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___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___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观点,正确的是___。 
A. 敌我矛盾居于主导地位
B. 人民内部矛盾居于主导地位 
C.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都居于主导地位
D.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都不居于主导地位
【单选题】
毛泽东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___。 
A. 民主的方法
B.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法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敌我矛盾指的是___。
A. 人民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势力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D. 官僚主义作风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
对于敌我矛盾应采取___。
A. 说服教育的方法
B. 专政的方法
C. 民主的方法
D. 讨论的方法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___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A. 大革命
B. 土地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单选题】
2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我们把___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服务业
【单选题】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___ 。
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___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___的特点。
A. 尖锐性
B. 对抗性矛盾
C. 斗争性
D.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单选题】
“两参一改三结合”即___
A. 干部参加劳动和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B. 参加劳动和参加学习。深化经济改革。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C. 干部参加管理和工人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D. 干部参加劳动和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
【单选题】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___思想。
A. 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改革 
【单选题】
实现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A. 集体化
B. 农业化
C. 现代化
D. 工业化
【单选题】
___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A.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B. 走社会主义道路
C. 走改革开放道路
D. 走农业化道路
【多选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___
A. 苏联给新中国的援助和支持
B.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
C.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
D. 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___
A. 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 中苏关系决裂
D. 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多选题】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___
A. 忽视生产力发展
B. 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 照搬苏联经验
D. 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多选题】
10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___ 
A. 《论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文献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E.《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多选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___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多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___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干部和群众的矛盾
C. 敌我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___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多选题】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包括___ 。
A. 讨论的方法
B. 阶级的方法
C. 批评的方法
D. 说服教育的方法
【多选题】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___ 
A. 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方针。
D.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多选题】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___。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C. 加强对群众的教育
D. 群众运动的方法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___
A. 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C. 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D. 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选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两个前提是___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马克思主义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社会土义道路
【多选题】
毛泽东论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___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多选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其要点包括:___
A.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矛盾 
B.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C.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D. 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两类学说 
【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___
A. 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多选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___
A.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多选题】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两个阶段___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关于科学和教育,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下观点___
A.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B.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C.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多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___
