•m;防雨罩安装稳固,对露天汇流排覆盖完全。
A. 25
B. 30、
C. 44
D. 45
【单选题】
刚柔过渡装置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___mm。
A. 5
B. 10、
C. 20
D. 30
【单选题】
埋入杆件安装位置正确,允许误差±100mm;螺纹外露不少于___mm,镀锌防腐良好;化学锚栓螺孔填充密实,化学药剂填充处无渗水漏水现象。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硅橡胶绝缘横撑金属连接件与芯棒连接应可靠,密封应良好;硅橡胶伞裙完整无破损;C型汇流排定位线夹的U型螺栓距接地体、接地线不得小于___mm。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支持装置带电体距混凝土及接地体的绝缘距离,静态值不小于___mm。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单选题】
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T型头螺栓应留有不少于___mm的调节余量(净空限制地段除外),所有外露螺栓长度应满足电气绝缘距离,静态值不小于150mm。
A. 10
B. 15、
C. 20
D. 30
【单选题】
T型头螺栓的头部长边应基本垂直于安装槽道,T型头螺杆距邻近绝缘子裙边不小于___mm。
A. 50
B. 60、
C. 100
D. 150
【单选题】
汇流排定位绝缘子安装端正,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破损、缺釉、斑点等缺陷,瓷釉剥落总面积不大于___mm2。
A. 150
B. 250、
C. 300
D. 500
【单选题】
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___mm,允许误差:+200mm,-100mm。
A. 1500
B. 1600、
C. 1800
D. 2500
【单选题】
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00~15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水平夹角一般不小于为___°;接触线端头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小于115mm。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中心锚结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___mm。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汇流排距离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___mm。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的工作面应平顺无负弛度。
A. 60
B. 100、
C. 115
D. 120
【单选题】
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与汇流排的夹角一般不大于___°;中心锚结线夹与汇流排固定牢靠,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
A. 25
B. 30、
C. 45
D. 60
【单选题】
悬挂点处接触线拉出值范围为±___mm,误差不应大于±10mm。关键悬挂点的拉出值与设计值一致,其它一般悬挂点的拉出值仅作调整参考,但必须保证汇流排平滑过渡,且拉出值的绝对值不得大于300mm。
A. 200
B. 250、
C. 300
D. 350
【单选题】
汇流排横截面中轴线应垂直于所在处的轨道平面,偏斜不应大于___°。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锚段关节两支接触线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其高差不大于___mm;转换悬挂点非工作支比工作支高出3~6mm,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过渡,无撞击和拉弧现象。
A. 1
B. 2、
C. 3
D. 5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中心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___mm。
A. 10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紧固件连接牢固可靠,滑板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___N•m。
A. 25
B. 30、
C. 44
D. 50
【单选题】
分段绝缘器中心距相邻悬挂定位点的距离为___mm,允许误差±500mm。
A. 500
B. 800
C. 1000
D. 1500
【单选题】
测量机构箱内电磁离合器电阻,其阻值为___Ω,误差为±5Ω。
A. 25
B. 30、
C. 35
D. 36
【单选题】
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___mm;至隧道壁不应小于150mm。
A. 250
B. 300
C. 500
D. 1000
【单选题】
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呈水平状态,安装牢固;靠近线路侧至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___mm。操作机构底座安装高度距地面1000~1200mm为宜。操作机构箱应密封良好,门锁和钥匙完好齐全。
A. 1500
B. 1800
C. 1900
D. 2000
【单选题】
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200mm,距相邻绝缘子最小距离不小于___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A. 50
B. 60
C. 100
D. 150
【单选题】
150mm2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___mm;400mm2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90mm;电缆导体不得损伤。
A. 50
B. 60、
C. 70
D. 100
【单选题】
150mm2电缆卡子间距不大于___mm;400mm2电缆卡子间距不大于1000mm。
A. 50 0
B. 600、
C. 700
D. 800
【单选题】
电连接电缆弯曲半径150mm2不小于___mm, 400mm2不小于800mm。
A. 250 0
B. 300、
C. 500
D. 800
【单选题】
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___mm,距相邻绝缘子最小距离不小于60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A. 100 0
B. 200、
C. 250
D. 300
【单选题】
架空地线的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其允许偏差为+5%至-___%。
A. 1
B. 2、
C. 2.5
D. 3
【单选题】
架空地线不得有___股以上的断股,同一锚段内,断股补强数和接头数均不超过4个。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可调节范围内,并有不少于___mm的调节余量。
A. 15
B. 20、
C. 30
D. 50
【单选题】
接地线及其固定螺栓、电缆卡子等对接触网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150mm,对受电弓的瞬时距离不小于___mm,且不得侵入行车限界。
A. 50
B. 100、
