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积极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者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
A. 对
B. 错
查看试卷,进入试卷练习
微信扫一扫,开始刷题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金融机构要负担起受理、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次要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质量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A. 对
B. 错
【判断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基金,用于大型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补贴和贷款本金损失补偿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和实际用款需求创新贷款产品,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高出当年全行各项贷款不良率目标3各百分点以内(含)的,在无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章行为的前提下,可免予追究小微企业信贷人员的合规责任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农村”金融事业部、专业支行等方式,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改进“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服务力度,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需求
A. 对
B. 错
【判断题】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所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是指不法分子利用电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诱骗(盗取)被害人资金汇(存)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实施的违法犯罪案件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银行应将承兑费率与垫款率等票据业务经营效益指标与风险管理类指标纳入考核,确保票据业务规模合理增长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银行应建立和持续优化票据业务系统,实现流程控制系统化,加强内控检查和业务审计,确保内控制度和监管要求落实到位,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转贴现、买入返售的交易双方应在交易一方营业场所内逐张办理票据审验和交接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诚信建设的通知》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将信用信息分析应用贯穿于授信管理各个环节,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支持开展信用评级,资质评估、风险预警等工作
A. 对
B. 错
【判断题】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收费行为执法指南》的通知的规定,阶段性优惠措施无法及时在价目表中体现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客户公示,并明确标注优惠措施的生效和终止日期
A. 对
B. 错
【判断题】
金融机构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等原则,充分尊重并自觉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基本权利,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A. 对
B. 错
推荐试题
【多选题】
关于淬火液对中频淬火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
A. 当淬硬层硬度偏高时,增加淬火液温度硬度降低
B. 当淬硬层硬度偏高时,增加淬火液浓度硬度降低
C. 当淬硬层硬度偏高时,降低淬火液浓度硬度降低
D. 当淬硬层深度偏低时,降低淬火液温度硬度增加
【多选题】
SDS 产品图纸上,对于尺寸标注为 φ36 的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 该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B. 该尺寸公差为“+”公差
C. 该尺寸公差为“-”公差
D. 该尺寸公差为“±”公差
【多选题】
表面前处理是油漆前的重要道序,将被涂物处理后使其满足喷漆要求。如果前处理效果不佳,会造成哪些影响:___
A. 耐腐蚀效果不佳
B. 结合力效果不佳
C. 漆膜颜色发灰、发白
D. 表面缩孔
【单选题】
每个缔约国应当以现有最有效的通讯方式通过《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下简称《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在评估公共卫生信息后____小时内向世卫组织通报在本国领土内发生、并按决策文件有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情况的所有事件,以及为应对这些事件所采取的任何卫生措施。___
A. 12
B. 24
C. 48
D. 72
【单选题】
每一缔约国应当按照《条例》附件1的要求尽速、但自《条例》对该缔约国生效之日起不迟于____年,发展、加强和维持快速和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害和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___
A. 2
B. 3
C. 4
D. 5
【单选题】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根据《条例》规定所确定的不同寻常的事件____。___
A. 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
B. 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C. A和B都是
D. A和B都不是
【单选题】
《条例》关于“公共卫生风险”的准确定义,是指发生不利于人群健康事件,特别是____。___
A. 可在国内散播或构成严重和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B. 可在国际散播或构成严重和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C. 可在国际上散播或构成严重和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D. 可在国际、国内散播或构成直接和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单选题】
《条例》的执行应以____为指导。___
A.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国境卫生检疫法》
B.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联合国宪章》
C. 《联合国宪章》、《国境卫生检疫法》
D.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联合国宪章》、《国境卫生检疫法》
【单选题】
以下关于“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
B. 指传染性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可能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C. 指传染性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并可能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D.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身体并在体内发育或繁殖,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单选题】
“消毒”是指采取卫生措施利用____作用,控制或杀灭人体或动物表面或行李、货物、交通工具等上的传染性病原体的程序。___
A. 化学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B. 物理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C. 化学或物理因子的直接
D. 化学或物理因子的直接或间接
【单选题】
《条例》的目的和范围是____。___
A. 针对公共卫生风险
B. 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干扰的适当方式预防、抵御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C. 提供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D. 以上都是