A. 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 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多选题】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主要点包括“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他们是___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济为补充
C. 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多选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___
A. 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 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 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 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多选题】
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___
A.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后
C.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A. 对
B. 错
【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A. 对
B. 错
【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单选题】
操作过电压的特点是幅值___,但衰减较快。
A. 较右
B. 较左
C. 较低
D. 较高
【单选题】
产生内部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系统内部能量分布发生___。
A. 系统内部能量
B. 雷过电压
C. 瞬间突变
D. 导线振动
【单选题】
搭设的跨越架与公路路面的垂直距离为___m。
A. 6.5
B. 7.5
C. 4.5
D. 5.5
【单选题】
导线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___特性。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导电
【单选题】
电力线路采用架空避雷线的主要目的为了___。
A. 减少内过电压对导线的冲击
B. 减少导线受感应雷的次数
C. 减少操作过电压对导线的冲击
D. 减少导线受直击雷的次数
【单选题】
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之间的电压不再为零,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中性点___。
A. 增加
B. 减少
C. 对称
D. 位移
【单选题】
对大型或较复杂的工作,___填写工作票前应到现场勘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
A. 工作班成员
B. 工作许可人
C. 工作票签发人
D. 工作负责人
【单选题】
对单回路塔型结构来讲,相比于水平排列,三角形排列方式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影响要___。
A. 大
B. 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接续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小于___。
A. 2.5m
B. 5m
C. 10m
D. 15m
【单选题】
紧凑型输电技术、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耐热导线输电技术和同塔多回输电技术等新型输电技术的技术精髓是___。
A. 降低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
B. 提高单位走廊的输送容量
C. 降低输电线路的工频磁场
D. 降低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
【单选题】
紧线段在10档时,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___。
A. 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B. 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C. 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D. 任意选择一档
【单选题】
绝缘子是用来使导线和杆塔之间保持___状态。
A. 稳定
B. 平衡
C. 绝缘
D. 保持一定距离
【单选题】
绝缘子在-40℃~+40℃下,温度急剧变化而能正常工作的性能称为___。
A. 绝缘子的耐温性
B. 绝缘子的机械性能
C. 绝缘子的耐寒性
D. 绝缘子的电气性能
【单选题】
40mm宽角钢变形不超过___时,可采用冷矫正法进行矫正。
A. 31‰
B. 28‰
C. 35‰
D. 25‰
【单选题】
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保证拉断力不应低于计算拉断力的___。
A. 1
B. 0.98
C. 0.95
D. 0.92
【单选题】
三相电路中,在电源电压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载对称,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不管有无中性线,中性点的电压都___零。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大于或小于
【单选题】
水下混凝土浇注时,水泥用量不少于___kg/m3。
A. 320
B. 340
C. 360
D. 380
【单选题】
送电线路发生瞬时故障,由于继电保护或断路器失灵,在断路器分闸后,拒绝重合,线路断电,这种事故考核的单位是___。
A. 继电保护或断路器管理单位
B. 线路管理单位
C. 运行管理单
D. 线路管理单位和运行管理单
【单选题】
下列哪项技术对提高智能电网的可观测性起到了基础型的作用___。
A. 传感与量测技术
B. 电力电子技术
C. 电网仿真技术
D. 可视化技术
【单选题】
相分裂导线与单根导线相比___。
A. 电容小
B. 线损低
C. 电感大
D. 对通信干扰加重
【单选题】
消弧线圈的作用是___。
A. 提高电网电压水平
B. 限制变压器的故障电流
C. 补偿电网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D. 限制过电压
【单选题】
LGJ-240型导线应选配的悬垂线夹型号为___。
A. XGU-1
B. XGU-2
C. XGU-3
D. XGU-4
【单选题】
LGJQ-400型导线与其相配合的架空避雷线的规格为___。
A. GJ-25型
B. GJ-35型
C. GJ-50型
D. GJ-70型
【单选题】
有防污闪涂料涂层绝缘子的污闪电压相对无涂层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之比不得小于___。
A. 0.5
B. 1
C. 2
D. 3
【单选题】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故障电流中含有零序分量的故障类型是___。
A. 两相短路
B. 三路短路
C. 两相接地短路
D. 与故障类型无关
【单选题】
在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连接的系统中,中性线的作用是为了___由于本相负载不对称而引起的中性点位移。
A. 增加
B. 消除
C. 减少
D. 急剧增加
【单选题】
在风力的作用下,分裂导线各间隔棒之间发生的振动称为___。
A. 舞动
B. 摆动
C. 次档距振动
D. 风振动
【单选题】
在感性负载交流电路中,采用___方法可提高电路功率因数。
A. 负载串联电阻
B. 负载并联电阻
C. 负载串联电容器
D. 负载并联电容器
【单选题】
在III类污秽区测得220kV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为0.1~0.25mg/cm2,要求其泄漏比距为___。
A. 1.6~2.0㎝/kV
B. 2.0~2.5㎝/kV
C. 2.5~3.2㎝/kV
D. 3.2~3.8㎝/kV
【单选题】
在同一个档距中,每根导线上只允许连接管个数___。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正弦交流电初相角:线圈平面初始状态与中性面的夹角,要求其绝对值小于___。
A. 360°
B. 0°
C. 90°
D. 180°
【单选题】
直线杆悬垂绝缘子串除有设计特殊要求外,其与悬垂线之间的偏斜角不得超过___。
A. 4°
B. 5°
C. 6°
D. 7°
【单选题】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是___稳定性。
A. 动态
B. 静态
C. 暂态
D. 都不对
【单选题】
中性点是指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三相电源绕组连成___时三相绕组的公共点。
A. 星形
B. 三角形
C. 棱形
D. 图形
【单选题】
___主要用于导线和避雷线的接续。
A. 防护金具
B. 拉线金具
C. 连接金具
D. 接续金具
【多选题】
安全带不得系在下列哪些地方:___。
A. 比作业位置高度低的地方
B. 棱角锋利的地方
C. 移动的物件上
D. 比作业位置高度高的地方
【多选题】
安全带是由___和围杆带(绳)组成。
A. 护腰带
B. 金属挂钩
C. 保险绳
D. 麻绳
E. 金属带
【多选题】
安全工器具的试验合格证上应注明___。
A. 试验项目
B. 试验人
C. 试验日期
D. 下次试验日期
【多选题】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规范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___、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A. 设计
B. 试验
C. 使用
D. 保管
【多选题】
安全帽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安全帽的帽壳、帽箍、顶衬及___等组件应完好无损,帽壳与顶衬缓冲空间在25~50mm。
A. 帽带
B. 帽箍扣
C. 下颚带
D. 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