C. 150
D. 250
推荐试题
【单选题】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35kV 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 ___。
A. 6%
B. 8%
C. 10%
【单选题】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___ Ω。
A. 3
B. 4
C. 5
【单选题】
电力系统中的各级电压线路及其联系的各级___, 这一部分叫做电力网,或称电网。
A. 变、配电所
B. 断路器
C. 隔离开关
【单选题】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在电源内部___ 所做的功。
A. 从正极移到负极
B. 从负极移到正极
C. 从首端移到尾端
【单选题】
在电阻并联的电路中,电路的电流等于___ 。
A. 各并联支路电流的平均值
B. 各并联支路的电流
C. 各并联支路的电流之和
【单选题】
星形连接时三相电源的公共点叫三相电源的___ 。
A. 接地点
B. 参考点
C. 中性点
【单选题】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 ___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无关
【单选题】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动势都是随时间___ 。
A. 非周期性变化的
B. 恒定不变的
C.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单选题】
电路处于 ___ 状态时 ,电路中的电流会因为过大而造成损坏电源、烧毁导线,甚至造成火灾等严重事故。
A. 通路
B. 断路
C. 短路
【单选题】
对于正弦交流电,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___ 倍。
A. 1
B. 根号 2
C. 根号 3
【单选题】
磁场中磁力线在某区域的密度与该区域的磁场强弱___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成正弦规律
【单选题】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导体中___ 运动的方向。
A. 负电荷
B. 正电荷
C. 电子
【单选题】
下列关于保护间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___ 。
A. 容易造成接地短路故障
B. 灭弧能力强
C. 保护性能好
【单选题】
管型避雷器由___ 三部分组成。
A. 产气管、内部电极和外部间隙
B. 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
C. 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电极
D. 产气管、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
【单选题】
屋顶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保护角___ 确定。
A. 60°
B. 45°
C. 30°
【单选题】
___ 对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危害极大。
A. 额定线电压
B. 系统最高电压
C. 过电压
【单选题】
在高杆塔增加绝缘子串长度,线路跳闸率 ___ 。
A. 降低
B. 增大
C. 不变化
【单选题】
检修工作时凡一经合闸就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把上应悬挂 :___。
A. 止步,高压危险
B. 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C. 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
【单选题】
运行值班人员在室内进行巡回检查,如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得接近故障点___ 以内。
A. 1m
B. 2m
C. 4m
【单选题】
紧急事故处理时可不需填写___, 但应事后将有关事项记入值班日志,并及时汇报。
A. 第一种工作票
B. 第二种工作票
C. 倒闸操作票
【单选题】
线路验电应逐相进行。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验电时,先___, 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A. 验低压
B. 验高压或低压
C. 验低压后验高压
【单选题】
检修工作地点,在工作人员上下铁架和梯子上应悬挂:___ 。
A. 从此上下
B. 在此工作
C. 止步,高压危险
【单选题】
所有断路器 ,隔离开关均断开,在有可能来电端挂好地线,说明设备处于 ___ 状态。
A. 运行
B. 检修
C. 备用
【单选题】
工作监护人一般由___ 担任。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票签发人
C. 工作许可人
【单选题】
隔离开关可拉、合35kV 容量为 ___ 及以下的空载变压器。
A. 800kV
B. 1000kV
C. 3150kV
【单选题】
触头断开后 ,触头之间如果___, 则电路实际上未被切断。
A. 有电压存在
B. 电弧已熄灭
C. 有电弧存在
【单选题】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表明了断路器的___ 。
A. 长期允许最大工作电流
B. 灭弧能力
C. 绝缘水平
【单选题】
FW5-10 负荷开关的含意是___ 。
A. 额定电压10kV 户外型负荷开关
B. 额定电压5kV 户外型负荷开关
C. 额定电压10kV 户内型负荷开关
【单选题】
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广泛应用于___ 等领域电气设备的控制。
A. 海运
B. 配网的配电线路
C. 防雷设备
【单选题】
SF6 断路器的特点之一是___ 。
A. 开断电流大
B. 断口耐压低
C. 开断电流小
【单选题】
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当一相或多相熔断器熔断时在___ 作用下 ,可实现自动分闸。
A. 熔断器撞击器
B. 电动力
C. 继电保护构
【单选题】
在开关电器中,气体吹动电弧的方法为纵吹时,气体吹动方向与电弧轴线相___ 。
A. 平行
B. 垂直
C. 倾斜 30o 角度
【单选题】
弹簧储能操动机构是在合闸时,___ 释放已储存的能量将断路器合闸。
A. 合闸线圈
B. 合闸电源
C. 合闸弹簧
【单选题】
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由___ 实现分闸。
A. 弹簧储能操动机构
B. 分闸弹簧
C. 手动操动机构
【单选题】
通常要求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材料具有的性能之一是___ 。
A. 耐弧性强
B. 导热性能差
C. 绝缘性能强
【单选题】
与真空断路器连接的引线导线弛度应该___。
A. 尽量拉紧
B. 松弛
C. 适中
【单选题】
SF6 断路器是用 ___ 作为绝缘介质和灭弧介质。
A. 液态[图片 s_f_6.pn]
B. [ 图片 s_f_6.pn]气体
C. [ 图片 s_f_6.pn]分解的低氟化硫
【单选题】
小电流真空灭弧室一般采用___ 触头。
A. 园盘形
B. 横向磁场
C. 纵向磁场
【单选题】
电气设备相位漆标识的黄、绿、红颜色分别代表___相位。
A. 无
B. 无
C. 无
D. 无
【单选题】
额定电压是指高压断路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等级,它决定了断路器的___ 。
A. 耐热程度
B. 绝缘水平
C. 通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